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平辉
-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空军政治部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湮灭在“官煤勾结”中的人类良知
- 2005年
- 近期频发的恶性矿难,是人们不忍卒听,不忍卒看,不忍卒提的那份心中沉重。透过那一场场一个个鲜活生命被吞噬噩梦,我们看到了人类良知在“官煤勾结”中的灰飞烟灭。
- 邓平辉
- 关键词:良知勾结煤生命
- 贪官的忏悔不值得同情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太多的“审丑疲劳”过后,再看贪官的忏悔书,记者却怎么也难掬一把同情之泪!然而,在2005年与我们挥手告别前夕,从山西新冒出来的那份“犯罪公安局长忏悔书”,还是值得人们一看。该省临汾市公安局原局长邵建伟因受贿罪被阳泉市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同许多被查处的腐败官员一样,邵建伟也流下了愧疚、
- 邓平辉
- 关键词:有期徒刑腐败官员受贿罪
- 一起法院违法受理特大经济纠纷案始末
- 2006年
- 邓平辉
- 关键词:经济纠纷案受理违法《廉政嘹望》羽绒制品合同效力
- 对“红顶煤商”要一打到底
- 2005年
- 截至10月20日,全国共报告在煤矿投资入股的官员4578人,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002人。登记入股金额6.53亿元.已撤资4.73亿元。据对20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省级清理纠正工作小组还在对463封举报信进行调查核实。
- 邓平辉
- 关键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投资入股举报信撤资金额
- 金融腐败呈现新特点
- 2006年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 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扬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 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 邓平辉
- 关键词:金融腐败金融业腐败案件金融领域国家财产金融系统
- 金融腐败大案频发的诱因
- 2006年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 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扬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 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 邓平辉
- 关键词:金融腐败诱因大案涉案金额腐败案
- 谁来保护举报人被引量:3
- 2006年
- 2006年4月3日10时许,四川武胜县工商局党组书记龚远明遭三名歹徒暴力袭击。经医院诊断,龚远明的伤情为右脑血肿、脑腔存有积血,左耳被砍断,左脚脚筋被砍断。龚远明的妻子李亚目睹了“4·3”血案的全过程。2005年7月14日,龚远明向武胜县委常委、委员、部分县级离退休老干部每人送上一份《报告》,内容是举报时任武胜县委书记的孙某等人“违纪违法”。这封举报信同时送交武胜县所在的广安市市委书记、纪委书记。龚远明在举报信中指出,县委书记孙某滥用职权,致使3000万元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收益金流失,而这些资金完全可以追回。在发出举报信后的半年时间里,由于有人疯狂叫嚣要花几百万元买龚远明的人头,他就早早写下遗嘱,交由上级党组保管。2006年3月26日,龚远明又将举报材料送交四川省公安厅,并寻求公安部门对自己的安全保护。然而,8天之后,这位公开举报县委书记的“斗士”躲不过歹徒袭击,倒在了自己的家门口(据了解,被举报的原武胜县委书记孙某已于今年3月份调离岗位,现担任广安市建设局局长,这离案发时间仅20多天)。
- 邓平辉
- 关键词:举报人举报打击报复
- 中国改革:在反思中前行
- 2006年
- 邓平辉
- 关键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全国人大产权改革经济学界
- 全球反腐多边合作出现新动向
- 2005年
- 备受关注的中国“头号巨贪”——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涉嫌贪污、挪用公款案,于今年8月16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引人注目的是,这是我国政府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中美关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后,首次将贪污外逃人员从国外押解回国并进行审判的。
- 邓平辉
- 关键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司法协助中国银行挪用公款案开庭审理
- 遏制金融腐败路在何方
- 2006年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 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扬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 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 邓平辉
- 关键词:金融腐败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金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