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通气
  • 4篇衰竭
  • 4篇无创通气
  • 4篇呼吸衰竭
  • 3篇阻塞性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肺疾病
  • 2篇电话随访
  • 2篇血气
  • 2篇血气分析
  • 2篇知晓
  • 2篇知晓率
  • 2篇随访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哮喘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机构

  • 9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9篇贾红光
  • 5篇刘新茹
  • 5篇陈桂芝
  • 4篇陈晓艳
  • 4篇王红阳
  • 4篇安立红
  • 3篇罗永伟
  • 2篇陈超
  • 1篇张海艳
  • 1篇杜伟
  • 1篇葛晓励
  • 1篇付爱双
  • 1篇陈长香
  • 1篇唐雪梅
  • 1篇李淑杏
  • 1篇葛洁明
  • 1篇安晓玲
  • 1篇王玉芳
  • 1篇贺敏
  • 1篇米娜

传媒

  • 3篇西部中医药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三种呼吸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周围循环和血气分析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比较辅助控制呼吸模式(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三种呼吸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周围循环和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对4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最初采用A/C,逐步更改为SIMV和PSV,三种模式各持续120 min。SIMV指令为A/C的75%,PSV压力设置与A/C呼出潮气量为基本相同的水平。每隔15 min记录呼吸机参数、心率和血压1次。每隔60min测中心静脉压(CVP)、血气分析1次。结果 SIMV、PSV与A/C吸气峰值压(PIP)分别为(26.25±2.41)、(21.66±2.15)、(32.49±3.46)cm H2O,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446,P<0.05),SIMV、PSV与A/C比较PI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12、3.61,P<0.05)。SIMV、PSV与A/C收缩压(SBP)分别为(126.21±14.06)、(124.22±10.56)、(148.26±12.08)mm Hg,舒张压(DBP)分别为(78.91±12.30)、(76.78±10.88)、(90.86±10.23)mm Hg,CVP分别为(10.18±1.26)、(9.00±2.87)、(13.25±2.10)cm H2O,三者间SBP、DBP、C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675、18.564、16.571,P<0.05),SIMV与A/C比较SBP、DBP、C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29、2.85、2.79,P<0.05),PSV与A/C比较SBP、DBP、C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43、2.82、3.04,P<0.05)。SIMV、PSV与A/C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108.01±3.18)、(100.23±2.81)、(92.63±2.83)mm Hg,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为(97.35±1.81)、(97.26±1.52)、(92.23±1.26)%,三者间PaO2、S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563、10.364,P<0.05),SIMV、PSV与A/C比较PaO2、S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08、3.61;q=3.20、3.59,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SIMV和PSV优于A/C。
刘新茹贾红光付爱双安立红陈桂芝王红阳
关键词:血气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知识知晓率,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96名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总体知晓率为55.36%;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居住在城市的患者知晓率高于农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患者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知识;患者希望得到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医护人员的宣教和电话随访。结论:应将无创通气治疗中的鼻、面罩的合理选择、正确位置及头带的正确固定方法作为重点宣教的内容,并采取多种渠道提高低文化程度、农村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的知晓率,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贾红光葛洁明陈晓艳米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健康教育
电话随访对家庭无创通气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家庭无创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出院的仍需坚持家庭无创通气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定期电话随访。1年后比较2组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对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贾红光罗永伟陈晓艳陈超安晓玲
关键词:电话随访无创通气
情感因素与女性围绝经期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抑郁发生情况及其情感因素对其发生的影响。在全国22个省市随机选取45岁~55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1 060名围绝经期女性中,可疑抑郁发生率为12.6%,肯定抑郁发生率为23.3%,丧偶、婚姻关系不好、与邻里、同事关系不好等是围绝经期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子女、亲属关系良好是保护因素。情感因素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发生。
张海艳李淑杏陈长香陈桂芝王玉芳贾红光
关键词:情感因素围绝经期抑郁
COPD合并Ⅱ型呼衰应用无创通气患者依从性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抗感染、畅通气道、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首次治疗组52例,再次治疗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COPD患者再次应用无创通气治疗者比首次应用者依从性好,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通过采取合理的教育、病情监测、有效护理等对策能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疗效。
刘新茹安立红贾红光葛晓励王红阳陈桂芝
关键词:无创通气COPD依从性
对哮喘患者哮喘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长期性、反复性、周期性特点使得患者难以从根本上治愈该病,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2],其社会危害性严重,已受到公众的广泛重视和关注。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在预防哮喘发作和恶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院对72例哮喘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贾红光罗永伟贺敏陈晓艳刘新茹
关键词:知晓率社会危害性教育措施峰流速仪自我监测
护理干预在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通气治疗指导、营养疗法等综合干预。结果 90例患者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86例(95.56%)症状好转,心率、呼吸频率减慢,p(O2)升高,p(CO2)下降,4例(4.44%)行有创机械通气,8例(8.89%)发生面部压疮。结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提高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并能减少气管插管的机会。
刘新茹贾红光安立红唐雪梅陈桂芝王红阳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通气护理干预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利用患者来院复诊的机会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率、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率、对医院服务满意度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贾红光罗永伟陈超陈晓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电话随访健康教育
三种呼吸模式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周围循环和血气分析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比较A/C、SIMV和PSV三种呼吸模式对周围循环和血气的影响。方法最初采用A/C,逐步更改为SIMV和PSV,三种模式各持续120 min。SIMV指令为A/C的75%,PSV压力设置与A/C呼出潮气量基本相同的水平。每隔15min记录呼吸机参数、心率和血压1次。每隔60 min测CVP、血气分析1次。结果 SIMV和PSV与A/C比较,PIP降低(P<0.05),血压和CVP降低(P<0.05),PaO2和SaO2升高,PH趋于正常。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SIMV和PSV优于A/C。
刘新茹贾红光杜伟安立红陈桂芝王红阳
关键词:COPD合并呼吸衰竭血气分析SIMV有创机械通气PSV呼吸机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