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苗
- 作品数:23 被引量:2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复合修复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评价
-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集成多种修复技术,才能保持长效机制.文章中介绍了复合修复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列举了当前涉及黑臭水体治理的常见复合修复技术;根据处理效果的不同提出了这些复合修复技术...
- 华珊珊郑春苗
- 关键词:黑臭水体环境保护
- 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情境下中国陆地水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 本文利用GLDAS全球陆面过程模型模拟了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情境下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影响陆地水储量分布的气象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由三种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出的全国区域内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呈现出了良好的一致性,显示了其...
- 华珊珊郑春苗
- 关键词:水储量变化城市化气候变化
-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与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37
- 2013年
- 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精确计算二者的交换量始终是个挑战,而新兴的温度示踪方法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独特优势。重点介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方法原理、应用及相关模拟的研究进展。温度示踪方法的数据获取成本低且温度适宜密集与连续监测,可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过程进行精细刻画;在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水-热耦合模拟时,温度数据可用于进一步校正模型,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以提高交换量的计算精度。监测河水温度和河床沉积物内的水温,运用温度示踪方法研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将水流及热运移数值模型相耦合,利用多源数据进行模型校正,可精细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量、相互作用带内的水流途径、流速及其变化趋势和控制因素,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新的模型与方法。
- 马瑞董启明孙自永郑春苗
- 离心实验在污染物迁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离心实验模拟以其可以获得与原型一致的应力水平并且能够大大缩短原型历时而被应用于污染物迁移实验研究。在离心相似理论及离心实验模拟的相似基础上,重点回顾了离心机在饱和带水分、非饱和带水分、保守性溶质、NAPLs、重金属、核素迁移以及污染场地修复方面的实验应用。最后讨论了离心模拟中土壤预制和加速度选择的问题,并简单介绍了离心监测方法。可以得出结论:离心机能够成功用于各类物质迁移的实验研究中,离心实验模拟能够为理论和数值等分析方法快速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但离心实验的理论基础和监测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也应积极开展更接近实际情况下的离心实验模拟研究。
- 喻立珊曹国亮许模刘杰郑春苗
- 关键词:离心机污染物迁移水分运动污染场地修复
- 黑河流域中游灌区灌溉引水量与引水结构的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基于1986-2009年张掖市灌溉引水统计资料,对黑河中游各灌区逐年灌溉引水总量和引水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在灌溉引水总量方面,黑河灌区有明显下降趋势,梨园河灌区呈现轻微上升趋势,而沿山灌区的引水总量与降水量的丰枯变化密切相关。2)黑河、梨园河与沿山灌区不同水平年的灌溉引水强度(m3/亩)在2000年后均有所下降,年均下降幅度分别为20.9%,32.6%,8.3%。3)就灌溉引水结构而言,黑河灌区受分水制度的影响最大,2000年后地下水年均引水比例上升了15%;梨园河灌区的地下水引水比例轻微上升;沿山灌区则基本无变化。
- 李希张爱静姚莹莹郑春苗
- 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模拟与管理
- 系统动力学方法(SD)是结构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统一。基于系统论,吸收了控制论、信息论的精髓,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向学科,十分适用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本文论述了SD在水文科学与工程的应用,并结合新...
- 郑春苗
-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系统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放射性废物处置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1年
-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处置场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并应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来构建场地的选址及评价体系;核素运移试验应注重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相结合,以保证所得结果和参数的可靠性;核素运移模型研究经历了由对流-弥散模型→Kd模型→多组分反应性模型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处理非均质介质和非均质反应、矿物溶解-沉淀与水动力行为的相互影响以及稳定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还亟待提高。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与研究较为滞后,需在处置场选址规范体系、核素运移试验以及模拟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提高。
- 易树平马海毅郑春苗
-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处置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 基于温度信息的地表-地下水交互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4年
- 地表水和地下水在质和量上的交互规律已经成为水文学及水文地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温度差异,加之温度测量相对简单易行,因此温度信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机制的研究中。不同的温度测量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点式测温和分布式测温技术相对简易可靠,适用于小尺度的温度测量,而航空和航天遥感测温技术适用于大尺度的温度测量,测量成本也相对较高。温度信息既可以定性刻画地表水和地下水交互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也可定量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强度,还可以结合水位、流量等传统水文观测数据,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校正提供独立于模型的校正信息。温度测量技术的改进和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理论的发展是未来研究的难点、重点。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研究的深入和耦合模型仿真能力的提高,温度信息将成为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研究中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
- 刘传琨胡玥刘杰姚莹莹王赛郑春苗
- 关键词:温度
- 复合修复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评价
-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集成多种修复技术,才能保持长效机制。文章中介绍了复合修复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列举了当前涉及黑臭水体治理的常见复合修复技术;根据处理效果的不同提出了这些复合修复技术...
- 华珊珊郑春苗
- 关键词:黑臭水体水体治理
- 文献传递
- 黑河流域河道径流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文章概述了西北内陆干旱区黑河流域地下水系统的构成及第四纪含水层分布,在系统收集整理1986~2009年间黑河流域河道径流、地下水位、灌溉引水资料及补充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径流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根据高程梯度、地貌类型和径流对平原地下水系统的补给作用,流域地下水动态类型可分为3个典型区:1)山前潜水含水层强入渗补给区,河道过水量控制着年地下水位变幅;2)冲积扇边缘细土平原承压含水层区,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地表-地下水复杂交互过程使地下水位多年变化呈动态平衡状态;3)下游荒漠平原入渗生态补给区,政策性分水计划强烈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地表-地下水交互过程强烈影响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平衡,且在不同区域呈现的时间尺度不同.中游绿洲农业区的人类活动通过政策性的水量再分配及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影响地下水的循环路径及补径排条件.通过建立地表-地下水-生态水文过程耦合模型是量化动态水循环过程、合理管理地表-地下水资源的迫切需求,是未来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方向.
- 姚莹莹刘杰张爱静李希田勇郑春苗
-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