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才高

作品数:78 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细胞
  • 18篇肝细胞
  • 15篇六价铬
  • 14篇毒性
  • 14篇线粒体
  • 9篇小鼠
  • 8篇凋亡
  • 6篇细胞凋亡
  • 6篇L-02肝细...
  • 5篇活性
  • 4篇毒理
  • 4篇毒理学
  • 4篇毒物
  • 4篇毒性作用
  • 4篇废水
  • 4篇肝细胞线粒体
  • 3篇代谢
  • 3篇亚慢性
  • 3篇乙酰半胱氨酸
  • 3篇鼠肝

机构

  • 67篇中南大学
  • 10篇湖南医科大学
  • 5篇湖南省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2篇深圳市盐田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南医学高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沙市疾病预...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江西省疾病预...

作者

  • 77篇钟才高
  • 20篇曾明
  • 19篇刘新民
  • 17篇关岚
  • 13篇肖芳
  • 12篇张洪霞
  • 8篇朱继佩
  • 8篇王安
  • 7篇安飞云
  • 6篇戴继森
  • 5篇肖经纬
  • 5篇杨渊
  • 5篇李鹏
  • 5篇邹悦
  • 5篇谢颖
  • 4篇李斌
  • 4篇武红叶
  • 4篇罗磊
  • 3篇高泽宣
  • 3篇曹赫

传媒

  • 13篇卫生研究
  • 13篇实用预防医学
  • 9篇中国药理学与...
  • 9篇毒理学杂志
  • 3篇癌变.畸变....
  • 2篇国外医学(卫...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生态科学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Ⅵ)干涉VDAC1 mRNA表达与细胞内ATP水平的联系
2012年
目的探讨Cr(Ⅵ)对细胞内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DAC1)mRNA表达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干涉效应及其之间的联系。方法实验共分成6个处理组,分别用0、2、4、8、16和32μmol/L Cr(Ⅵ)染毒处理12、24和36 h,然后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荧光素生物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内VDAC1mRNA和能量ATP水平。结果 (1)细胞内VDAC1 mRNA表达在12h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在24h表达水平有所增加,染毒36h后,各剂量组均明显增加,平均增加至对照组的2.65倍;(2)细胞内ATP含量在12h增高,高剂量组(2μmol/L)尤为明显,在24h后细胞内ATP水平明显下降,染毒36h后,低剂量(2μmol/L和4μmol/L)组ATP含量又回升至对照水平,在高浓度(8、16和32μmol/L)组,ATP仍处较低水平;(3)相关分析显示,细胞内VDAC1 mRNA表达与ATP水平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0.604,P<0.05)。结论 Cr(Ⅵ)对细胞内ATP水平的干涉效应与VDAC1 mRNA表达异常有关,VDAC1 mRNA表达增加是Cr(Ⅵ)诱导细胞内能量ATP水平降低的分子机制之一。
杨渊邹悦李鹏罗磊戴璐钟才高
关键词:六价铬转录水平三磷酸腺苷
Cr(Ⅵ)对肝细胞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能量代谢障碍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Cr(Ⅵ)对肝细胞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与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相互联系。方法用Cr(Ⅵ)2,8和32μmol·L-1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胚L-02肝细胞24 h后,用细胞总RNA提取试剂盒分离RNA,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 mRNA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细胞ATP含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与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分别用化学发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Ⅵ)2,8和32μmol·L-1使ROS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Ⅵ)2μmol·L-1可使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增高(P<0.05),Cr(Ⅵ)8和32μmol·L-1使之明显降低(P<0.05);而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均随Cr(Ⅵ)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与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呈正相关(r=0.858,0.795,0.809,0.766,P<0.01),与ROS水平呈负相关(r=-0.738,-0.801,P<0.01)。结论 Cr(Ⅵ)能诱导肝细胞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改变,导致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降低。
邹悦钟才高曾明刘新民肖芳李鹏杨渊
关键词:肝细胞能量代谢腺苷三磷酸酶类
钙离子依赖的内质网应激在细胞凋亡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化学物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除了外源性和内源性途径外,内质网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也扮演着与上述2种途径不同的角色[1]。钙离子(Ca^(2+))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各种生理及病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内质网作为细胞内Ca^(2+)储存的主要场所,当细胞受到外源性化合物作用时,
张玉静钟才高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钙离子细胞凋亡
维生素C在Cr(Ⅵ)诱导L-02肝细胞氧化损伤中的双面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赵文静钟才高边鬟锋陈晶
关键词:维生素C六价铬肝细胞
提高卫生毒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被引量:18
2005年
为探讨如何提高卫生毒理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根据卫生毒理学课程的特点及在预防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卫生毒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和措施.通过多种方法和措施可提高卫生毒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王安安飞云钟才高曾明刘新民
关键词:实验教学质量卫生毒理学预防医学领域实验课
硒对六价铬诱导L-02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硒(Se)对六价铬Cr(Ⅵ)诱导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探讨Se对Cr(Ⅵ)中毒预防的可能性。方法分别用8和32μmol/L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处理在含有0.1和10μmol/L亚硒酸钠(Na2SeO3)中培养的L-O2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L-02肝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8和32μmol/L K2Cr2O7单独作用时,可引起L-02肝细胞DNA损伤。当Na2SeO3与K2Cr2O7联合作用时,0.1μmol/L NaSeO3对8、32μmol/L K2Cr2O7诱导的DNA损伤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而10μmol/L Na2SeO3单独存在与K2Cr2O7相互作用均具有诱导DNA损伤的作用。结论Se对L-02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即Se在较低处理组水平具有降低Cr(Ⅵ)对L-02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在高处理组水平能诱导细胞DNA损伤。
曹赫钟才高胡怡秀安飞云谢锦尧张洪霞
关键词:六价铬L-02肝细胞DNA损伤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六价铬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六价铬[Cr(Ⅵ)]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设Cr(Ⅵ)、GSH单独作用组、联合作用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的变化。结果在2、4、8、16、32和64μmol/LCr(Ⅵ)处理浓度,Cr(Ⅵ)对L-02肝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与Cr(Ⅵ)处理浓度呈负相关(r=-0·910)。仅浓度为20μmol/L的GSH对Cr(Ⅵ)诱导的细胞毒性具有拮抗作用,Cr(Ⅵ)+GSH联合组的生存率与Cr(Ⅵ)不同浓度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GSH可能对Cr(Ⅵ)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王海华肖经纬李斌钟才高
六价铬诱导L-02肝细胞凋亡与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 研究六价铬[Cr(Ⅵ)]对L-02肝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0、2、4、8、16、32和64μmol/L Cr(Ⅵ)溶液处理L-02肝细胞6h,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PTP)的开放程度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结果 2~64μmol/LCr(Ⅵ)对L-02肝细胞具有细胞毒性,随着Cr(Ⅵ)浓度的增加L-02肝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PTP开放程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ψm)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Ⅵ)诱导L-02肝细胞凋亡与线粒体功能损伤有关。
肖经纬钟才高李斌
关键词:六价铬L-02肝细胞凋亡
Cr(Ⅵ)诱导肝细胞凋亡与氧化损伤、p5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 探讨6价铬(Cr(Ⅵ))在不同暴露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有无差异。方法 L-02肝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Cr(Ⅵ)24h。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SOD,CAT活性与GSH含量;RT-PCR检测p53,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含量。结果 Cr(Ⅵ)诱导L-02肝细胞凋亡率浓度依赖性增加(r=0.997),6~12μmol·L^-1Cr(Ⅵ)处理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表现DNA特征性梯形条带;SOD与CAT活性和GSH含量均下降,Cr(Ⅵ)处理组GSH含量与CAT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9μmol·L^-1 Cr(Ⅵ)处理组细胞p53 mRNA,caspase 3 mRNA,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与SOD活性、CAT活性呈负相关(r分别为-0.952和-0.885);p53 mRNA表达与caspase 3 mRNA表达正相关(r=0.890);p53蛋白表达与GSH含量呈负相关(r=-0.929)。结论 氧化损伤即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平衡的破坏在Cr(Ⅵ)诱导肝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低浓度水平Cr(Ⅵ)诱导细胞凋亡具有p53和caspase 3依赖性,但在较高Cr(Ⅵ)处理水平,不排除非p53及caspase 3途径的存在。
张洪霞钟才高徐顺清李华文
关键词:细胞凋亡蛋白质P5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冬凌草90天喂养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90天喂养试验观察冬凌草的亚慢性毒性,为进一步开发冬凌草作为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体重60 g~90 g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1.667 g/kg.bw、3.333 g/kg.bw、5.000 g/kg.bw),每组20只,雌雄各半。按2.083%、4.167%、6.250%比例将冬凌草粉末掺入饲料中喂饲动物,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连续90天。试验期间每周加食2~3次,称一次体重,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中期和末期检查大鼠血常规、生化指标;试验末取大鼠主要脏器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90天喂养试验显示冬凌草粉末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产生明显毒副作用,其最大无作用剂量为5.000 g/kg.bw。结论:90天喂养试验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冬凌草对机体基本安全。
马征钟才高刘秀英尹进
关键词:冬凌草亚慢性毒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