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琳艳

作品数:54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2篇消融
  • 15篇心动过速
  • 13篇冷冻
  • 13篇冷冻消融
  • 10篇动脉
  • 10篇房室
  • 9篇消融术
  • 8篇导管
  • 8篇折返
  • 8篇折返性
  • 8篇折返性心动过...
  • 7篇心房
  • 7篇介入
  • 6篇希氏束
  • 6篇房室结
  • 6篇房室结折返
  • 6篇房室结折返性
  • 6篇房室结折返性...
  • 5篇导管消融
  • 5篇心病

机构

  • 51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磐安县人民医...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澳大利亚新南...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3篇钱琳艳
  • 39篇车贤达
  • 34篇屈百鸣
  • 25篇俞坚武
  • 19篇洪银维
  • 19篇王慧
  • 18篇胡雪烈
  • 15篇徐强
  • 13篇李忠杰
  • 12篇丁亚辉
  • 11篇王长华
  • 9篇张庆刚
  • 8篇王利宏
  • 7篇邵红
  • 6篇邹海
  • 4篇岑雪降
  • 4篇高瑞兰
  • 4篇王云帆
  • 4篇庞洁
  • 3篇赵嫣

传媒

  • 7篇浙江医学
  • 4篇心脑血管病防...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 2篇心电与循环
  • 2篇2009年全...
  • 2篇2015年浙...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阵发性房颤与非房颤患者肺静脉电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肺静脉形态、肺静脉电位等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选择需经房间隔穿刺行射频消融术的左侧旁路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为非房颤组,共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
钱琳艳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
三维导航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三维导航和X线透视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的差异,研究三维导航下PSVT的RFC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76例PSVT患者临床数据,根据不同的术式分成A组(95例)和B组(81例),A组在三维电场导航系统(NavX)引导下,采用空间定位法行RFCA,手术过程中导管无法到位时可在X透视下操作;B组完全在x线透视下完成RFCA,统计分析两组的成功率、复发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结果176例PSVT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随访中A组复发2例,B组复发1例;手术时间A组(97±20)min,B组(91±26)min;A组X线透视时间中位数3.0min,曝光量为18.5μGym^2,B组透视时间34.5min,曝光量167.3μGym^2。A组的透视时间、透视量明显低于B组(P〈0.05),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验丰富的电生理中心三维电场导航下PSVT的RFCA是安全、有可行的,多数患者手术可在非透视下或极少射线量下完成。
钱琳艳邹海车贤达王利宏岑雪降徐强屈百鸣
关键词:导管射频消融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X线
感染性心内膜炎78例分析
目的: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和抗菌药物治疗情况,为临床合理诊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基础病因方面,前三位是非风湿性心脏瓣膜35...
邹海庞洁钱琳艳车贤达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体征超声诊断抗菌药物
麝香保心丸对内皮素-1诱导原代培养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SXBXW)对内皮素-1(ET-1)诱导原代培养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ET-1刺激原代培养人脐动脉VSMCs增殖的细胞模型,设对照组、ET-1组、ET-1+SXBXW0.25g/L组、ET-1+SXBXW0.5g/L组、ET-1+SXBXW1.0g/L组和ET-1+SXBXW2.0g/L组,采用MTT法测定ET-1和SXBXW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台盼蓝拒染和乳酸脱氢酶检测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SXBXW对VSMCs的毒性作用;用流式细胞术观察ET-1和SXBXW对VSMCs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T-1可显著促进VSMCs的增殖,一定剂量的SXBXW能够有效地抑制ET-1诱导的VSMC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SXBXW抑制细胞增殖,但对活细胞数目和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均没有影响,提示对VSMCs无毒性作用。ET-1能够刺激VSMCs从G1期进入S期,从而促进细胞增殖,而SXBXW能抑制这一作用。结论:SXBXW能够有效抑制ET-1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周期从G1期进入S期有关。
车贤达张庆刚钱琳艳张晓慧高瑞兰Beng HCSimon XLXinmai J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内皮素1血管平滑肌细胞
希氏束旁路冷冻消融
徐强钱琳艳俞坚武王云帆王利宏屈百鸣
冷冻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冷冻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时有效靶点的分布和冷冻消融的特点。方法选取53例AVNRT患者,常规行心内电生理程序刺激检查及冷冻标测,确定有效靶点后进一步行冷冻消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冷冻消融治疗均获成功。冷冻消融慢径成功的有效靶点位于希氏束与冠状窦口之间的前区(A区)8例(15.1%),位于中区(M区)39例(73.6%),位于后区(P区)6例(11.3%);其中2例患者在有效靶点行冷冻消融时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H延长,立即停止冷冻,复温后传导即恢复正常;冷冻消融治疗前后快径前传导有效不应期、AH快径最大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慢径冷冻消融的有效靶点绝大多数分布位于M区,少数分布于A、P区,在特殊的邻近希氏束部位的A区行冷冻消融是安全、可行的,具备独特的优势。
俞坚武屈百鸣邵红车贤达王长华钱琳艳丁亚辉徐强王慧李忠杰洪银维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冷冻消融
冷冻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临床观察
希氏束旁旁路由于邻近希氏束,解剖位置特殊,消融时容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本院自2005年2月-2006年9月采用冷冻消融法治疗5例希氏束旁旁路所致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现介绍资料和方法以及临床观察。
俞坚武丁亚辉张庆刚屈百鸣车贤达胡雪烈王长华王慧李忠杰洪银维钱琳艳
关键词:冷冻消融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
房颤对左心房大小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房颤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探讨房颤与左房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5例阵发性房颤、33例持续性房颤三组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左心房收缩末直径。结果三组患者中持续性房颤组左心房直径最大,阵发性房颤组次之,室上性心动过速组最小,三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房颤是左心房扩大的原因之一,房颤持续时间越长,扩大越明显。
钱琳艳胡雪烈
关键词:房颤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26例随访被引量:3
2006年
钱琳艳陶谦民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导管介入治疗随访VSD封堵器
非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电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非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肺静脉电位(PVP)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需经房间隔穿刺行射频消融术的左侧旁道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普通射频消融术后,根据肺静脉逆行造影显示的肺静脉大小、位置,放置环状标测导管(Lasso肺静脉标测电极),依次记录左上肺静脉(LSPV)、左下肺静脉(LIPV)、右上肺静脉(RSPV)、右下肺静脉(RIPV)的双极电图,并与体表心电图、冠状静脉窦电图同步记录。结果共标测肺静脉49根,PVP表现为单一、规律的电活动,呈现PVP-A(心房远场电位)或A-PVP传导,但PVP落后于冠状静脉窦电极标测的心房波。结论非房颤患者PVP的存在也具有普遍性。
钱琳艳屈百鸣车贤达俞坚武胡雪烈李忠杰王慧洪银维
关键词:电生理学心房颤动肺静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