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德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12篇树突
  • 9篇肝移植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6篇调节性
  • 6篇树突细胞
  • 6篇节性
  • 5篇心脏
  • 5篇心脏移植
  • 4篇调节性B细胞
  • 4篇术后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免疫耐受
  • 4篇PUVA
  • 3篇胆道
  • 3篇动脉
  • 3篇肾联合移植
  • 3篇手术

机构

  • 21篇解放军第30...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309...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剑桥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38篇郑德华
  • 29篇石炳毅
  • 22篇杜国盛
  • 18篇宋继勇
  • 15篇朱志东
  • 10篇魏玉香
  • 10篇蔡明
  • 9篇钱叶勇
  • 8篇邹一平
  • 8篇周林
  • 8篇封立魁
  • 7篇周文强
  • 5篇付晓倩
  • 5篇索龙龙
  • 4篇洪宝发
  • 4篇史迎昌
  • 4篇崔洪涛
  • 3篇窦立萍
  • 3篇肖漓
  • 3篇黎立

传媒

  • 8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器官移植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2014中国...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2012中国...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4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脏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单中心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 医院随访超过6 个月的488 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6 例移植术后诊断为新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特性、治疗及转归等.
宋继勇杜国盛索龙龙封立魁郑德华杨绍臻石炳毅
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及时机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肝肾联合移植以来,肾功能不全甚至肾功能衰竭已不再是肝脏移植的禁忌症。目的:探寻肝肾联合移植适应证及移植时机,以利合理应用稀缺的实体器官供体。方法:收集接受肝肾联合移植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其移植前状态与移植后移植肾及原肾恢复情况间的状态。结果与结论:入组15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均手术顺利,至今存活,随访1.5-8(3.6±1.2)年。入组患者中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行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2周后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移植前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4周的肝肾综合征患者,移植后2个月行肾图检查提示原肾功能恢复正常;另2例移植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超过6周的肝肾综合征患者,移植后行肾图提示原肾功能未恢复;伴有原发肾病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移植前24h尿蛋白>500mg、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或经穿刺活检证实肾小球硬化率>30%,肝肾联合移植后行肾图提示原肾逐渐失功。移植前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超过6周的肝肾综合征患者,需施行肝肾联合移植;移植前伴有原发肾病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如果24h尿蛋白>500mg、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或经活检证实肾小球硬化率>30%,需施行肝肾联合移植。
杜国盛石炳毅宋继勇朱志东郑德华崔洪涛
关键词:肝肾联合移植适应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尿蛋白穿刺活检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对皮肤移植小鼠产生高分泌IL-10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受者树突状细胞(DC)与体外光化学法(PUVA)处理的供者脾淋巴细胞共培养产生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对皮肤移植受者高分泌IL-10调节性B细胞及移植皮肤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C57BL/6为供者,BALB/...
魏玉香石炳毅郑德华
文献传递
调节性树突细胞对皮肤移植小鼠IL-10+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吞噬了供者凋亡淋巴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对皮肤移植受体小鼠外周血IL-10+CD19+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作为受者,BALB/c小鼠为供者,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经小鼠重组白细胞介素4(IL-4)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共同诱导,制备并培养imDC。分离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SP),经光化学照射方法(PUVA)处理,得到供者小鼠脾淋巴细胞(PUVA-SP)。在体外将PUVA-SP与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同培养,得到PUVA-SP DCs。根据受体小鼠术前接受的静脉输注成分将其随机分为4组(n=14):PUVA-SP DC组、imDC组、成熟树突细胞(maDC)组和PBS对照组。于手术前7d分别从尾静脉注入1×l06个(0.2ml)PUVA-SP DC、imDC、maDC或0.2ml PBS。于移植术后观察受体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外周血IL-10+CD19+Breg比例及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移植术后,受体小鼠外周血IL-10+CD19+Breg细胞占CD19+B细胞的比例在PUVA-SP DC组为7.48%,明显高于imDC组(4.12%)、maDC组(3.01%)和PBS对照组(2.37%)。PUVA-SP DC组小鼠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为58.2±0.9ng/ml,与maDC组(20.1±1.6ng/ml)、imDC组(26.2±1.3ng/ml)及PBS对照组(19.0±0.6ng/ml)比较显著升高(P<0.01)。PUVA-SP D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62.3±2.6d,显著长于maDC组(20.7±1.9d)、imDC组(12.1±1.0d)和PBS对照组(11.0±1.3d,P<0.01)。结论移植术前输注PUVA-SP DCs可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增加受者体内IL-10的表达水平,诱导产生较多分泌IL-10的调节性B细胞。
魏玉香周文强肖漓郑德华齐帜蔡明钱叶勇于涛廖珂石炳毅
关键词:树突细胞皮肤移植调节性B细胞
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不同单一器官移植后调动机体免疫反应的力度各不相同,故其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种类及剂量有所差异,多器官联合移植工作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则更为复杂,是移植工作者需要逐步总结的经验之一。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合理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方法:选择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2-04/2009-07肝肾联合移植患者10例,以单独肝移植及肾移植患者为对照。3组患者术后早期抗排斥治疗均采用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同时应用巴利昔单抗诱导疗法。肝肾联合移植组和肝移植组患者术中给予甲基泼尼松龙500mg冲击,术后第1天激素用量为160mg,分2次给药,此后每日递减40mg,术后第5天改为20mg泼尼松口服,术后2个月停用激素,术后6个月停用霉酚酸酯,仅应用他克莫司抗排斥治疗;肾移植组术中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00mg冲击,术后前3d应用甲基泼尼松龙500mg,此后每日50mg泼尼松口服,逐渐递减至每日10mg长期维持,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结果与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及术后6个月他克莫司用量同肝移植患者相近(P>0.05),但低于肾移植患者(P<0.05,P<0.01);肝肾联合移植和肝移植患者激素和霉酚酸酯用量亦明显低于肾移植患者,并且均在半年内停用激素和霉酚酸酯,肾移植患者需长期应用。3组病例1年后维持用药逐渐体现出个体差异现象。肝肾联合移植组均未出现远期肝功能异常,同时低剂量抗排斥药物对患者免疫系统影响较小,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明显减低。说明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早期的应用参考单肝移植患者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激素和霉酚酸酯可在6个月内停药,他克莫司用量可低于单肾脏移植患者。
宋继勇石炳毅杜国盛朱志东郑德华邹一平
关键词:肝移植肾移植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
15例肝肾联合移植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combined liver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CLKT)的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方法对我院15例CLKT患者原发病的分析及肝肾功能评估,总结肝肾联合移植的患者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应用方案。结果 15例全部存活,随访时间1.5-8(3.6±1.2)年。其中1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经床旁RRT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1例术前RRT 4周,术后2个月肾图显示原肾脏功能恢复。免疫抑制剂为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激素三联方案,肝肾联合移植应用激素和霉酚酸酯的时间与单肝脏移植相同,明显短于单肾脏移植,他克莫司在术后早期及术后6个月的用量与单肝脏移植患者相似,均明显低于肾脏移植患者(P<0.05和P<0.01),其排斥反应发生率与单肝脏移植和单肾脏移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肾综合征患者术前RRT时间>6周,需施行肝肾联合移植;术前患肝功能衰竭并伴有原发肾脏疾病患者,如果蛋白尿>500mg/d、GFR<30ml/min或活检证实肾小球硬化>30%,需实施肝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参考单纯肝脏移植方法即可达到满意疗效,激素和霉酚酸酯可在6个月停,他克莫司用量可低于单肾脏移植。
杜国盛石炳毅郑德华朱志东宋继勇崔洪涛
关键词: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适应证免疫抑制剂
肝移植过程中胆道相关手术技巧与胆道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既往文献主要探讨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而较少文献报道如何改进具体手术技巧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目的:探讨肝脏移植过程中胆道相关手术技巧对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医院收治的475例患者肝移植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关手术技术变化之间的关系,归纳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具体措施。结果与结论:475例肝移植患者肝移植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36例(7.6%),包括胆管非吻合口狭窄(n=19,4.0%)、胆管吻合口狭窄(n=7,1.5%)、移植后胆瘘(n=3,0.6%)、胆总管迂曲(n=3,0.6%)、胆总管结石残留(n=1,0.2%)、远期胆总管结石(n=3,0.6%)。统计结果显示胆道吻合方式对非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临床显示留置"T"形管组造成胆管狭窄的可能性小于其他两组,但统计学显示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肠系膜上静脉插管取肝和取肝时即进行胆道灌注可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3和P=0.018,OR=0.26和OR=0.28),取肝时即对胆道进行灌注可明显降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发生率(P=0.001,OR=0.09)。同时,修肝时尽量减少供、受者胆道血供的丢失、于肝脏膈面垫高肝脏进行胆道吻合等手术技巧均可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宋继勇杜国盛朱志东郑德华封立魁周林石炳毅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重建胆道并发症
吞噬PUVA处理的同种异基因细胞的树突细胞对抗原特异性CD4^+ CD25^+ Foxp3^+调节T细胞的体外诱导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吞噬体外光化学法(PUVA)处理的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的树突细胞(DC)对抗原特异性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诱导作用。方法分离LEW大鼠骨髓细胞,经大鼠重组IL-4和GM-CSF共同诱导培养制备骨髓来源的LEW大鼠DC。分离DA大鼠脾淋巴细胞(SP),制备经PUVA处理的DA大鼠脾淋巴细胞(PUVA-SP)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在体外将DA大鼠的PUVA-SP或SP与LEW大鼠骨髓来源的DC共同培养,得到PUVA-SPDC和SPDC,以Luminex液相芯片法检测PUVA-SPDC和SPDC培养上清中IL-10、IL-12的含量。以CFSE标记PUVA-SP,流式细胞仪检测LEW大鼠DC对DA大鼠PUVA-SP的摄取情况。将LEW大鼠CD4+25-T细胞与PUVA-SPDC或SPDC混合培养5d,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形成的CD4+ CD25+ Foxp3+ T细胞,同时分离培养体系中的CD4+ CD25+ T细胞,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PUVA-SPDC诱生的CD4+ CD25+ T细胞对LEW大鼠CD4+ CD25- T细胞(效应性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DA大鼠脾淋巴细胞经PUVA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为81.93%。LEW大鼠DC可有效摄取PUVA-SP,吞噬率达70.72%。SPDC培养上清中IL-12和IL-10浓度分别为700±18、39±3pg/ml;与SPDC相比,PUVA-SPDC培养上清中的IL-12水平(148±9pg/ml)明显降低(P<0.01),而IL-10水平(75±4pg/ml)则明显增加(P<0.01)。与PUVA-SPDC混合培养后,LEW大鼠CD4+T细胞中CD4+ CD25+ T细胞的比例为15.4%,其中Foxp3阳性率为44.1%;而与SPDC混合培养后LEW大鼠CD4+T细胞中CD4+ CD25+ T细胞的比例只有6.5%,其中Foxp3阳性率仅为8.2%。PUVA-SPDC诱生的CD4+ CD25+ T细胞对体外增殖反应有明显的抗原特异性抑制作用。结论PUVA-SPDC在体外能够有效诱生抗原特异性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
郑德华陆宏石炳毅杜国盛邹一平魏玉香窦立萍史迎昌黎力洪宝发
关键词:树突细胞PUVA疗法转录因子FOXP3
成人肝移植后的上消化道出血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移植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可达8.9%,国内报道为5%左右。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处理及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6例,均发生在移植后2个月内,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出血8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胆道出血4例,死亡4例。出血诱因为急性排斥反应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严重感染、胆瘘,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经皮肝穿胆管引流,肝穿活检等。8例经内科治疗后止血成功,3例介入治疗止血成功,1例开腹手术止血成功。说明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胆道出血次之;一经明确诊断应立即给予合理的治疗,并应根据患者移植前情况给予积极的预防措施。
朱志东杜国盛石炳毅宋继勇郑德华崔洪涛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原位肝移植消化性溃疡肝动脉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
负向免疫调节树突细胞对心脏移植大鼠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受体树突细胞(DC)与体外光化学法(PUVA)处理的供体脾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对心脏移植受体Th1/Th2类细胞因子及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以DA大鼠为供体,LEW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离正常的供体脾淋巴细胞(SP),制备经PUVA处理的供体脾淋巴细胞(PUVA-SP)。在体外将PUVA-SP或SP与受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DC共同培养,检测上述处理对受体DC分泌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按受体术前1周静脉输注的细胞成分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7),单纯输注PBS;SPDC组(n=8),输注负载供体SP的受体大鼠DC;PUVA-SPDC组(n=8),输注负载PUVA处理的供体SP的受体大鼠DC。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移植术后6d检测受体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细胞因子(IL-10),并取移植心脏标本作切片检查,确定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结果受体DC与供体PUVA-SP共培养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IFN-γ的水平分别为75.3±3.7、24.3±1.2ng/ml,明显高于同供体SP共培养后的受体DC(分别为39.0±3.1ng/ml、12.1±0.5ng/ml,P<0.01)。心脏移植术后,PUVA-SPDC组受体大鼠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2和INF-γ的浓度分别为199.3±8.4、9.0±1.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5.0±3.2、61.0±3.2ng/ml,P<0.01)及SPDC组(分别为559.3±35.3、69.0±2.3ng/ml,P<0.01),而其Th2细胞因子IL-10水平(58.2±0.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6ng/ml,P<0.01)及SPDC组(20.1±1.6ng/ml,P<0.01)。PUVA-SPDC组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则低于SPDC组。与对照组(6.7±0.3d)比较,PUVA-SPD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27.3±1.3d)显著延长(P<0.01),而SPD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短于对照组(5.5±0.3d,P<0.05)。结论PUVA-SPDC具有负向免疫调节特性,能够在移植物受体体内诱导Th2免疫偏移,下调移植物排斥反应。
郑德华石炳毅邹一平蔡明钱叶勇史迎昌黎立洪宝发窦立萍
关键词:树突细胞心脏移植免疫偏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