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冠伟

作品数:47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5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土地利用
  • 7篇地理信息
  • 6篇地理信息系统
  • 6篇城市
  • 5篇地理
  • 5篇信息系统
  • 5篇元胞
  • 5篇元胞自动机
  • 5篇人口
  • 5篇土地利用变化
  • 5篇自动机
  • 5篇GIS
  • 4篇土地利用演变
  • 4篇教学
  • 4篇边缘区
  • 4篇城市边缘
  • 4篇城市边缘区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人口数据
  • 3篇生态

机构

  • 38篇广州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广州番禺职业...
  • 1篇五邑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州市华南自...

作者

  • 47篇赵冠伟
  • 14篇杨木壮
  • 8篇龚建周
  • 6篇夏斌
  • 4篇周涛
  • 4篇聂云峰
  • 4篇李江涛
  • 3篇方元
  • 3篇谢鸿宇
  • 3篇陈健飞
  • 3篇郑德本
  • 3篇张胜利
  • 3篇陈颖彪
  • 3篇黄勋
  • 2篇黄海峰
  • 2篇吴志峰
  • 2篇李青芫
  • 2篇陈红顺
  • 1篇张美英
  • 1篇吴大放

传媒

  • 4篇测绘与空间地...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2篇测绘科学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地理空间信息
  • 2篇资源与产业
  • 1篇测绘通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广东经济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交通与计算机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2—2007年广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根据《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计算公式和能源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广州市1992—2007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992年以来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逐年增加,碳排放强度则不断下降,由1992年的4.19 t/万元减少到2007年的2.75 t/万元,年均减少率为2.28%。碳排放结构分析表明,广州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未得到有效改善;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碳排放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第二产业碳排放强度先升后降,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则迅速增加。通过相关分析认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影响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的下降则可以明显抑制碳排放量增长。因此,建议通过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强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赵冠伟陈健飞崔海山陈颖彪
关键词:碳排放能源碳排放强度
广州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自2011年以来,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通过与国内一流企业合作,进行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一方面,采取“3+1”培养模式,在大学4年级,学生将在企业进行课程学习、工作和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测量类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以减少课程知识点与实践工作的隔阂。此外,为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能顺利进行,学院还制定了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和安全守则。上述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谢鸿宇杨木壮赵冠伟周涛
关键词:GIS专业教学改革
广州市天河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被引量:2
2022年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的重要提供者,基于居民感知视角对其进行测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方法获取游客对广州天河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数据,分析CES感知结果差异,探讨社会经济因素与景观特征因素对CES感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访者在天河公园感知的主要CES类型为娱乐/游憩、审美服务;娱乐/游憩、审美和健康等CES类型分布范围较广,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和不安全等CES类型分布较为局限;年龄、收入、通行时间、访问频率对CES感知具有显著影响,居住时间和学历对CES感知的影响不显著;湖泊、道路、广场、亭子、乔木+座椅+铺砖、健身设施等要素对CES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基于问卷调查的参与式制图方法在CES评价与制图分析研究中的优势,为实现公众参与城市公园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李芳刘月亮赵冠伟
关键词:感知影响因素
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供需差异研究
2010年
简述了生态足迹方法,对生物资源消费帐户和化石能源消费帐户的涵盖范围进行了界定。根据1990~2005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相关数据,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的需求、供给及供需差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0~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足迹总量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生物资源消费所占比例较化石能源存在绝对优势,化石能源足迹增长速度快于生物资源足迹,但生态足迹总量的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的需求远远超出了该区的生态承载力,但其土地利用强度并未超出支撑土地利用系统消费性功能持续产出的生态环境阈值,从而说明花都区生态环境系统仍然是比较安全的。
郑德本赵冠伟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生态承载力
城市边缘区水环境质量演变及其城市化响应——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2011年
研究了广州市花都区近15年来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和阶段特征,探讨了城市化对于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94~2007年,研究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7年所监测断面除白坭外均为劣V类水质,对研究区乃至广州市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全河段污染物以有机污染物为主,主要来源于电镀、漂染等高污染行业、生活废水和第三产业废水的排放。研究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造成污染物直排入江河,加剧了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因此,建议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控制农业污染等措施来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
赵冠伟李江涛林淑玲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城市化城市边缘区
一种通用GIS应用体系结构的分析与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三层”软件体系结构作为构建传统信息系统应用的成熟框架,将其应用于GIS,从整体上看是合适的。但同时考虑到地理信息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通用的GIS应用还需要在“三层”体系结构中加入一些额外的功能要求。具体分析了“三层”软件体系结构与地理信息的特殊性之后,参考OGC和ISO/TC211的标准规范,提出了一种通用的GIS应用体系结构,并按照体系结构构建了一个GIS应用实例,证明了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黄海峰夏斌赵宝林赵冠伟
关键词:GIS
土地利用演变元胞自动机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2年
元胞自动机模型是土地利用演变模拟与预测的重要工具.文章基于组件式GIS平台SuperMap Objects,利用微软C#语言构建了一套土地利用演变元胞自动机模型仿真系统:LUCC-CA,用于城市土地利用演变的模拟与预测分析.该软件主要包括简单的数据预处理、模型数据输入、各种模型参数设定、模型运行控制、结果精度评价以及模型仿真结果输出等几部分功能.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为例,利用LUCC-CA系统对花都区1995~2005年土地利用演变模拟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精度分析得出2005年模拟结果与该年实际土地利用现状的平均符合度为75.23%.结果表明该模型系统能够较好地反应区域土地利用演变动态,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赵冠伟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仿真系统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演变模拟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目前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模型进行LUCC研究已经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但已有研究多为从非城市用地到城市用地的转换,多地类转换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选择城市边缘区进行研究,探索土地利用的...
赵冠伟龚建周李江涛谢建华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变化城市边缘区蒙特卡罗方法
基于分区建模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系统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建模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系统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研究区的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原始数据源并进行预处理;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数据进行格网化处理,得到人口分布影响指标后进行标准化处理,初步筛选出人...
赵冠伟成方龙杨木壮龚建周吴志峰
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2022年
在新时期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对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应发展面向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管理、规划的新型技术人才,以适应新时期全域全要素综合管理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校应当在现有课程体系上进一步完善,针对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内容增设相应课程,采取团队交流学习、分层分类的培养模式,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系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加强其创新创造能力,为自然资源管理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杨木壮林彤赵冠伟吴大放冯艳芬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自然资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