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秀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期患儿脑脊液中P物质与IGF-2和ICAM-1及TNF-α的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急性期患儿脑脊液中P物质(Substance P,S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例CNS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病毒性脑炎(VE)组48例,化脓性脑膜炎(PM)组77例,结核性脑膜炎(TBM)组35例。并选择同期需进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脑脊液检查但神经系统正常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均采集脑脊液标本,测定脑脊液SP、IGF-2、ICAM-1、TNF-α水平的变化,分析CNS感染患儿上述指标变化特点及意义。结果研究组脑脊液SP、IGF-2、ICAM-1、TNF-α分别为(886.54±50.98)μg/L、(48.65±7.69)ng/ml、(65.98±10.23)ng/ml、(157.65±50.41)ng/L均高于对照组(P<0.001);VE、PM和TBM患儿急性期脑脊液SP、IGF-2、ICAM-1和TNF-α水平均高于同组恢复期患儿(P<0.001),PM组、TBM组急性期、恢复期脑脊液SP、IGF-2、ICAM-1和TNF-α均高于VE组,PM组上述指标又高于TBM组(P<0.001)。结论CNS感染患儿急性期脑脊液SP、IGF-2、ICAM-1、TNF-α水平较高,PM上述指标最高,TBM次之,VE最低,考虑CNS感染脑脊液上述因子的变化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
- 孙雁冯丽梅邵明秀
- 关键词:脑脊液P物质细胞间黏附分子
- 脑膜炎患儿脑脊液LA和NLR表达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脑脊液乳酸(Lactate,L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脑膜炎(BM)与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BM、VM患儿各50例。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特征,测定脑脊液LA含量及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比率。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患儿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WBC)、N、L绝对计数,计算NL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NLR、脑脊液LA、脑脊液NLR诊断BM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BM组头痛患儿占比为14.00%低于VM组、意识障碍及影像学改变患儿分别占14.00%和72.00%均高于VM组(P<0.05);BM组脑脊液LA(4.25±1.91)mmol/L、NLR(6.16±2.43)均高于VM组,外周血WBC(15.53±2.8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15±2.23)×10^9/L、NLR(4.10±0.61)较VM组明显升高(P<0.05);脑脊液LA>2.01 mmol/L时,诊断B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66.00%;脑脊液NLR>3.94时,诊断B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92.00%;脑脊液LA联合NLR诊断BM曲线下面积为0.97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98.00%。结论脑脊液LA、NLR对鉴别诊断BM与VM有一定的价值,其中NLR相比LA诊断BM敏感度更高。
- 孙雁冯丽梅邵明秀
- 关键词:脑脊液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
- 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监测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医院就诊的6 200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C2-HPV-DNA)检测宫颈,且所有患者均经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确诊标准,比较TCT检查与HC2-HPV-DNA筛查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以评价其在联合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6 200例患者宫颈组织中阴性5 511例占88.89%,阳性689例占11.11%;在HPV检测中高危型HPV感染以HPV16、18、31最为常见;TCT的检测特异度高于HC2-HPV-DNA,但筛查敏感度及假阴性率低于TCT检测。结论应用TCT检查联合HC2-HPV-DNA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假阴性率,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李健美邵明秀张叶云
-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病变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实验室检查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微生态的检查,评估其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且诊断为VVC的患者545例,分别由临床医生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通过相差显微镜和革兰染色对患者分别进行阴道清洁度、AV评分、Nugent评分及干化学等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 545例患者中单一感染217例(39.82%),混合感染328例(60.18%)。其中混合感染患者阴道清洁度Ⅳ度,白细胞(++、+++、++++)、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pH值(3.8~4.5)、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与单一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感染患者在阴道清洁度(Ⅰ/Ⅱ、Ⅲ)、白细胞(0~5)、菌群多样性(未见、+)、优势菌(G+)、pH值(≥4.6)、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方面的比例与混合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VC的混合感染占60.18%(328/545),混合感染中VVC+AV占68.60%(223/328),分别与其他混合感染情况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现2例同时合并滴虫感染患者。结论 VVC混合感染发生率高,尤其是合并需氧菌性阴道炎,且与单一感染患者比较微生态失衡更为严重,因而阴道微生态评价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评估VVC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为临床及时、准确、全面的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岳欣田文君邵明秀刘庆玲李娟
-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成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成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0例继发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行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n=57)和对照组(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n=5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输血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右心房直径(RA)、右心室直径(RV)、左心房直径(LA)、左心室直径(LV)。【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输血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RA、RV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LA、LV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RA、R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3/57),低于对照组的24.53%(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0,P=0.004<0.05)。【结论】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在治疗成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术后RA、RV,同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 邵明秀田丽李健美赵强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