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世轩

作品数:39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文学
  • 9篇陶渊明
  • 8篇审美
  • 5篇代文
  • 5篇文论
  • 5篇文艺
  • 5篇古代文论
  • 4篇文化
  • 4篇文学批评
  • 3篇中国古代文论
  • 3篇思想史
  • 3篇趣味
  • 3篇文化建构
  • 3篇文学理论
  • 3篇消费社会
  • 2篇代人
  • 2篇道德
  • 2篇学理
  • 2篇艺术
  • 2篇审美意义

机构

  • 31篇阜阳师范学院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9篇郭世轩

传媒

  • 10篇阜阳师范学院...
  • 3篇琼州学院学报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合肥师范学院...
  • 2篇文化与诗学
  • 2篇中外文论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思想战线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东方丛刊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海南热带海洋...
  • 1篇华中学术
  • 1篇中国文学理论...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话精神: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正能量与助推剂被引量:1
2018年
尽管中西文学理论资源的落差在降低,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尚处于低迷期和瓶颈期。如何进行理论创新,开辟文学理论研究新领域,创造出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研究成果,值得每一位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深思。对话是大势所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始终离不开对话精神的发扬。
郭世轩
关键词:文学理论建设
诗的泄愤抒怨与情感融合——兼评嵇康和陶渊明的“诫子”诗文
2017年
"诗可以怨"成为孔子之后诗歌自觉的审美情感追求和本体存在依据。"兴观群怨"成为诗歌诸种功能最为形象的表述,但"怨"却凸显为诗歌最基本的价值功能之一。"兴"为读者进入诗歌氛围的首要条件,使读者可以感受、观察、了解世界,形成社会共识,建构起和谐相处的公共空间。尤为重要的是达成心理情感的共鸣与互认,进而实现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至乐"局面。陶渊明和嵇康的诗歌都很精彩地实现了这一审美价值。两位异代诗人在对亲子的谆谆告诫中达成了某种共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因缘和心灵契机。
郭世轩
关键词:情感融合陶渊明
论朱光潜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倾向
作为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是涵博而丰赡的,其20卷著译为我们的学习与研究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资源。作为兼职的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又是"异乎寻常"和富于特色的。总体看,他的批评侧重于理论探讨的多,而对具体作家作品...
郭世轩
文献传递
论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近代以来,随着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国家尊严和民族志气大受打击,志士仁人救亡图存的同时,却把国家落后挨打的债务算在了中国传统文化身上,一种深深的凡事不如西方的民族文化自卑感、挫败感弥漫在现当代的国人心中,在知识分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受此株连,中国古代文论也在劫难逃。20世纪一路向西的结果直接造成了现代文论极度失衡的困局。如果我们认真反思与探讨,就会发现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郭世轩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审美意义
传统文艺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呈现被引量:2
2007年
消费社会影响着传统文艺经典的生存与呈现,在对其进行正面"利用"与呈现的同时,也在进行片面的"改写"与歪曲。传统文艺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呈现具体表现为:原汁原味地呈现,创造性的转化,借经典之名行篡改之实。正确的对待传统文艺经典的态度应该是充满敬畏,在大力弘扬与传播的同时,也要谨慎"创化",提防借经典之名行欺世盗名之实的不良行为。
郭世轩
关键词:消费社会
人民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文化建构被引量:5
2016年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就是要进行人民性的文化建构,具体表征为文学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其价值诉求是掌握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人民性不仅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有关,而且还与"五四"之后的文学创作实践、文艺思潮等密切相关。结合当时严酷的抗日局势,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必要前提,人民性主要表现为全面占领无产阶级文化阵地,确保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绝对地位。直至新世纪,人民性进行新的调整与扩容,表现出更大的弹性与张力。
郭世轩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性文化领导权
标新立异 旷世逸响——桓谭文艺思想综论被引量:1
2011年
桓谭是一个被当今学界重视不够的思想家,其文艺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他的《新论》在作家论、艺术论和接受论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深刻的见解,值得我们去发掘。发掘桓谭的文艺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郭世轩
关键词:桓谭文艺思想作家论接受论
曹丕《典论·论文》之理论贡献及其互文性探究
2012年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署名的批评论文,曹丕的《典论·论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即作家论和批评论、文体论、文气说和文学价值观。若就文本意义指向与材料来源等方面具体考察,曹丕的《典论·论文》的形成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与前辈作家、理论家构成一种明确的互文关系。
郭世轩
关键词:《典论·论文》互文关系
苏轼的岭南贬谪生活与《和陶诗》的境界被引量:6
2016年
考诸苏轼《和陶诗》的创作过程,不难发现,苏轼被贬谪到岭南的惠州、儋州之后,《和陶诗》才开始大量出现。这充分说明了艰苦卓绝的岭南贬谪生活经历不仅是《和陶诗》创作动机的触媒和人生境界的转变,而且也是其人生体验的极致和审美体验的升华,同时还是其宦海生涯的反思与总结。而这一视角却少有论者涉及到。因此,研究苏轼之岭南贬谪生活体验与《和陶诗》之境界的关系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郭世轩
关键词:和陶诗陶渊明审美境界
士人认同与时局变更——从思想史的视角论魏晋艺术精神的萌生
魏晋艺术精神或魏晋风度,是学界争论的热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鲁迅提出,其后一直是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由于标准、视角的不同,因而聚讼纷纭,至今难一。具体表现为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即“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又因为这二者标准...
郭世轩
关键词:思想史魏晋文学文学审美诗经古诗十九首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