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志强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黏膜
  • 2篇黏膜下
  • 2篇黏膜下剥离术
  • 2篇麻醉
  • 2篇膜下
  • 2篇内镜
  • 2篇内镜黏膜
  • 2篇内镜黏膜下
  • 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篇剥离术
  • 2篇丙泊酚
  • 1篇道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儿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阻滞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中医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陆志强
  • 3篇李文媛
  • 3篇陈惠裕
  • 1篇何勇
  • 1篇徐达
  • 1篇张浩
  • 1篇丁颖
  • 1篇李燕平
  • 1篇庄凌云
  • 1篇马翔

传媒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与前锯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9
2020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和前锯肌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1月从我院选择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3组,TPVB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复合单次胸椎旁阻滞组(n=29)、SPB组:静脉自控镇痛复合单次前锯肌阻滞组(n=30)、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组(n=30).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术侧TPVB和SPB,两组均注射0.5%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术后3组均予枸橼酸芬太尼PCIA.于术后2、4、6、24、48、72 h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记录术后24、48、72h内芬太尼用量,检测并记录3组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在术前(T0)、术后1 h(T1)、术后4 h(T2)、术后24 h(T3)的值.记录3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比较术后3组患者的芬太尼消耗量和VAS评分,比较3组的有效镇痛时间,比较3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TPVB组的镇痛时间长于SPB组(P<0.05).术后3组的芬太尼消耗量均随时间而增加,TPVB组0.05),术后3组的IL-6水平均随时间先升高后降低,TPVB组0.05).呕吐:PVB组和对照组,SPB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VB组和SP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与SPB都能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都能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但TPVB的炎症因子释放更少,有效镇痛时间更长,芬太尼的消耗量更少,患者的VAS评分更低,镇痛效果更佳,TPVB组和SPB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少.
庄凌云庄凌云徐达徐达陆志强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术后镇痛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对肠道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对肠道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肠道ESD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观察组采取纳布啡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5 min(T_0)、麻醉开始时(T_1)、手术开始5 min(T_2)、手术开始30 min(T_3)及术毕拔管时(T_4)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血糖水平等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丙泊酚用量、麻醉唤醒时间、完全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点相比,2组患者T_1~T_3时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SpO_2均有所降低,观察组T_1~T_3时点的S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T_0时点相比,2组患者T_1~T_4时点的NE、皮质醇、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T_1~T_4时点的NE、皮质醇、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丙泊酚用量、麻醉唤醒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呛咳、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 0%(1/100)比8. 0%(8/100)、1. 0%(1/100)比21. 0%(21/100)、7. 0%(7/100)比27. 0%(2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肠道ESD患者应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麻醉配伍方法。
陆志强李文媛陈惠裕
关键词:丙泊酚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新形势下麻醉危机事件情景模拟教学方式的转变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麻醉危机事件情景模拟教学在危急重症模拟培训课程中对医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期间临床思维能力和危机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由某院麻醉科高年资主任医师兼南京医科大学临床老师组成培训师资队伍,将2022年麻醉专业本科实习医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传统麻醉危机知识教学和麻醉危机事件情景模拟教学。并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考评。结果:接受麻醉危机事件情景模拟教学的学生满意度较高,培训后成绩及年终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建构良好的模拟培训和调整模拟设施及课程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全面地模拟麻醉危机事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危机事件应急能力,从而提高麻醉教学效果。
李文媛陆志强纪木火马翔何勇丁颖张浩李燕平
关键词:情景模拟实习教学
不同浓度氧通气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患儿体外循环(CPB)前后采用不同浓度的氧通气对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心患儿,随机分为两组。H组:100%FiO2组(n=15);L组50%FiO2组(n=15)。H组CPB前后CPB再灌注期开始后应用100%氧气机械通气,L组相应时间应用50%氧气机械通气。于CPB前,CPB后1、6 h同步抽取桡动脉、肺动脉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根据公式计算出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患儿PaO2/FiO2在CPB后1h均较CPB前降低(P<0.05),CPB后6 h,L组的氧合指数恢复至CPB前水平,但H组仍明显低于CPB前(P<0.05),且低于同时点的L组(P<0.05)。在CPB后1 h,H组患儿的RI、Qs/Qt明显高于CPB前(P<0.05),且高于同时间点的L组患儿。CPB后1 h两组患儿血浆SOD活性均下降,MDA产生增加,H组SOD消耗较多(P<0.05),MDA含量高于L组(P<0.05)。结论先心患儿体外循环手术中予以50%氧气通气,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损伤,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
陆志强陈惠裕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肺损伤氧浓度
丙泊酚复合纳布啡麻醉用于老年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58例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纳布啡麻醉在老年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ES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肠道ESD手术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静脉推注1.5 mg·kg-1,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2μg·kg-1·h-1。治疗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1,纳布啡0.1 mg·kg-1。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呼吸频率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一般体动、苏醒时间、疼痛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5,10,30 min及手术结束时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对老年肠道ESD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相当,从安全角度考虑,推荐丙泊酚复合纳布啡进行麻醉。
陆志强李文媛陈惠裕
关键词:丙泊酚舒芬太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