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业新
-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亢患者血脂和总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血中血脂和总蛋白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56例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和总蛋白(TP)的含量。结果甲亢患者血脂、总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FT3、FT4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血脂和总蛋白明显降低,其变化可作为判断甲亢病情和疗效的指标之一。
- 郭业新吕冬梅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血脂总蛋白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格列齐特、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被引量:2
- 2007年
- 郭业新吕冬梅曹圣华王俊丽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银杏叶提取物二甲双胍治疗格列齐特微量白蛋白尿微血管并发症
- AMWH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将64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低分子量肝素+福辛普利)32例,对照组(福辛普利)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UAER均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TC、TG水平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TC、TG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经治疗后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平均动脉压(MAP)均无明显变化。认为低分子量肝素与福辛普利联合能有效地减少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 郭业新焦念会张国栋吕冬梅李淑珍王胜袁明良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低分子量肝素福辛普利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功能
- 糖尿病足的综合防治被引量:1
- 2008年
-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diabetes melitus,DM)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或)因缺血组织失去活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疼痛、溃疡、坏疽等病变的总称。1999年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它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DF的发病率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及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而有所增加。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预防、
- 郭业新
-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21
- 2009年
- 郭业新吕冬梅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微血管并发症DM病人糖尿病学分会终末期肾病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4年
- 郭业新吕冬梅尚美玲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格列本脲格列齐特
- 老年糖尿病误漏诊2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郭业新吕冬梅
- 关键词:误诊
- 强化教育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用随机单盲对照法 ,将 1 1 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一般的糖尿病教育后 ,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强化教育。对照组则仅进行一般的糖尿病教育。患者均于教育前、教育后 3个月末、6个月末调查糖尿病知识积分、每日摄取热量、每周主动运动治疗次数及血 (尿 )糖监测次数 ,检测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 ,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自控水平及糖、脂代谢改善情况 ,进行组内教育前后及同期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教育后 3个月末和 6个月末 ,自控能力明显提高 ,DKN、FBS、2hBS、HbA1c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观察组入组后 6个月时的口服降糖药用量较入组时减少。结论 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 ,能增强对糖尿病的认识 ,更有效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控水平 ,改善糖代谢状况。
- 郭业新焦念会汪亚琼
- 关键词:糖尿病教育
- 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54例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5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治疗30 d后的有效率。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显著提高疗效。
- 郭业新吕冬梅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综合疗法疗效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在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的差异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3月29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6例尿路感染无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糖尿病尿路感染无临床症状占51.72%;观察组分离出病原菌37株,排前3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分别占54.05%、13.51%、10.81%,对照组分离出病原菌49株,排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8.98%、18.37%、12.24%;观察组患者检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米诺、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15.00%;对照组检出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16.67%。结论糖尿病尿路感染无症状性菌尿较常见,住院时间长、治愈率低,临床上要重视对尿液的培养,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 郭业新赵红强张凤梅
- 关键词:糖尿病非糖尿病尿路感染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