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朝成

作品数:391 被引量:1,58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134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6篇化学工程
  • 23篇理学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4篇催化
  • 55篇废水
  • 50篇降解
  • 45篇污染
  • 43篇光催化
  • 38篇催化剂
  • 30篇水处理
  • 24篇反应器
  • 21篇污泥
  • 20篇降解菌
  • 19篇油污染
  • 18篇废水处理
  • 16篇石油污染
  • 16篇污染土
  • 16篇污染土壤
  • 16篇污水
  • 16篇教学
  • 15篇溢油
  • 15篇硝化
  • 14篇石油

机构

  • 379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集团...
  • 3篇江苏大学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安东石油技术...
  • 2篇河池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青岛职业技术...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山东沃尔德油...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抚顺石油化工...
  • 1篇滨州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391篇赵朝成
  • 136篇刘芳
  • 116篇赵东风
  • 87篇王永强
  • 46篇刘春爽
  • 36篇张秀霞
  • 33篇刘其友
  • 33篇孙娟
  • 22篇李石
  • 21篇卢磊
  • 19篇张云波
  • 19篇王帅军
  • 18篇耿春香
  • 16篇张庆冬
  • 15篇路帅
  • 14篇吴伟林
  • 13篇王文东
  • 13篇国亚东
  • 13篇董培
  • 13篇孙娟

传媒

  • 22篇油气田环境保...
  • 20篇石油学报(石...
  • 17篇环境工程学报
  • 9篇材料导报
  • 9篇广州化工
  • 9篇化学与生物工...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化工环保
  • 6篇石油炼制与化...
  • 6篇化工进展
  • 6篇石油大学学报...
  • 6篇中国校外教育
  • 5篇现代化工
  • 5篇应用化工
  • 5篇复合材料学报
  • 5篇实验技术与管...
  • 4篇实验室研究与...
  • 3篇四川环境
  • 3篇价值工程
  • 3篇干旱环境监测

年份

  • 11篇2023
  • 6篇2022
  • 17篇2021
  • 17篇2020
  • 34篇2019
  • 29篇2018
  • 43篇2017
  • 30篇2016
  • 33篇2015
  • 13篇2014
  • 14篇2013
  • 11篇2012
  • 15篇2011
  • 20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20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3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氧化物负载型钙钛矿催化燃烧甲苯的载体效应
2016年
以CeO_2-TiO_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La_(0.8)Ce_(0.2)MnO_3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负载型钙钛矿催化剂。并以TiO_2、CeO_2负载钙钛矿作为对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La_(0.8)Ce_(0.2)MnO_3/CeO_2-TiO_2的催化活性最高,起燃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分别为140和255℃,通过采用XRD、BET、SEM、NH_3-TPD、H_2-TPR等手段,探讨了载体的结构性质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孔结构、表面酸性和还原性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Ce、Ti复合之后,CeO_2-TiO_2主要以CeTi固溶体的形式存在,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催化剂表面酸性明显增强,从而使得钙钛矿在CeO_2-TiO_2的表面均匀分散,有效地改善了La_(0.8)Ce_(0.2)MnO_3/CeO_2-TiO_2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使催化剂活性增强。
王永强薛玉芬赵东风赵朝成刘芳李石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复合氧化物载体钙钛矿
循环水中生物黏泥生长动力学及其控制
2010年
分析不同营养水平下生物黏泥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在进行黏泥微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考察杀菌剂对不同营养水平下黏泥的灭活过程及效果。结果表明: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黏泥形成动力学过程及Logistic模型方程中的各参数值;营养水平越高,黏泥生长初期附着诱导期耗时越短,对数增长期、稳定期的黏泥生成量越大;进入稳定期的黏泥,其脱氢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营养,富营养,贫营养;氧化型与非氧化型杀菌剂对黏泥的有效灭活作用时间均与黏泥生长的营养水平有关,这是由黏泥的厚度及微观结构差异所致,而不是仅受黏泥初始活性影响。
马涛赵朝成刘芳张培夏璐
关键词:生物黏泥LOGISTIC模型脱氢酶活性杀菌剂扫描电镜
炼油废水深度处理出水对循环水系统腐蚀的影响
将达标排放的炼油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水补充水,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但其中的污染物质经系统的蒸发浓缩,会造成腐蚀后果.本文考察了深度处理出水回用时缓蚀剂ATMP和HEDP的缓蚀效果,研究了深度处理出水中COD、氯离子...
刘芳陆津津王飞扬杨伟仲慧费赵朝成
关键词:炼油工业废水处理循环水系统
文献传递
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研究进展
2008年
介绍了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机理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炭表面化学环境,金属离子及水对转化途径和反应机理的影响,对进气组成和温度、压力、空速等操作条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举例说明了浸渍活性炭脱硫应用情况,分析了浸渍活性炭失活原因,对再生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
常化振赵朝成
关键词:浸渍活性炭表面化学
生物强化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纵向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原位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对某区块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为期16个月的生物修复,考察了处置后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以及石油烃组成的纵向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修复后各土层的石油烃去除率是表层土IN-3(50.42%)>中层土IN-2(23.54%)>底层土IN-1(10.51%);IN-1处于缺氧环境,存在硫酸盐还原和反硝化作用,使得土壤pH值从7.86±0.03降低至7.27±0.03,土壤总氮从2.53±0.13 g/kg降低至0.77±0.04 g/kg;厌氧菌的种群数量是IN-1(10.43±0.71×104CFU/g)>IN-3(6.74±0.39×104CFU/g)>IN-2(5.15±0.42×104CFU/g),放线菌数量与石油烃含量显著负相关(r=-0.989,p=0.011<0.05);IN-3对饱和份和芳香份的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了70.27%和54.52%,远高于IN-2和IN-1;模拟蒸馏结果表明,IN-3正构烷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去除,缺氧的IN-1对正构烷烃去除得较少;厌氧菌数量与胶质和沥青质去除率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对于污染源较为分散的污染区域,采用原位生物强化修复时可以考虑引入厌氧修复。
吴伟林张秀霞赵朝成单宝来张剑杰薛蓉蓉
关键词: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
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尤其涉及抗菌材料领域,制备得到的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杀菌效果好,能够制备得到抗菌涂料。该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氧化锌加入...
刘芳姜国飞赵朝成李旭飞王永强刘春爽孙娟戴业欣柴晴雯
文献传递
《水处理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水处理工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水处理工程实验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从实验内容、实验方式、教学手段和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为改进水处理工程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一些经验。
刘芳陈玉水卢磊王永强赵朝成
关键词:教学方式
一种新型适应于磁性催化剂的光电催化制氢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个适应于磁性催化剂的光电催化制氢反应器。其技术方案是:整个装置由反应器主体、输气系统和电催化体系构成,反应器主体主要由石英玻璃管、LED灯和镜面组成。输气系统主要由钢瓶主体和减压阀组成。电催化体系主要由直...
贺凤婷王帅军赵朝成陈佳敏张彤吴兴阳
文献传递
一种同步去除废水中对甲酚、氨氮和硝酸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污水同步去除对甲酚、氨氮和硝酸盐的方法,即通过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积累反硝化降解对甲酚的一种含酚中间代谢产物,进而促进亚硝酸盐的累积,在此基础上在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作用和体系内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下,实...
刘春爽赵东风国亚东赵朝成刘芳
浸渍铜盐改性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低浓度H_2S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了浸渍 CuCl_2和 Cu(NO_3)_2溶液改性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低浓度 H_2S 的性能。通过表面 pH 测定和 BET 方法对活性炭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 X 射线衍射、X 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元素分析对吸附 H_2S发前后的活性炭试样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铜和氧在 H_2S 的吸附/催化氧化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浸渍铜盐的种类不同 H_2S 的转化途径也不同。浸渍CuCl_2后铜以多种形式固定下来,H_2S 在活性位和氧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硫;浸渍 Cu(NO_3)_2后铜主要以 CuO 的形式固定在活性炭上,CuO 催化活化氧使 H_2S 被氧化生成硫、亚硫酸盐和有机硫,但同时 H_2S 与 CuO 反应生成 CuS 使催化剂失活。浸渍铜改性使活性炭的穿透硫容量增加。
常化振赵朝成
关键词:活性炭浸渍铜盐催化氧化氧化铜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