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淑琴

作品数:39 被引量:59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肺炎
  • 15篇儿童
  • 13篇肺炎支原体
  • 12篇哮喘
  • 11篇支原体肺炎
  • 10篇小儿
  • 10篇患儿
  • 10篇肺炎支原体肺...
  • 7篇免疫
  • 6篇小儿肺炎
  • 6篇小儿肺炎支原...
  • 6篇基因
  • 5篇血浆
  • 5篇皮素
  • 5篇细胞
  • 5篇小儿肺炎支原...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素
  • 5篇活性
  • 5篇激肽

机构

  • 38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市儿童医...
  • 2篇沈阳市妇婴医...
  • 2篇鞍钢立山医院
  • 1篇沈阳七三九医...
  • 1篇沈阳铁路局
  • 1篇沈阳市儿童医...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39篇赵淑琴
  • 18篇尚云晓
  • 16篇蔡栩栩
  • 9篇袁壮
  • 7篇魏克伦
  • 7篇崔振泽
  • 7篇韩晓华
  • 6篇金婧
  • 5篇刘春峰
  • 5篇孔淑卿
  • 4篇刘庆
  • 3篇郭锡斌
  • 3篇张正侯
  • 3篇高云霞
  • 3篇刘兰青
  • 2篇王海涛
  • 2篇张晗
  • 2篇王艳
  • 2篇李晓辉
  • 2篇韩晓华

传媒

  • 11篇小儿急救医学
  • 5篇中国实用儿科...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实用乡村医生...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杂志
  • 1篇辽宁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及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了解小儿院内获得性肺炎 (HAP)病原学、药敏、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 ,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 1 70例HAP患儿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药敏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1 70例HAP患儿 ,小于 1岁占 73.5 % ,免疫功能低下占 6 5 .3%。原发基础疾病占 74 .7% ,ICU患儿占 6 8.2 % ;②体温为 38℃者占39.4 % ,未梢血WBC≥ 1 2 .0× 1 0 4/L者占 36 .4 % ;③ 1 70例HAP检出细菌 2 1 5株 ,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 1 6 1株 ,占呼吸道感染菌的 74 .9%。前 4位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阴沟肠杆菌。 39例HAP患儿的 1 2 4株的杆菌中检出 4 3株产ESBLs菌 (34.7% )。有 30例两种菌混合感染 ,以铜绿假单胞菌、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 ;④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一、二代头孢及多数三代头孢均有较高的耐药性 ,对亚安培南、舒普深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及红霉素耐药率高 ,葡萄球菌、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未产生耐药性菌株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 1 0 0 %耐药 ;⑤治疗初按经验性选药 ,待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总有效率85 .9% ,预后不良 (危重退院、死亡 ) 1 4 .1 % ;⑥影响预后因素主要与原发病、机体免疫力、细菌种类及数量有关。结论 小儿HAP高危因?
韩晓华袁壮赵淑琴刘春峰张智洁刘勇
关键词:病原学小儿院内获得性肺炎HAP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活性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为正确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免疫状态 ,该研究检测了MPP和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的变化 ,探讨其对MPP和非MPP患儿病情的影响 ,并为选择合理的MPP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ELISA法检测MPP患儿 (n =4 1)及非MPP患儿(n =2 0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 6及sIL 6R含量。结果 ①MPP患儿血清IL 6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2 .0 1±0 .4 1,1.12± 0 .6 7ng/L;sIL 6R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1.87± 0 .2 5 ,1.92± 0 .2 7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 .37± 0 .5 2ng/L,1.71± 0 .15 μg/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PP患儿恢复期血清IL 6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sIL 6R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非MPP患儿血清IL 6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为 1.5 6± 0 .2 6 ,0 .84± 0 .6 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P <0 .0 5 ) ,而血清sIL 6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非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 6高于恢复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血清sIL 6R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③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 6、sIL 6R含量较非MPP患儿急性期升高 (P
金婧赵淑琴高云霞张正侯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肺炎支原体肺炎
西力欣治疗小儿重症感染30例分析
1994年
西力欣治疗小儿重症感染30例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郭锡斌,魏克伦,赵淑琴,孔淑卿西力欣为第二代头抱菌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杀菌作用强的优点,目前在临床控制感染中已广泛应用。但本药在治疗重症感染,尤其是儿科危重症的治疗效果尚缺乏资...
郭锡斌魏克伦赵淑琴孔淑卿
关键词:儿童药物疗法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
蔡栩栩赵淑琴崔振泽韩晓华金婧尚云晓俞志凌刘庆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同时,小儿呼吸道MP感染还显现出发病年龄提前,肺外并发症增加的趋势,重症病例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学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肺炎两种诊断试验的比较
1998年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方法,采用IHA(SERODIAMYCOⅡ试剂盒)和PCR法检测57例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病原。结果表明,前者灵敏度、误诊率、阴性预测值较PCR法高,而特异度、漏诊率、阳性预测值较PCR法低。提示前者适合于发现病例,而PCR法适合于证实或排除肺炎支原体肺炎两者的并联试验提高了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对病情较重的患儿应做并联试验,以明确诊断;串联试验提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对病情较轻或家庭不富裕的患儿可做串联试验。
崔振泽赵淑琴蔡栩栩李晓辉
关键词:间接血凝法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PCR
感觉神经肽与支气管哮喘被引量:15
2001年
气道的神经源性炎症与哮喘的发病机制日益受到重视。现认为感觉神经肽是气道非胆碱能兴奋性神经的重要递质,当气道上皮损伤后,由气道无髓鞘感觉神经通过轴突反射机制释放。目前研究较多且与哮喘关系密切的感觉神经肽有P物质、神经激肽A、神经激肽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感觉神经肽主要通过收缩气道平滑肌、增加气道黏膜血浆外渗、促进粘液高分泌、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加重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感觉神经肽释放的因素很多,不少感觉神经肽受体拮抗剂已相继问世,对其研究和开发将为哮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尚云晓赵淑琴孔淑卿
关键词:哮喘轴突反射病理儿童
小儿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郭锡斌孔淑卿李冠群赵淑琴
关键词:淋巴结炎亚急性儿童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9
1995年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关的几个问题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110003)赵淑琴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MP)不同于病毒,又不同于细菌,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病原体。由MP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
赵淑琴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理
P物质与哮喘的关系(英文)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动态研究哮喘患儿血浆及哮喘豚鼠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和肺组织中P物质(SP)含量及SPmRNA表达变化 ,探讨SP与小儿哮喘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 ,动态测定 35例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其临床症状缓解期的血浆SP含量变化 ;并在豚鼠哮喘模型上同期进行了不同严重程度哮喘豚鼠血液、BALF和肺组织中SP含量的对比研究 ,利用RT -PCR方法研究肺组织SPmRNA表达变化。结果 ①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SP含量较其自身症状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症状航馄谘 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SP含量 ,较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含量显著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③哮喘豚鼠血液、BALF和肺组织中SP含量较正常豚鼠均显著增高 (P <0 .0 1) ,反复诱喘豚鼠各组织中SP含量均显著高于诱喘一次豚鼠 (P <0 .0 5 ) ;④哮喘豚鼠肺组织内SP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反复诱喘豚鼠SPmRNA表达显著高于诱喘一次的豚鼠 (P <0 .0 1)。结论 哮喘患儿及哮喘豚鼠SP含量增加 ,哮喘豚鼠肺组织中SP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 ,均与病情呈显著正相关。SP与小儿哮喘关系密切 。
尚云晓韩晓华程云威赵淑琴魏克伦
关键词:P物质哮喘小儿发病机制急性发作期
抗病毒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病毒性肺炎免疫活性研究
1994年
应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病毒性肺炎60例,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血浆干扰素(IFN)滴度明显增高,血浆干扰素滴度治疗前、后的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IFN性质的鉴定证实,诱生的内源性IFN主要为γ-IFN,部分为α-IFN,从而,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感染的能力。本研究为应用抗病毒iRNA治疗病毒性肺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淑琴蔡栩栩张雪廉崔振泽刘兰青刘庆王海涛陈长春赵雅珍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病毒性肺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