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花荣

作品数:40 被引量:65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8篇天文地球
  • 4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小麦
  • 9篇冬小麦
  • 7篇玉米
  • 7篇水分
  • 6篇水分利用
  • 6篇夏玉米
  • 4篇水分利用效率
  • 4篇利用效率
  • 4篇光谱
  • 4篇干旱
  • 4篇播种
  • 3篇底墒
  • 3篇日变
  • 3篇日变化
  • 3篇土壤
  • 3篇污染
  • 3篇华北平原
  • 3篇灌浆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机构

  • 26篇中国气象科学...
  • 14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中国气象局兰...
  • 9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甘肃省气象局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保定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0篇赵花荣
  • 20篇任三学
  • 9篇齐月
  • 7篇王晓燕
  • 6篇刘庚山
  • 6篇安顺清
  • 6篇郭安红
  • 5篇陈冠华
  • 5篇温树敏
  • 4篇林伟立
  • 3篇周广胜
  • 3篇田益玲
  • 3篇谭凯炎
  • 3篇徐晓斌
  • 2篇毛飞
  • 2篇冯雅琪
  • 2篇陈福星
  • 2篇姜朝阳
  • 2篇李月秋
  • 2篇翟向和

传媒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气象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营养学报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8-2021年华北北部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数据集
2023年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高产稳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连续多年不同播期玉米全生育期的生理生态观测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固城站)地处华北平原北部,是唯一以农业气象为特色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本数据集是固城站玉米农业生态系统2018–2021年适应气候变化试验数据集,主要包含同一品种玉米不同播期的生育期、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生理、光谱特征、土壤水分、灌浆速率、产量构成的年际、年内变化数据。本数据集对玉米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研究的相关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指标的修订、农业气象模拟模型的改进及区域应用、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耿金剑周广胜宋艳玲任三学任三学周怀林赵花荣田晓丽
关键词:玉米玉米播期叶面积指数光谱反射率
金银花道地品与非道地品的FTIR光谱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利用FTIR光谱法分析了四个不同产地金银花的红外光谱图,对道地品(河南)和非道地品金银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产地不同,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间的相对含量有所改变,反映在FTIR谱图上的吸收峰频率和形状都有所差异。四川产金银花与道地品的谱图从波数和吸收峰形状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虽然山东产金银花与道地金银花齐名,但红外谱图也稍有差异。河北与山东产金银花谱图基本一致。道地品在1734cm-1处有一弱吸收,山东、河北两地在此处几乎无吸收;在1522cm-1处,道地品是一组弱小的吸收组峰,其他产地的吸收峰为强度略强的独立峰或分裂峰;在1155~1045cm-1范围内,道地品的峰形较尖窄,山东、河北的吸收峰是较宽平的分裂峰。因此,利用FTIR光谱法不仅能快速、准确地鉴别道地药材,而且还可以用来监控药材的引种栽培,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
赵花荣温树敏王晓燕褚素敏霍晓进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金银花道地药材
人工控制有限供水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3
2003年
试验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的大型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在底墒充足的条件下采用 3种供水处理 :拔节期一次性供水 75 mm( I1) ;返青供水 37.5 mm和拔节期供水 37.5 mm( I2 ) ;返青后生长期内无水分供给 ( ICK)。全生育期内用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试验结果表明 ,表层土壤 ( 0~ 30 cm)水多根多 ,根系反应敏感。上层干旱促使根系向深层发育 ,利用下层水量较多。I1处理减少表土层 ( 0~30 cm)的根量和根长密度 ,促进根系下扎 ,较多地利用深层土壤水分 ,并减少无效分蘖。虽然总穗数减少 ,但同 I2 、ICK相比籽粒数和籽粒重有较大幅度增加 ,提高了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根系吸水效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 ,I1在 30 cm以下其根系吸水效率超过了 I2 处理 ,并在 1 0 0~ 2 0 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ICK除 0~ 30 cm土层外 ,其余土层有效底墒供水率均较低 ;I1和 I2 两处理 30~ 1 0 0 cm有效底墒供水率均在 84%以上 ,1~ 2 m土层内 I1大于 I2 。ICK由于土壤水分不足并未造成千粒重的明显下降 ,相反 ,3个处理中最高 ;土壤水分不足导致穗数、穗粒重、籽粒重和籽粒数的显著降低 ,从而造成了最终产量的降低。产量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 I1比其余处理提高了将近 1 4% ,其次为 ICK,最低的是 I2 。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安顺清林日暖赵花荣
关键词:冬小麦根系蒸腾有限供水
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
1998年
赵花荣庞彦明
关键词:高校作物种质资源实验室
华北平原农田CO2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20年
旨在了解农田CO2浓度长期动态变化特征、趋势、浓度增量分布模式等,收集了2007-2018年中国气象局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开路式涡相关CO2浓度观测数据。研究了华北平原农田CO2浓度的年际、年内、昼夜和CO2通量等动态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华北平原农田CO2浓度与城市站和大气本底站CO2浓度变化趋势及差异。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华北平原农田CO2年平均浓度显著升高31.0μmol/mol(r=0.263,P<0.01),年均增幅(2.58μmol/mol)与全球和瓦里关本底站大气CO2浓度增幅接近,但农田CO2浓度年际和年内季节变化波动巨大,日平均浓度和逐时平均浓度标准差分别为33.7、33.5μmol/mol。夜间CO2平均浓度395.8μmol/mol,比白天高36.2μmol/mol(10.1%),8月最高差值达到74.4μmol/mol(20.6%)。在作物生长季节,5月和8-9月白天CO2浓度出现的两个谷值准确地对应了CO2通量动态变化的两个峰值,表明4-9月昼间CO2浓度和通量动态变化很好地反映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过程、农事活动和农田碳交换的关系。农田CO2浓度动态变化与城市、湿地和大气本底站的变化特征不同,表明其动态变化的形成机制有差异。农田CO2浓度昼夜及季节变化特征为研究和评估CO2浓度升高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提供指导依据。
俄有浩霍治国赵花荣马玉平
关键词:华北平原农田CO2浓度
用伏秋季降水推定华北小麦底墒的方法被引量:1
2003年
利用收集到的华北地区气象台站 2 0多年的冬小麦底墒数据 ,以及相应年份 7,8,9月间逐旬降水量的资料 ,对无灌溉情况下 ,冬小麦底墒与伏秋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筛选出了简单易行的利用伏秋季各旬的降水量推定当年冬小麦底墒的方法 ,同时 ,统计检验和实际计算的结果表明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安顺清赵花荣
关键词:秋季降水量小麦
有限供水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及底墒利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5
2004年
设计5种不同供水处理进行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和底墒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限供水对夏玉米根长的影响效应比根生物量显著,有限供水能促使夏玉米更多地利用土壤底墒,供水少,底墒利用率高,凸现出夏玉米对土壤缺水干旱的生理性适应机制和抗旱生态反应。5种供水处理以供水151.3mm,耗水190.1mm的夏玉米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改变高水高产的传统耕作观念,推行有限供水,生育期内合理调配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发挥土壤水库的调节作用,达到稳产又节水的生态农业目的。
任三学赵花荣霍治国王素艳
关键词:有限供水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
2011~2012年全国苹果病虫害发生概况和用药情况统计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2011~2012年,通过对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设置的25个综合试验站和44个病虫害观测点提交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介绍了2a来全国苹果主要叶部病虫害和枝干病害的发生情况,统计了各苹果主要产区病虫发生总体情况。并按照中文通用名统计了各种农药使用情况。
杨军玉王亚南王晓燕赵花荣曹克强
关键词:苹果病虫害农药
甘肃省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利用1980-2016年甘肃省84个县(区)的小麦产量资料,分析平均减产率、减产率概率系数、减产率变异系数构建的综合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根据综合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来评估甘肃省各市小麦单产干旱灾害风险。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干旱发生频率高,属于灌溉农业,变异系数较大,其东部地区平均减产率高,风险概率大,属于高等风险区,河西地区的西部和中部分别属于低等和中等风险区;陇中地区干旱发生频率高,属于雨养农业,变异系数小,而平均减产率和风险概率较高,大部分属于中等风险区;陇东地区干旱发生频率较低,变异系数低,平均减产率和风险概率较高,属于中等风险区;陇南和甘南地区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平均减产率和风险概率均较低,属于低等风险区。甘肃省小麦风险区划可为风险预算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齐月王鹤龄王润元任三学赵花荣
关键词:干旱灾害小麦风险评估干旱半干旱区
不同时期灌水对冬小麦干热风的防御效应被引量:6
2019年
灾前灌水是防御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为掌握灌水的关键发育期及适宜灌水量,在防雨棚和自然大田进行冬小麦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初期灌水试验。结果表明:在开花期,灌水100、150 mm自然大田干热风穗的发生率比遮雨棚降低31.77%、32.85%,而穗粒重自然大田比防雨棚提高12.25%、5.45%;无论开花期还是抽穗~灌浆初期,灌水处理的千粒重均比对照大,防雨棚中随灌水时间推后千粒重逐渐增大,而自然大田以开花期灌水千粒重最大,为47.664 g。灌水100、150 mm处理,灌水效率自然大田均比防雨棚高,且均以开花期灌水效率最高,为4.110 g·m^-2 ·mm ^-1 ,防雨棚灌水150 mm比灌水100 mm高约0.2 g·m ^-2 ·mm^-1 ,而自然大田受自然降水补给调节土壤水分,灌水150 mm比灌水100 mm低0.565~1.301 g·m ^-2 ·mm ^-1 。灌水对干热风防御效应效果自然大田较防雨棚更为显著,且以开花期灌水效应最为显著。
赵花荣任三学齐月田晓丽
关键词:冬小麦干热风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效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