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颖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水保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DEM的马莲河流域数字地形分析被引量:20
- 2008年
- 研究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地形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实现手段。DEM水平分辨率作为重要的尺度参数,是确定地形参数和应用尺度的重要指标。选取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马莲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流域地形特征的提取与分析。研究提取流域的基本地形特征如坡度和坡向,提取流域水系,划分了小流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DEM水平分辨率对提取的地形特征及水文特征的影响,为马莲河流域的数字地形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郭超颖毕华兴陈涛杜林芳云雷任怡
-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形分析水平分辨率流域特征马莲河流域
- 基于DEM的马莲河流域数字地形分析
-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空间数据库的主要内容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数字地形分析是在DEM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可以为多个领域提供地形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实...
- 郭超颖
-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形分析马莲河流域
- 文献传递
- 树木蒸腾耗水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06年
- 在大量收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树木蒸腾耗水量测定方法:快速称重法、整树容器法、蒸渗仪法、空调室法、化学示踪法、热平衡法、气体交换测定法、光合系统测定仪法;计算方法:水文学法、气象法、波文比法、空气动力学法、窝动相关法、红外遥感法;蒸散耗水研究尺度:枝叶尺度、单木尺度、林分尺度、区域尺度;及尺度转换问题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的详尽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树木蒸腾耗水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 郭孟霞毕华兴刘鑫李俊郭超颖林靓靓
- 关键词:计算方法
- 有序聚类法在土壤水分垂直分层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07年
- 针对现阶段土壤水分动态研究中土壤水分垂直剖面分层方法所存在的数学理论依据不足的问题,应用有序聚类法中次序不变性的特点,以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吉县刺槐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个样地0.200cm土壤水分的定位观测,将土壤水分垂直剖面进行了分层.研究结果表明,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剖面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0—20cm)、土壤水分利用层(20~100cm)、土壤水分调节层(100cm以下).通过与现有的同类研究对比,有序聚类法分类结果与其他分类结果较为吻合,表明有序聚类法在严密的数学理论基础上,结合了土壤水分层次的有序性,是土壤水分分层研究的创新.
- 李俊毕华兴李笑吟郭孟霞刘鑫林靓靓郭超颖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动态刺槐
-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伦理学基础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从水土流失的"二元性"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二重性",认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符合传统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思想,人类要公平地生存与持续地发展在以水土资源为基础的生态环境中,就必须一方面对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破损生态系统进行补偿,维持和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受益者和付出者之间、水土流失的造成者和受损者之间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目的与意义,以维护水土资源生态系统、公平合理地承担水土流失防治义务、享有水土保持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生态服务,共同促进水土保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毕华兴郭超颖林靓靓
-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伦理学生态正义
- 晋西黄土区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水分分异规律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以山西省吉县蔡家川小流域典型梁峁坡面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共布设313个土壤水分监测点,用TDR测定土壤(0~30cm,30~60cm)水分,经克立格(kriging)插值得到了研究区土壤水分分布图,并与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的研究区域坡向、坡度、高程3个地形因子分布图叠加,生成土壤水分与地形因子相对应的数据库,用以分析坡面尺度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情况及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水分分异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影响的次序依次为坡向〉高程〉坡度。通过对坡向和坡度聚类分析得出:影响土壤水分分异的坡向可分为两类,即292.5°~360°(0°)~112.5°(阴坡),112.5°~292.5°(阳坡);影响土壤水分分异的坡度分为:5°~20°,20°~35°两类。依据坡度和坡向的分类结果,分别拟合土壤水分和地形因子的函数关系,求出不同坡度、坡向土壤水分的关系系数:若假定坡度为5°~20°、坡向为阴坡时,土壤水分关系系数为1,则坡度为5°~20°、坡向为时阳坡时土壤水分关系系数为0.99,坡度20°~35°、坡向为阴坡时土壤水分关系系数是0.82,坡度20°~35°、坡向为阳坡时土壤水分关系系数为0.8。
- 刘鑫毕华兴李笑吟李俊郭孟霞林靓靓郭超颖
- 关键词:地形因子土壤水分克立格插值聚类分析
- 晋西黄土区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选择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典型坡面,应用同一尺度(20m×20m)取样方法机械布设土壤水分监测点(313个),用TDR水分测定仪测定土壤水分(测定时间:2005年,分两个季节:4月和8月;土壤剖面分两个层次:0~30cm和30~60cm),基于kriging插值的方法生成了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图,并结合观测季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状况,研究土壤水分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4月份0~3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于30~6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高于30~60cm土层,而8月份0~3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明显高于30~6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高于30~60cm土层;4月、8月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基本相当,而底层土壤水分含量8月明显低于4月;8月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小于4月;4月份0~30cm、30~60cm土壤水分含量多集中于10w15%之间,而8月份0~30cm土多集中于10w15%之间,而30~60cm土壤水分均低于10%,生长初期土壤水分能支持植物生长的需要,而生长旺季植被的耗水明显增强,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明显增加。
- 刘鑫毕华兴李笑吟李俊郭孟霞林靓靓郭超颖
- 关键词:土壤水分变异函数克立格插值黄土区
- 植物篱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减流减沙效益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探讨植物篱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不同坡段的减流减沙效益,选取了35,45,55L/min放水流量,模拟0.3,0.4,0.5mm/min的雨强条件,对24°坡度的堆积体边坡进行模拟径流冲刷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篱可以很好地阻延坡面径流,且产流时间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呈线性递减趋势;对照坡面的平均产流量沿着水流方向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植物篱坡面呈相反趋势;根据产流产沙量在不同坡段上的对比情况可知,植物篱措施的合理配置应着重加强中间坡段的防治;55L/min流量下的累计减沙量显著大于另外两个流量的累计减沙量,累计减沙量与时间呈三次函数关系;时段产沙量随着时段产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幂函数关系;累计产沙量与累计径流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累计产沙量存在最大值,且二者的函数关系存在定义域。该研究可为工程堆积体坡面防治措施的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 袁普金张翔王万君郭超颖程复孔东莲高照良
- 关键词:植物篱放水冲刷
- 建立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准则被引量:4
- 2008年
-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准则制定得合理与否是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准则应根据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受伤害或退化的以水、土资源为主的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并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考虑到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生态补偿的基本准则,根据中国水土保持的具体实践,认为建立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必须遵循"公平性"的伦理域准则、"分类分区、因地制宜"的空间域准则、"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时间域准则、"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有机结合"的管理域准则以及"先试点、后推广"的实践域准则。
- 毕华兴林靓靓郭超颖
-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
- 论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被引量:6
- 2008年
- 水、土壤是生态系统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基础要素,水土流失的结果恰恰是水、土资源的破坏与损失,而水土保持能够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之上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在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不仅使得水土保持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而且还威胁着生态系统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对水土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认识,解决水土保持投入不足等问题,以促进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顺利开展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林靓靓肖伯萍毕华兴郭超颖云雷任怡
-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