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珂

作品数:31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肿瘤
  • 10篇免疫
  • 10篇病理
  • 9篇细胞
  • 7篇胃癌
  • 7篇临床病理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状
  • 6篇甲状腺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蛋白
  • 4篇乳头状癌
  • 4篇组织芯片
  • 4篇腺癌
  • 4篇甲状腺乳头状...
  • 3篇荧光
  • 3篇预后
  • 3篇胃癌侵袭

机构

  • 31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宁德市...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郑珂
  • 21篇张声
  • 10篇陈余朋
  • 10篇陈虹
  • 9篇王行富
  • 9篇陈林莺
  • 6篇张真真
  • 4篇唐坚清
  • 4篇李国平
  • 3篇陈祥锦
  • 3篇陈玲
  • 3篇张惠灏
  • 3篇任彩虹
  • 3篇朱有志
  • 2篇孔令君
  • 2篇林伟
  • 2篇吴坤琳
  • 1篇崔文霞
  • 1篇熊中堂
  • 1篇彭卫华

传媒

  • 10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并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4例PTC患者的癌组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V600E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PTC肿瘤组织中,86.6%(142/164)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80.5%(132/164)存在BRAFV600E蛋白表达,90.1%(130/143)的BRAFV600E基因突变患者中检测到BRAFV600E蛋白表达;其中,78.7%(129/164)的患者同时检测到BRAFV600E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同时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的患者,具有较大的肿瘤病灶,更容易出现多病灶,更容易包膜侵犯,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及更晚的TNM分期(P=0.006、0.022)。结论PTC中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并存的患者具有更大肿瘤病灶,更易甲状腺包膜侵犯,更高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及更晚的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点。
崔文霞朱有志郑珂任彩虹张惠灏陈玲林伟郭弘堃陈祥锦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
NTRK重排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NTRK重排甲状腺乳头状癌(NTRK-rearranged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NRPTC)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1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Optiview法检测pan-TRK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an-TRK阳性者的NTRK基因重排情况,获得7例NRPTC,回顾性分析7例NRPTC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7例NRPTC中,男女比为3∶4,平均34.29岁。肿瘤最大径0.8~3.5 cm。7例NRPTC均呈多结节样生长,由滤泡、实性、伴或不伴乳头混杂生长,其中5例以滤泡为主,1例乳头为主,1例实性为主。7例中6例可见肾小球样结构,2例乳头水肿和(或)胶原变性;7例胞质均淡染,2例可见乳头核极性反转。4例可见脉管内癌栓,5例侵犯甲状腺外组织。肿瘤背景甲状腺大部分呈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改变,其余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无明显异常。7例NTRK重排阳性者pan-TRK免疫组化均为2+或3+,且BRAF V600E均未突变。荧光定量PCR示:6例为NTRK3重排,1例为NTRK1重排。7例NRPTC随访7~33个月,有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肺转移。结论NRPTC临床表现具有侵袭性,淋巴结转移率高,部分病例可发生远处转移。镜下大多呈浸润性、多结节状生长,以滤泡结构为主,胞质常淡染。常伴甲状腺内外淋巴管、血管播散。pan-TRK免疫组化结合BRAF V600E突变检测可以作为NRPTC的初筛方法。
张丽任彩虹陈余朋张声郑珂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特征
HBsAg、HBcAg的免疫荧光检测在HBV-GN诊断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脏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以50例HBV-GN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随机选择20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NHBV-GN)患者作为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穿刺活检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结果HBV-GN患者肾组织中可检测HBsAg、HBcAg阳性颗粒,阳性率分别70%(35/50),24%(12/50);20例(NHBV-GN)患者肾脏组织HBsAg、HBcAg均未检出。与HBV-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HBcAg免疫荧光标记是诊断HBV-GN的重要指标,HBV在肾组织内存在感染及复制,其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陈余朋陈虹王行富张声彭卫华郑珂
关键词:HBSAGHBCAG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免疫荧光
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新柏玻片扫描分析影像系统(TIS)辅助阅片系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宫颈液基涂片60147例人工阅片和52873例TIS阅片平均时间、上皮病变的检出率及细胞学和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相较于人工阅片,TIS平均阅片速度提高90%。鳞状上皮病变总检出率及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检出率提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检出率差异不显著。ASC/SIL比值下降。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学和组织学符合率高。结论 TIS作为一种新的辅助阅片系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鳞状上皮病变有较高检出率。对腺细胞病变的检测,有待探讨。
郑珂张声唐坚清
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1例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thyroid-likefollicular carcinoma of the kidney,TLFCK)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TLFCK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及免疫表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6岁,反复全程肉眼血尿4年余。术中切除肿物16 cm×7 cm×6 cm大小,该肿瘤累犯肾实质及肾盂,累及肾被膜与肾周脂肪。镜检:肿瘤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样结构构成,另见坏死、乳头状结构区域、实性区等。免疫表型:CKpan、vimentin、EMA、NSE等呈弥漫性强阳性,TG、TTF-1、WT1、CD117、AM-ACR等均呈阴性。结论 TLFCK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肾脏肿瘤类型,应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
唐坚清张声陈林莺郑珂陈余鹏
关键词:肾肿瘤免疫表型
一种免疫组化实验玻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免疫组化实验玻片装置,属于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拿取板,所述拿取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附着有标签纸,所述拿取板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拿取板的另一侧固定有对比板,所述对比板靠近拿取板的一侧...
郑珂李国平陈秋玲
涎腺导管内癌3例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内癌(intraductal carcinoma,I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涎腺IDC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蛋白表达,应用ARMS qPCR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FISH技术检测RET基因的分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2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43~61岁;2例发生于颌下腺,1例发生于腮腺,均表现为无痛肿块。镜下见肿瘤细胞在导管内或囊内生长,细胞巢周围可见肌上皮围绕,肿瘤细胞可为低级别或高级别,其中1例伴微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1例闰管型IDC的肿瘤上皮细胞表达S-100和Mammoglobin,2例顶浆分泌型IDC的肿瘤上皮细胞表达AR、GCDFP-15及BRAF VE1;肌上皮细胞表达p63、SMA、Calponin。2例顶浆分泌型IDC均行ARMS qPCR检测,1例发现BRAF V600E突变。FISH检测结果显示3例RET基因分离检测均阴性。3例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IDC属于罕见的惰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及良好的预后。BRAF基因突变可能是IDC的分子表型之一,有望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王丽梅郑珂陈芸周素娟
关键词:涎腺肿瘤导管内癌
阴道透明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阴道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认识。方法对1例阴道透明细胞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阴道透明细胞腺癌是女性阴道的少见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结论应与阴道腺病、转移性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及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等鉴别。
唐坚清陈圣陈林莺郑珂陈余鹏
关键词:阴道透明细胞腺癌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内皮细胞的异质性被引量:4
2007年
内皮细胞是一衬覆于血管腔内表面的异质性群体。不同种属、不同管径、不同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在结构、功能、表面分子等方面表型各异。内皮细胞的异质性随时空而变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基因修饰的内在因素和/或细胞外微环境诱导的外在因素相关。
郑珂张声
关键词: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微环境
CLDN18表达在胃癌进展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CLDN18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胃癌claudin-18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癌CLDN18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claudin-18表达显著降低,并与组织学类型和浸润相关,肠型胃癌和浸润在肌层以内者其黏膜层claudin-18的下调表达率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或浸润程度超过肌层者。从黏膜层进展至侵袭前缘区,claudin-18的下调表达率逐渐升高,黏膜层claudin-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侵袭前沿区。进展期胃癌黏膜层癌组织claudin-18表达未下调者34例进展至侵袭前沿区28例转变为表达下调,其中弥漫型胃癌、浸润程度超过肌层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以及非贲门胃癌者发生率均高于肠型胃癌、浸润程度在肌层内者、无淋巴结转移者以及贲门胃癌者。52例胃癌黏膜层胃癌组织CLDN18 mRNA表达下调者20例,其相对表达量与浸润程度及肿瘤大小有关。结论:胃癌的进展中claudin-18表达降低,组织学类型的维持与其密切相关。
王行富张声郑珂陈虹陈林莺陈余朋
关键词:胃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