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亦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影像
  • 5篇肿瘤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乳腺
  • 3篇腺肿瘤
  • 3篇小结节
  • 3篇良恶性
  • 3篇结节
  • 3篇扩散
  • 3篇扩散加权
  • 3篇扩散加权成像
  • 3篇加权成像
  • 3篇恶性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影像表现
  • 2篇影像分析
  • 2篇造影

机构

  • 1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11篇赵亦军
  • 7篇陈振东
  • 6篇董海波
  • 5篇孙勤学
  • 4篇付峰
  • 4篇张玉琴
  • 4篇陈良
  • 3篇桑海波
  • 3篇李烽
  • 2篇张贵军
  • 2篇罗雪芬
  • 1篇王波
  • 1篇刘艳芳
  • 1篇王咏涛
  • 1篇姚凤明
  • 1篇朱海东

传媒

  • 4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流出型、平台型曲线小结节灶良恶性的界定作用
乳腺良性增生、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其临床处理方法完全不同.随着磁共振(MRI)软硬件的日益发展,磁共振动态增强能非常敏感地发现乳内1cm以下的小结节灶.本组资料...
张玉琴付峰赵亦军桑海波董海波
关键词:乳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
文献传递
不同入路下经皮门静脉穿刺术对穿刺出血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门静脉系统可以经多个不同的途径进入经皮经肝脏(TH)入路是最常用的标准方法,包括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其它的穿刺途径包括直接经皮穿刺脾静脉即经皮经脾脏入路(TS),还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手术中直接穿刺门静脉等[1]。与经肝入路相似,经脾入路可以在透视和/或超声引导下进行,可行与经肝入路类似的门静脉内介入治疗。经脾入路用于经肝入路不理想时,比如肝脏肿瘤,移植肝,或者肝门静脉显示不清等[2]。脾脏组织充满血窦,过去认为经脾入路出血的风险较高,从而限制了临床应用。本研究通过比较经肝入路或经脾入路行门静脉介入的出血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
刘艳芳陈良陈振东赵亦军李烽孙勤学
关键词:经皮门静脉穿刺出血
16排CT血管造影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病例的CT平扫及CTA检查影像表现。结果9例均见海绵窦扩大及引流静脉动脉期提前显影,并见5例直接型CCF。结论...
罗雪芬朱海东董海波赵亦军姚凤明王波
文献传递
早期肝癌3.0T 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3.0T MRI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早期肝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3.0T 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其中40例行16排螺旋CT扫描。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现早期肝癌68枚,其中8例患者发现2枚甚至多发早期肝癌结节,发现肝硬化不典型增生结节(≤1.0 cm)25枚。早期肝癌MRI表现多样,大多表现为T_1呈相对等低信号,在T_2WI信号上呈相对稍高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22例小肝癌出现脂肪信号,表现为在同相位上略高信号,反相位像上信号明显降低;增强表现呈"快进快出"表现,动脉期呈结节状高信号,门脉期信号降低,延迟期呈低信号。40例同时行CT检查患者的术后病理证实早期肝癌56枚,MRI扫描发现53枚(94.64%),CT扫描发现44枚(78.57%),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I在早期肝癌的诊断与鉴别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良陈振东赵亦军孙勤学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影像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的CT及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超声内镜下活检病理证实的48例IPMN,探讨CT及MRI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IPMN的特征性表现为胰腺囊性病灶与主胰管相通,可分3型;1)主胰管型4例(2例恶性),表现为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2)分支胰管型23例(8例恶性),表现为胰腺分支胰管扩张,多位于胰头钩突部,可呈单囊或多囊形,和主胰管相通,恶性者可见分隔、壁结节;3)混合型21例(12例恶性),该型同时具有分支胰管、主胰管扩张的特点。IPMN诊断敏感性MRI及CT分别为90.9%(20/22)、77.3%(17/22),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8.5%(23/26)、76.9%(20/26),统计学无差异( P >0.05)。MRCP对IPMN与胰管相通的显示率高达93.7%(45/48),明显高于CT(79.2%,38/48),统计学有差异( P <0.05)。参考2012年新版IPMN诊治共识指南中的高危特征,良、恶性IPMN出现强化的实性成分分别为3/26 vs 13/22,其中1例良性IPMN壁结节及10例恶性IPMN壁结节大于10mm;主胰管直径大于10mm分别为2/26 vs 8/22,统计学有差异( P <0.05)。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样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诊断对其良恶性判断、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孙勤学陈振东赵亦军陈良董海波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ic neoplasm,AOA)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影像学表现:CT平扫表现为稍低密度肿块,MRI表现为稍长T1、T2信号;增强后CT及MRI表现为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性强化。10例患者术后随访,9例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半年肿瘤复发,随后转移。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没有显著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术前影像学很难做出定性诊断,易误诊为嗜铬细胞瘤等其他肿瘤,对于较大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应考虑到嗜酸细胞肿瘤的可能性;基于肾上腺嗜酸细胞肿瘤部分尚有交界性和恶性,因此仍需术后密切随访。
罗雪芬赵亦军陈振东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随访
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流出型、平台型曲线小结节灶良恶性的界定作用
<正>乳腺良性增生、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其临床处理方法完全不同。随着磁共振(MRI)软硬件的日益发展,磁共振动态增强能非常敏感地发现乳内1 cm以下的小结节灶,...
张玉琴付峰赵亦军桑海波董海波
文献传递
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流出型、平台型曲线小结节灶良恶性的界定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出型、平台型的乳腺小结节灶良恶性判别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及乳腺MRI检查动态增强曲线呈流出型、平台型的患者31例共45个小结节灶,所有患者均行DWI检查,经后处理得到ADC图,在病灶区及正常乳腺组织划感兴趣区,分别测量其ADC值。结果 45个病灶中11个为良性,34个为乳癌,术前MRI以动态增强为标准,诊断正确率75.6%。回顾性分析DWI图,以ADC值1.16为临界值,良恶性病灶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以ADC值为标准,其诊断正确率可达88.9%。结论 DWI对于乳腺流出型、平台型曲线小结节灶的良恶性具有较好的界定作用。
张玉琴付峰赵亦军桑海波董海波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恶变的影像表现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恶变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超声内镜下活检病理证实的60例IPMN,探讨IPMN恶变的CT及MRI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患者共发现良性IPMN 34例,恶性26例。良性IPMNs的特征性表现为胰腺内囊性病灶,和主胰管相通,IPMNs恶变的特征有:增粗的胰管内出现明显强化的壁结节(17/26),结节直径>10 mm(13/26);主胰管直径>10 mm(10/26);或IPMN随访过程中出现胰腺明显肿块,胰管、胆管逐渐增粗、扩张加重。MRCP对IPMN与胰管相通的显示率高达91.7%(55/60),明显高于CT(76.7%,46/60)(χ^2=5.065,P<0.05)。恶性IPMN中胆总管扩张有14例,而良性IPMN胆总管扩张仅2例。根据MRCP胆总管扩张情况诊断IPMN恶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53.8%及94.1%,阳性预测值为87.5%。恶性IPMN DWI受限达21例(80.8%),良性IPMN DWI轻度受限5例(14.7%)。恶性IPMN的ADC值[(2.04±0.38)×10^-3mm^2/s]显著低于良性IPMN[(2.83±0.29)×10^-3mm^2/s],统计学有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3,以2.34×10^-3mm^2/s为阈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0.8%和94.1%,95%可信区间值80.32%~99.28%。对IPMN恶变的诊断敏感性MRI及CT分别为88.5%(23/26)、80.8%(21/26),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8.2%(30/34)、79.4%(27/34),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恶变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IPMN随访过程中应注意并提早判断,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方案及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
孙勤学陈振东赵亦军陈良李烽张贵军董海波
关键词:胰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磁共振成像
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9例影像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肾实质浸润为主的肾盂尿路上皮癌的CT及MR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9例患者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表现。结果 CT平扫为肾实质内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低密度影,MR呈长T1、稍长T2信号,信号混杂,边缘不清,肾盏增大、破坏,增强后混杂性轻中度强化,延迟期不均匀强化,且强化幅度有所增加,6例患侧肾脏局部肿大,肾包膜模糊,4例肾周脂肪受侵,1例输尿管上段受侵,1例侵犯右肾动静脉,2例伴有肾门淋巴结肿大。结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CT与MR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仔细分析这些征象对正确诊断本病有一定价值。
王咏涛陈振东赵亦军张玉琴付峰徐凌斌
关键词:肾实质尿路上皮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