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文皓

作品数:23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双相
  • 17篇双相障碍
  • 5篇稳定期
  • 5篇家族
  • 5篇家族史
  • 4篇成像
  • 3篇神经发育
  • 3篇双相情感障碍
  • 3篇情感障碍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静息态
  • 3篇分裂症
  • 2篇氧化应激
  • 2篇张量成像
  • 2篇认知功能损害
  • 2篇认知功能影响
  • 2篇酸钠
  • 2篇齐拉西酮
  • 2篇青年患者
  • 2篇躯体

机构

  • 9篇广州市惠爱医...
  • 9篇广州医科大学
  • 8篇广州市脑科医...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邓文皓
  • 19篇曹莉萍
  • 10篇李烜
  • 10篇林鄞
  • 9篇关力杰
  • 8篇邹文锦
  • 7篇老帼慧
  • 7篇崔立谦
  • 7篇张晓菲
  • 5篇叶碧瑜
  • 4篇苗国栋
  • 4篇梁卉薇
  • 4篇蒋泽宇
  • 3篇郝小玉
  • 3篇周婷
  • 3篇李卓丽
  • 3篇杨婵娟
  • 3篇杨婵娟
  • 3篇徐贵云
  • 3篇张晓菲

传媒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戊酸钠合并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对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对双相障碍I型(BD-I)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将BD-I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59例,丙戊酸钠+齐拉西酮)和奥氮平组(61例,丙戊酸钠+奥氮平),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贝克躁狂量表(BRMS)评定病情,应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图形再生测验、连线测验(TMT)、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汉诺塔(TOH)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控制BRMS评分、年龄、病程后,齐拉西酮组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顺背、数字广度总分、WCST分类数、TOH总分明显优于奥氮平组(F=3.61,10.24,12.51,4.69,4.27;P均<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均能改善BD-I患者的认知功能,但联合齐拉西酮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更佳。
李烜关力杰温光池林晓鸣梁卉薇邓文皓常青欧玉芬叶碧瑜苗国栋
关键词:奥氮平齐拉西酮丙戊酸钠
双相Ⅰ型障碍不同疾病状态认知功能与氧化应激相关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认知功能与氧化应激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纳入双相Ⅰ型障碍的稳定期患者83例、躁狂期患者42例、抑郁期患者21例及正常对照115名,采用中文版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认知功能,检测外周血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双相稳定期组、躁狂期组、抑郁期组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评分及认知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躁狂期组、抑郁期组的视觉广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注意评分与认知总分均低于稳定期组(P<0.01);抑郁期组患者的延时记忆评分低于稳定期组(P=0.04)。躁狂期组、抑郁期组患者的MDA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躁狂期、抑郁期、对照组NO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CAT水平低于稳定期组(P<0.05)。双相稳定期组的视觉广度(r=-0.50,P=0.04)、注意(r=-0.67,P<0.01)、延时记忆(r=-0.61,P=0.01)与GSH-PX均呈负相关,延时记忆与T-AOC呈负相关(r=-0.54,P=0.03);双相躁狂期组的言语功能与SOD呈负相关(r=-0.46,P=0.01);双相抑郁期组的即刻记忆与NO呈正相关(r=0.61,P=0.02),延时记忆与CAT呈正相关(r=0.67,P=0.01),言语功能(r=-0.76,P<0.01)、认知总分(r=-0.59,P=0.03)与GSH-PX呈负相关。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及氧化应激改变,部分抗氧化酶系统与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
杨婵娟张婵娟张晓菲成雄超林鄞邓文皓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障碍氧化应激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微小躯体异常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SZ)和双相障碍(BD)患者微小躯体异常(MPAs)及其差异。方法:采用爱丁堡利手量表、部分躯体异常量表及新增条目对126例SZ患者(SZ组)、117例BD I型患者(BD组)及120名正常对照者(NC组)进行评定;计算利手偏侧化系数(LI)。结果:LI显示3组均为右偏侧化,BD组最为明显,SZ组最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内眼距、外眼距和右手第二指长度∶右手第四手指长度(2D∶4D)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内眼距SZ组最大,BD组次之;外眼距BD组明显大于其他两组;2D∶4D SZ组明显大于比其他两组;SZ组和BD组内眦赘皮率明显多于NC组。头顶漩涡位置NC组多偏右侧,SZ组和BD组多在中间;SZ组耳末粘附、尖耳和第一、二趾间隙过宽明显多于其他两组。结论:SZ和BD患者有较多MPAs,可能存在神经发育偏侧化异常。
林鄞李烜郑朝盾杨婵娟张晓菲邓文皓李卓丽梁卉薇曹莉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微小躯体异常神经发育
缓解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而BD相关大脑半球间功能交互作用变化仍不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方法反映f MRI信号内神经元自发活动特征,为定量研究双侧大脑半球交互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手段。本研究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即基于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探讨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同步活动模式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27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及27例健康匹配对照进行磁共振扫描,将rs-f MRI数据配准到高清T1对称解剖模板后,计算两侧半球镜像同伦体素间同伦功能连接,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岛盖部额下回、罗兰迪克岛盖、岛叶、壳核功能同伦连接减低(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团块校正);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同伦功能连接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02,P=0.037;r=-0.402,P=0.038)。结论缓解期BDⅠ型患者多个半球间镜像脑区存在功能协同性的损害,特别是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脑区可能在疾病慢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成小芳邓文皓陈建山张一智邹文锦崔立谦黄癸卯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障碍静息态磁共振成像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不对称性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P)和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大脑结构偏侧化差异。方法纳入2012年12月-2014年10月在广州市惠爱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患者31例和精神分裂症患者29例,选取正常对照(HC)32名。采用MRI扫描受试者大脑,使用Free Surfer软件计算并比较各脑区的偏侧化指数(LI)。结果 1颞上回的LI,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25,P<0.001)。两两比较,经LSD检验,BP最大,HC次之,SZ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提取颞上回的平均皮层厚度和表面积,平均皮层厚度的LI,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51,P<0.001)。两两比较,经LSD检验,BP和SZ、SZ和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面积的LI,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6,P=0.642)。结论 SZ和BP的大脑灰质体积偏侧化存在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主要受到平均皮层厚度的影响。
林鄞杨婵娟李烜张晓菲邓文皓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偏侧化
有无家族史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无家族史与有家族史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稳定期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两类患者是否存在病因学上的差异寻找依据。方法在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收集无精神病家族史双相障碍Ⅰ型患者233例(无家族史组)和有精神病家族史双相...
李烜邓文皓蒋泽宇老帼慧刘玉平关力杰周婷郝小玉叶碧瑜徐贵云苗国栋曹莉萍
文献传递
MSRA基因rs4840463多态性对双相障碍Ⅰ型眶额叶皮质体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索抗氧化酶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 A,MSRA)基因rs4840463多态性对中国汉族成年双相障碍Ⅰ型(bipolarⅠdisorder,BD-Ⅰ)患者眶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体积的影响。方法纳入87例BD-Ⅰ患者和82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进行磁共振扫描和MSRA基因rs4840463多态性检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rs4840463多态性与疾病诊断对OFC各亚区体积的交互作用。结果MSRA基因rs4840463多态性和BD-Ⅰ诊断对左右外侧OFC体积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外侧P=0.030,右外侧P=0.002)。即在BD-Ⅰ患者中,与非风险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风险A等位基因携带者右外侧OFC体积更小[(7367.52±809.88)mm^(3)vs.(7576.48±906.38)mm^(3),P=0.014];在MSRA基因rs4840463风险A等位基因携带者中,与HC组相比,BD-Ⅰ组左右外侧OFC体积更小[左外侧,(7535.67±809.39)mm^(3)vs.(8012.69±838.59)mm^(3),P=0.014;右外侧,(7367.52±809.88)mm^(3)vs.(8024.04±915.31)mm^(3),P=0.004]。结论MSRA基因作为BD风险基因,其rs4840463位点的风险A等位基因与BD-Ⅰ患者OFC体积减小相关。
杨瑞兰陈建山张晓菲孙加琪邹文锦成小芳邓文皓张一智杨婵娟李烜崔立谦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障碍MSR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氧化应激等位基因
有无家族史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差异研究
李烜徐贵云苗国栋曹莉萍邓文皓蒋泽宇老帼慧刘玉平关力杰周婷郝小玉叶碧瑜
早发与晚发双相障碍I型稳定期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早发和晚发的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纳入首次发病年龄≤21岁(早发组94例)和≥35岁(晚发组41例)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分别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35名(分别设为对照组1共94名和对照组2共41名),均予以7个经典的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注意力/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等。结果早发组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A时间、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和c2、言语流畅性、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modified,WCST)分类数、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以及汉诺塔测验(tower of Hanoi,TOH)总分、完成任务数、计划时间和执行时间共14个指标的成绩较对照组1差(均P<0.05),其中言语流畅性、TMT-A时间、TMT-B时间和TOH执行时间的差异效应量均大于0.4;与对照组2比较,晚发组的TMT-A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c2和总分、WCST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以及TOH总分、完成任务数共9个指标成绩较差(均P<0.05),仅TOH两个指标的效应量大于0.4。结论早发和晚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仍存在多个维度的认知损害,前者的损害可能更广泛、更严重。
杨婵娟周婷老帼慧李烜林鄞关力杰邓文皓曹莉萍
关键词:晚发稳定期
有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及其亲属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有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双相障碍患者及其亲属的认知功能缺陷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纳入有和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双相I型患者各52例、正常对照52名,3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同样匹配的两组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各28例和正常对照28名。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Trail Marking Test,TMT)、数字广度、图形视觉再生、言语流畅性测验、汉诺塔(Tower of Hanoi,TOH)、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card sorting test,WCST)评估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比较各组间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患者研究中,3组间数字符号测验、TMT-A、B时间,数字广度(顺、倒、总分)、图像再生总分,WCST(分类数、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TOH(完成任务数、计划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和无家族史患者组的比较中,仅前者的TOH计划时间(执行功能)长于后者(P<0.01),但在控制病期及测评前的稳定时间后两组间则无差异(P>0.05)。亲属研究中,3组间TMT-A时间、WCST分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亲属组的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和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及其健康亲属的认知功能缺陷均未见差异,未支持高遗传负荷家系中认知功能缺陷更明显的研究假设。
关力杰李烜李卓丽蒋泽宇邓文皓林鄞周婷郝小玉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障碍家族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