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毓璋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及工艺的新进展被引量:50
- 1999年
- 综述以天然气为原料经甲醇制低碳烯烃(MTO)技术近年来的进展,包括MTO反应化学和反应动力学、MTO使用的催化材料特性及制备、MTO流化床工艺、工业示范装置的发展情况及该技术的经济分析。
- 赵毓璋景振华
- 关键词:天然气甲醇烯烃催化剂
- 馏分油非临氢降凝技术的进展
- 赵毓璋
- 关键词:馏分油深度处理裂化
- 一种醚类的催化合成工艺
- 一种以含活性异戊烯和/或活性异己烯的烃和甲醇的混合物为原料催化合成叔戊基甲基醚(TAME)和/或叔己基甲基醚(THEMES)的工艺,该工艺包括将该原料与一种以β沸石为活性组元的催化剂在温度为20~140℃,压力为0~4....
- 郁灼赵毓璋
- 文献传递
- 伴随烯烃叠合的馏分油选择裂化工艺
- 1989年
- 使用新型高硅沸石催化剂(CTL-1),在进行含蜡馏分油选择裂化的同时,使C_3、C_4烯烃发生非选择性叠合.反应产物为低凝点柴油、高辛烷值汽油及以C_3、C_4为主的液化石油气.与原柴油非临氢降凝工艺相比,过程液收增加3m%以上,平衡反应温度降低15-20℃.工业装置第一周期累计运转了323d,初步验证了该工艺的优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赵毓璋王中南张宪岭
- 关键词:烯烃叠合馏分油裂化选择性
- 增加醚类生产的烯烃骨架异构化技术被引量:3
- 1996年
- 我国醚类生产已初具规模,醚化技术也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原料异构化烯烃资源不足的限制,醚化装置规模小、醚产量低、成本高.增加炼油厂异构烯烃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采用烯烃骨架异构化技术,并与现有的醚化装置形成组合工艺,可增加醚类产量60%~70%.
- 赵毓璋
- 关键词:烯烃催化剂醚化
- 一种选择吸附分离芳烃异构体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一种选择吸附分离芳烃异构体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X或Y型分子筛、IA和/或IIA金属盐和少量粘结剂混合后磨成粒径小于300微米的微粒,再经滚动成型、500~580℃焙烧,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钠离子的质量分数小于0.5...
- 赵毓璋于永军姚志龙郁灼谷德英张宝贵陈素华郑晔王辉国杨惠荣王永峰
- 文献传递
- 脱除醚化原料中二烯烃杂质的非加氢精制方法及应用设备
- 一种脱除醚化原料中二烯烃杂质的非加氢精制方法,是将醚化原料在40~80℃、0.3~1.5MPa条件下与酸性固体催化剂接触,使其中的二烯烃杂质发生选择性叠合反应生成大分子烯烃,再将大分子烯烃与轻质烃相互分离。酸性固体催化剂...
- 赵毓璋陈素华郁灼薛范
- 文献传递
- 正构烷烃吸附分离技术进展被引量:15
- 2003年
- 介绍了正构烷烃吸附分离吸附剂的研制进展 ;评述了为获得不同产品 ,以不同馏分油为原料的气相、液相正构烷烃吸附分离工艺的特点、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发展状况 ;预测了正构烷烃吸附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
- 姚志龙赵毓璋
- 关键词:正构烷烃馏分油
- 一种醚化原料的分离精制方法
- 一种醚化原料的分离精制方法,包括将全馏份汽油通入催化蒸馏塔与塔上部的固体酸性催化剂接触,使二烯烃叠合生成大分子烯烃,同时在蒸馏塔顶部引入冲洗液;然后将精制醚化原料从蒸馏塔顶引出,二烯烃叠合生成的大分子烯烃和重组分从蒸馏塔...
- 姚志龙赵毓璋于永军张宝贵王永峰郑晔王辉国
- 文献传递
- 乙苯吸附分离技术进展被引量:2
- 2003年
- 评述了乙苯吸附剂和解吸剂的研制进展,着重分析了离子交换种类、离子交换程度、基质沸石的硅铝比及水含量对吸附选择性的改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吸附-解吸体系对吸附剂分离性能和传质速率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模拟移动床工艺和顶替色谱工艺的研究进展。
- 姚志龙王建伟赵毓璋
- 关键词:乙苯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