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银燕

作品数:60 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肝炎
  • 16篇细胞
  • 15篇慢性
  • 14篇乙型
  • 14篇乙型肝炎
  • 12篇慢性乙型
  • 12篇慢性乙型肝炎
  • 12篇肝硬化
  • 10篇淋巴
  • 9篇淋巴细胞
  • 8篇亚群
  • 8篇外周
  • 8篇细胞亚群
  • 8篇淋巴细胞亚群
  • 7篇血清
  • 7篇外周血
  • 7篇核苷
  • 6篇肿瘤
  • 6篇肝癌
  • 5篇粒细胞

机构

  • 27篇东南大学
  • 22篇北京市海淀医...
  • 6篇南京市第二医...
  • 4篇解放军第81...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9篇郭银燕
  • 20篇丁巧云
  • 17篇俞海英
  • 15篇潘剑
  • 14篇曹兴国
  • 10篇张小玉
  • 9篇杨永峰
  • 8篇杨觉民
  • 6篇文剑
  • 6篇赵伟
  • 6篇张小玉
  • 4篇尚杰
  • 4篇曹兴国
  • 4篇俞海英
  • 3篇赵晓志
  • 3篇隋云华
  • 3篇袁春蓓
  • 3篇潘剑
  • 2篇徐静
  • 2篇王雷

传媒

  • 16篇肝脏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北京医学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江苏医药
  • 1篇首都医药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局解手术...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莫西林导致胆管缺失型药物性肝损伤1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女,53岁,工人,因“乏力、纳差、尿黄3月”于2017年5月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饭量减少至平日二分之一,无恶心、呕吐,无明显厌油腻,无腹痛、腹泻,无白陶土色大便。小便色黄如浓茶色,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无皮肤瘙痒。近20年,有因牙痛自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病史。当地查肝功能异常,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缓解,今复查肝功能再次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俞海英郭银燕杨永峰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性肝损伤缺失型肝功能异常胆管排尿困难
消化性溃疡病人心理卫生状况及生活事件调查被引量:11
1999年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身心疾病,但对消化性溃疡与生活事件的对照研究却结果不一。最近,叶瑞繁等[1]报告溃疡病人对负性事件体验较深。而Tomas等[2]认为溃疡病人与正常人的生活事件刺激量并无差别。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溃疡病人与正常人相比较,发生的生活事件数量...
李朝瑛郭银燕罗跃嘉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心理卫生病因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006年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600mg,胸腺肽10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使用12周后口服12周。对照组使用α干扰素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胸腺肽100mg,肌肉注射,每周2次,用24周。两组患者均为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者。HB-sAg、HBeAg、HBcAb阳性,HBVDNA≥10^5拷贝/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0U/L。结果治疗24周,苦参素组52例中39例(75.0%)ALT正常,干扰素组48例中38例(79.2%)ALT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HBeAg、HBVDNAM例(59.6%)转阴。干扰素组HBsAg转阴1例(2.1%),HBeAg27例转阴(56.2%),HBVDNA29例转阴,占60.4%。两组病原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随访12—24周,苦参素组31例近期治愈者18例(58.1%)复发,ALT升高,HBeAg和HBVDNA转阳。而干扰素组近期治愈的29例中10例(34.5%)ALT升高,HBeAg和HBVDNA转阳,X^2=1.09,P〉0.05。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论是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可以使用苦参素,但要延长疗程,和其他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可能有增加疗效的作用。
隋云华徐静郭银燕张馨李鑫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苦参素干扰素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诊断方法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诊断Hp感染的价值。方法电子检索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进行文献检索,再根据已发表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追溯进行手工检索。发表时间截止至2004年3月1日。按确定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Cochrane协作网诊断与筛查小组推荐的SROC曲线法,以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似然比等指标行Meta分析。结果19篇文献、3123例符合纳入标准。Hp粪便抗原诊断Hp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4%和93%。结论Hp粪便抗原诊断Hp感染简便、无创、准确度高。
郭银燕张澍田彭晓霞詹思延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抗原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临床类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和肝衰竭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收集近五年来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正常儿童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30例、肝衰竭患儿30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
郭银燕俞海英丁巧云潘剑曹兴国杨觉民张小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随访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人口特点的结肠息肉切除术后随访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8年12月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存在结肠息肉并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复查的3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首次电子结肠镜检查时的年龄、性别、病灶部位、息肉数目、息肉大小等临床特征,并观察电子结肠镜复查时是否发现新的息肉以及复查次数、复查间隔时间.结果结肠息肉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发生于远端结肠(51.85%),单发比例高(62.11%),以直径<1cm小息肉为主(86.04%).切除术后,以复查1~2次为主,占入选患者总数的95.15%;首次复查间隔≤12个月的患者最多,占入选患者总数的35.61%.复查次数与年龄、性别、息肉部位、息肉数目、息肉大小、复查是否发现息肉无明显相关性(P>0.05).复查间隔时间与年龄、性别、息肉部位、复查是否发现息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息肉数目、大小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结肠息肉患者复查次数多为1~2次.多发性结肠息肉以及息肉直径>1cm的患者首次复查间隔时间多在12个月以内.随着息肉数目的增多、息肉直径的增大,具有复查次数增多,首次复查间隔时间缩短的趋势.
王怀唐郭银燕
关键词:结肠息肉结肠镜检查随访
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B超检查的普及,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引起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在治疗上缺乏安全有效的措施。本文采用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治疗NAFLD6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丁巧云潘剑俞海英郭银燕张小玉曹兴国杨觉民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熊去氧胆酸隐源性肝硬化NAFLDB超检查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HBV-DNA载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经恩替卡韦治疗12和24周的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4+、CD8+细胞的绝对计数值并分析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水平和血清总胆红素(Tbi 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并与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慢乙肝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24周后分别为1091.6、992.3、651.2,较治疗前分别增长了46.2%、49.4%、53.9%;各组老年患者TBi L水平、HBV-DNA载量及ALT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血清ALT、TBi L水平及HBV-DNA载量水平与CD3+、CD4+、CD8+失衡存在一致性。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后,肝功能明显改善,HBV-DNA复制明显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细胞数CD3+、CD4+和CD8+进行性升高,T细胞亚群的比例呈逐渐改善趋势。
张小玉张红梅杨永峰王雷俞海英潘剑郭银燕丁巧云
关键词:恩替卡韦CD3+CD4+CD8+
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年51例随访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口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及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15年11月门诊及住院口服核苷类药物长达10年的患者,按初治单用拉米夫定者、阿德福韦酯者、恩替卡韦者分为3组,分析用药情况、耐药情况、HBV DNA阴转情况、e抗原转阴/转换、肝硬化进展等,分析10年来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情变化的情况。结果 (1)3组在耐药人数及人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单用拉米夫定组耐药人数及人次最多,初治单用阿德福韦酯组次之,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最少,反之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未发生耐药人数百分比最高;(2)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e抗原/抗体转换人数最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51例患者经B超、肝纤维化指标、血常规及FibroScan检查47例无肝硬化表现。结论基线时HBV DNA载量及e抗原滴度较高的患者大部分经历耐药换药的过程;长期服用核苷类药物可以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动,使慢性乙型肝炎不再发展至肝硬化。
俞海英丁巧云郭银燕张小玉潘剑曹兴国
关键词:核苷类药物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病情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服用核苷(酸)类似物(NAs)进行抗病毒治疗停药后的病情变化,分析停药复发的因素,探讨安全停药的时机.方法 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服用NAs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停药CHB患者85例,按照是否达到停药标准而停药分为按标准停药组(n=22)和未按标准停药组(n=6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停药2年后出现肝功能异常、HBV DNA阳转率及肝衰竭的情况与服药的疗程、停药时HBeAg血清学转换、HBsAg水平、服药时是否肝硬化的关系.结果 按标准停药的患者中,服药时间均>3年,仅1例发生HBV DNA阳转,同时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异常和发生肝衰竭情况.未按标准停药患者中,50例(79.4%)出现HBV DNA阳转,36例(57.1%)出现ALT异常,25例(39.7%)出现TBil异常,14例(22.2%)出现肝衰竭情况.按标准停药患者停药时HBsAg>1 000 IU/mL 19例, HBsAg≤1 000 IU/mL 3例,其中仅HBsAg>1 000 IU/mL患者1例(5.3%)出现HBV DNA阳转,ALT、TBil异常和肝衰竭情况.未按标准停药患者停药时HBsAg>1 000 IU/mL 52例,其中45例(86.5%)出现HBV DNA阳转,31例(59.6%)出现ALT异常,25例(48.1%)出现TBil异常,13例(25.0%)出现肝衰竭情况;HBsAg≤1 000 IU/mL 11例患者中,6例(54.5%)出现HBV DNA阳转,5例(45.4%)出现ALT异常,未出现TBil异常及肝衰竭情况.按标准停药患者停药时肝硬化患者5例,仅1例发生HBV DNA阳转、ALT、TBil异常且发生肝衰竭;非肝硬化患者17例中,均未出现异常情况.未按标准停药的患者,停药时肝硬化患者29例,均出现HBV DNA阳转,28例(96.6%)出现ALT异常,22例(75.8%)出现TBil异常,11例(37.9%)出现肝衰竭情况;非肝硬化患者34例中,21例(61.8%)出现HBV DNA阳转,8例(23.5%)出现ALT异常,3例(8.8%)出现TBil异常,2例(5.9%)出现肝衰竭情况.按标准停药患者中,12�
俞海英郭银燕丁巧云潘剑张小玉曹兴国杨永峰
关键词:抗病毒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