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广巨
-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费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注射无水酒精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李公义邢广巨刘忠兰寻怀兰
- 关键词:肝肿瘤介入性无水酒精
-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的肠外营养支持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一种短期肠外营养支持方法的效果。方法:将5 2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与对照组;观察在治疗后5~9d的氮平衡、营养指标及耐受指标变化。结果:营养支持组术后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营养指标差异有显著性,耐受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用适当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
- 邢广巨张得君
- 关键词:肠外营养胃癌根治术术后营养支持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高血压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268例,其中并发高血压患者50例,发生率为18.7%,现总结报道如下:
- 侯清奎朱士文邢广巨王永刚
-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并发症
- 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临床效果评价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临床效果。方法:胃肠癌手术患者30例为实验组,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术前1d,术后1、3、5d的血清TNF-α、IL-6、血ALT、血肌酐及血α1-微球蛋白。结果:术后血清TNF-α、IL-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ALT、血肌酐及血α1-微球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适当应用乌司他丁可抑制促炎介质释放,减轻重要器官组织损伤,增加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 邢广巨金利新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 鼻胆管代替T型管引流在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对 12 5例胆石症患者行手术治疗 ,其中 6 0例术后采用 T型管引流 (T管组 ) ,6 5例采用自制的鼻胆管引流 (鼻胆管组 ) ,两组均经术后胆道造影拔管。结果鼻胆管组与 T型管组比较 ,术后拔管及胆汁引流时间明显缩短 ,P均 <0 .0 5 ;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P<0 .0 5 ;术后与引流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P<0 .0 5。认为胆道外科术后采用鼻胆管引流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避免胆汁大量丢失 ,并发症少 ,避免了长期带 T管的痛苦 ,胃肠功能恢复快 ,有利于早期康复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引流方式。
- 任庆琎唐凤霞刘同军邢广巨吕高涛许志安
- 关键词:鼻胆管引流胆道疾病T型管
- 十二指肠损伤24例手术治疗体会
- 2005年
- 刘海杰邢广巨
-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腹内脏器损伤腹部损伤手术治疗
-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胃上部癌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近期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邢广巨
- 关键词:胃上部癌安全性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42例体会
- 2005年
- 邢广巨王永芳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个体化治疗手术时机手术指征ASP
- 外科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对外科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48例外科危重病人分成两组 :A组 2 6例 ,胃肠内营养 ;B组 12 2例 ,胃肠外营养。两组营养支持均从小剂量、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至需要量 ,营养支持期间定期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肝、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脂、微量元素进行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方。结果 EN组无病人死亡 ,PN组病人死亡率为 2 .4 6% ,死亡原因与TPN无直接关系 ,两组在提高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改善预后及营养状况方面效果明显。结论 由于外科病人体内代谢紊乱及营养利用障碍 ,现代营养支持应为以维持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完整 。
- 许志安任庆进邢广巨张德君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雷诺氏病27例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治疗雷诺氏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对按AIIEN和BROWN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的雷诺氏病患者 5 4例 ,分对照组 2 7例 ,予 5 %葡萄糖液5 0 0ml加黄芪注射液 3 0ml,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静滴 ,每日 1次 ,2周为 1个疗程 ;ILIB组 2 7例 ,用药同对照组 ,并用ILIB ,每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结果 ILIB组 3个疗程后 ,末梢苍白、发凉、发绀、皮温等症状改善 ,治愈显效率 89% ,明显优于对照组 ( 5 9% ) ,χ2 =6.17,P <0 .0 1;血液流变学指标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及与对照组比较 (血小板聚集除外 )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ILIB疗法可改善小动脉本身的缺陷 ,改善肢端缺血缺氧 ,消除对精神、寒冷的过度反应 ,对雷诺氏病是一种有效的新疗法。
- 秦修成张亮邢广巨姚瑞华梁彩云王庆航张洪霞马可杰
- 关键词:激光成人雷诺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