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亚娣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生理
  • 3篇电生理研究
  • 3篇神经传导
  • 3篇臂丛
  • 3篇臂丛神经
  • 2篇电生理学
  • 2篇电图
  • 2篇神经损伤
  • 2篇生理学
  • 2篇肱三头肌
  • 2篇肱三头肌长头
  • 2篇肌电
  • 2篇肌电图
  • 2篇臂丛神经损伤
  • 2篇长头
  • 1篇电生理分析
  • 1篇电生理观察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传导

机构

  • 7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7篇金亚娣
  • 4篇王丽华
  • 2篇李玉成
  • 2篇薛云皓
  • 2篇王树锋
  • 2篇栗鹏程
  • 2篇郑炜
  • 2篇李文军
  • 1篇陆庭仁
  • 1篇王娆
  • 1篇杨昀
  • 1篇杨亭
  • 1篇杨克非
  • 1篇杨昀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130例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金亚娣陆庭仁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电生理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骨间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肌电图诊断被引量:1
2006年
骨间掌侧神经(an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AIN)嵌压综合征是由于患者前臂屈肌群异常纤维带、血管或肌腱弓等嵌压该神经而引发的病症,由于该综合征早期症状不明显,故临床诊断困难;当患者肌肉发生麻痹后,其临床表现与屈拇长肌腱自发断裂等病症极为相似,常需鉴别诊断。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可通过检测异常自发电位、正中神经传导功能及AIN运动传导潜伏期(肘至旋前方肌),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现将我科门诊多年来经EMG确诊的15例AIN嵌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金亚娣王丽华
关键词:肌电图神经传导功能早期症状
上、中、下三干后股对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交叉支配的电生理研究
栗鹏程王树锋李玉成李文军金亚娣杨昀薛云皓郑炜
上中下三干后股对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交叉支配的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神经中找到指总伸肌支配神经的相对集中区,为神经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新术式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2月-2009年10月,17例臂丛神经撕脱伤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应用Keypoint型肌电图仪,术中分别对上、中、下三干后股进行电刺激,在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结果指总伸肌记录到的CMAP最大波幅有76.5%(13/17)为电刺激下干后股,17.6%(3/17)为电刺激中干后股,5.9%(1/17)为电刺激上干后股。电刺激上、中、下三干后股在指总伸肌记录到的CMAP波幅平均值分别为:0.75±1.16mV,1.64±1.54mV,5.32±4.58mV。在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到的最大CMAP波幅有53%(9/17)为电刺激中干后股,47%(8/17)为电刺激下干后股。电刺激中干及下干后股在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到的CMAP平均波幅分别为4.57±3.84mV,5.98±8.43mV。结论支配指总伸肌的神经纤维来自下千后股比C7后股的多,而下干后股亦是肱三头肌长头的主要支配神经。
王树锋栗鹏程李玉成李文军金亚娣杨昀薛云皓郑炜
关键词:臂丛神经电生理学神经移位
27例止血带麻痹的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金亚娣王丽华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分析
根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电生理研究及与治疗的关系(附376例分析)被引量:12
1995年
为研究肌电图等综合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诊断价值,对376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综合电生理表现进行了分析.其中根性受损226例,占60.1%,且2/3伤情复杂,损伤平面不一,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诊断.部分病例作了手术随诊,诊断符合率为93.9%.综合电生理检查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对其诊断的标准作了修正.
杨亭杨克非金亚娣王丽华安晋屏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学外科手术
臂丛神经损伤的膈神经传导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估膈神经传导功能测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膈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测,根据积水潭医院肌电图室建立的正常值将其分为传导功能正常组与传导功能异常组,比较2组膈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传导功能正常组膈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较异常组明显降低,波幅较异常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神经运动传导功能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一种临床了解膈神经功能的可靠方法。
金亚娣王娆王丽华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