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璐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学
  • 2篇知识
  • 2篇诗经
  • 2篇文化
  • 2篇景观
  • 2篇《政治学》
  • 2篇《周礼》
  • 2篇城市规划
  • 1篇大雅
  • 1篇大运河
  • 1篇地理
  • 1篇都市主义
  • 1篇多德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探索
  • 1篇亚里士多德
  • 1篇遗产
  • 1篇遗产价值

机构

  • 20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清华同衡...

作者

  • 20篇郭璐
  • 5篇武廷海
  • 1篇周文生
  • 1篇顾朝林
  • 1篇刘宛
  • 1篇黄鹤

传媒

  • 7篇城市规划
  • 4篇城市与区域规...
  • 3篇人类居住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古代文明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建筑史
  • 1篇2011全国...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辨方正位 体国经野——《周礼》所见中国古代空间规划体系与技术方法被引量:12
2017年
《周礼》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记录国家政权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的专书,其中包含大一统制度形成过程中对空间规划体系的理想建构,影响后世两千余年。"辨方正位"与"体国经野"是《周礼》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本文从中国古代空间规划体系与技术方法的视角,系统分析六官史料,梳理《周礼》文本所载"地法"与"形体之法",并以相关先秦文献、金文材料等为辅证,揭示"辨方正位"与"体国经野"的内涵与价值,即以地法"辨方正位",奠定规划基础、建构空间框架,进而以形体之法"体国经野",塑造空间形态,形成天下尺度的空间秩序;职官体系依附其上发挥效力,最终实现对广阔地域的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
郭璐武廷海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基于清华规划团队全程参与双评价研究攻关与技术指南编制的工作实践,对国土空间规划中双评价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保护空间与文化保护重要性评价、新型地理计算模式在双评价中的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总结。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出市县层面双评价、陆海空间双评价的统筹衔接融合以及双评价的差异化要求和引导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武廷海周文生卢庆强霍晓卫刘宛黄鹤余婷张能王学荣郭璐叶亚乐
秦都咸阳规划设计与营建研究评述被引量:1
2013年
咸阳作为秦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秦都咸阳营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文献的研究,虽历史悠久,但因历史文献限制,较为零散、单薄,并有较多争议;考古学界的研究,基于文献与考古成果之互证,初步勾勒出秦都咸阳的可能图景,但因为考古发现的偶然性、局部性以及历史遗存本身遭受的严重破坏,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其他领域,如建筑与规划史、历史地理等,多借重考古学界的研究成果。未来的研究有待于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
郭璐
关键词:营建
基于活动分析的唐长安地区空间界定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包括城市与其周边地区在内的整个区域的研究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而“区域”的界定因研究目的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标准与方法。在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研究视角下,区域是以人为中心构建的生活场所,可通过以活动分析为主要手段的案例研究界定区域的空间范围。本文选择唐长安地区为典型案例,在对这一地区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皇室贵族、普通市民、官宦文人、僧尼道冠四类人口的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距离长安城60里的范围可认为是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唐长安地区的空间范围。人居环境是与人密切相关的生命体,而非纯粹的客体,本文是从人居环境视角对区域进行“理解”与“解释”的一次尝试。
郭璐
关键词:人居环境
《管子·乘马》国土规划和城邑规划思想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管子》是中国古代规划思想的重要源头,其中《乘马》篇是《管子》规划思想的纲领,目前尚缺乏对《乘马》规划思想的整体性研究。本文运用实证与建构相结合的文献研究方法对《乘马》国土规划和城邑规划思想进行研究。首先,从《乘马》文本研究入手,揭示其包含的规划思想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以《管子》其他篇章和相关先秦文献为辅证,从计实数、制乘马、立壤列、地邑相得与营城立邑四个方面,解析这一思想体系的具体内涵。最后,揭示《乘马》规划思想从地到邑、以地为基的特色。
郭璐
关键词:《管子》国土规划
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西方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9年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是西方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中叶后这一研究走向系统和深入,其主要领域包括:关注普遍特征的城市形态通史研究、进行多样化与跨学科探索的个案城市研究,以及从特定角度出发的城市形态形成机理研究。这些研究的比较性研究视野、现代科学方法和独特的文献选取途径对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但其研究立足点与材料获取范围的局限性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综合来说,全球史视野下的“在地”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郭璐
关键词:城市史
景观都市主义对中国地区转型发展的启示--以济宁为例
景观都市主义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学术思想,它以发展转型为目标,认为应从生态治理与景观塑造入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整体塑造人工与自然环境.济宁地区作为传统工业区,亟需转型.可借鉴景观都市主义思想,综合考虑城市与乡村发展,治...
郭璐
关键词:区域经济环境管理景观都市主义
文献传递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空间规划理想模式
2018年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之作,其中包含有一个系统的理想城邦的空间规划模式,是希腊古典时期空间规划思想的结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实证与建构相结合的历史研究方法,以对《政治学》文本的挖掘、归纳、提炼为基础,以其他相关的古希腊文献和考古成果为辅证,从城邦规划和邦城规划两个尺度分析《政治学》中的规划模式,并对规划的主导者与相关知识进行探讨。最终揭示亚里士多德空间规划模式的本质特征:空间规划的理想是建立在政治理想基础上的,空间规划是为政治制度的建构和实施服务的。
郭璐
关键词:《政治学》政治理想
基于辨方正位规划传统的秦咸阳轴线体系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秦都咸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制王朝的都城,其城市建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但是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的不足导致了研究中的天然局限,亟需通过研究视野与方法上的重构来探讨新的认知图景。本文尝试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对先秦秦汉时期规划传统的研究和相关历史文献的佐证,推断"辨方正位"为秦都咸阳重要的规划设计方法之一,进而以"立中"与"定向"为线索,重新认识和组织文献与考古资料,辨识咸阳以极庙与阿房宫为核心的轴线体系,以此为基础,勾画秦咸阳都城建制的基本面貌。最终,阐释咸阳轴线体系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与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郭璐
隋大兴城市规划的知识体系——以历史人物为线索的文献考察被引量:5
2019年
由于历史上专门性理论著作的缺乏和城市规划本身的复杂性,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知识的内容、结构与特色的认知尚较为模糊。本文通过以历史人物为线索的文献考察,以隋大兴为典型案例,以获得对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知识的基本认识。首先梳理大兴城市规划流程,明确战略决策与布局建设两个阶段中的参与主体;进而分析并验证参与主体的知识构成,包括:政治谋略、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占卜、空间布局的技艺、设计工艺、人力与物力管理的技术等;最终综合归纳,提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存在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工匠传统"与"王公传统"的双重属性,并与职官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
郭璐
关键词:城市规划知识体系历史人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