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贻通

作品数:163 被引量:1,45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9篇农业科学
  • 13篇化学工程
  • 6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农药
  • 30篇污染
  • 29篇土壤
  • 19篇降解
  • 12篇微生物
  • 11篇稻田
  • 11篇杀虫
  • 10篇农药残留
  • 10篇免疫
  • 10篇氟乐灵
  • 9篇杀虫剂
  • 9篇水稻
  • 9篇复合污染
  • 9篇除草
  • 9篇除草剂
  • 8篇氮素
  • 7篇土壤微生物
  • 7篇重金
  • 6篇有机肥
  • 5篇渗漏流失

机构

  • 1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31篇浙江省农业厅
  • 8篇浙江农业大学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5篇上海市环境保...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林学院
  • 2篇上海市农业技...
  • 1篇湖南化工研究...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南通江山农药...
  • 1篇浙江省绿色食...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中国进出口商...

作者

  • 163篇陆贻通
  • 28篇周培
  • 20篇沈国清
  • 19篇沈健英
  • 15篇曹永松
  • 15篇曹林奎
  • 13篇王秀红
  • 12篇朱江
  • 10篇徐进
  • 10篇程国华
  • 9篇朱有为
  • 7篇陈鹤鑫
  • 7篇洪静波
  • 7篇伊雄海
  • 6篇张大弟
  • 5篇郭鲁申
  • 5篇吴明
  • 5篇赵渝
  • 5篇唐浩
  • 4篇朱福新

传媒

  • 24篇环境污染与防...
  • 16篇上海环境科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科技通报
  • 7篇农药
  • 4篇农村生态环境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农药译丛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杂草科学
  • 2篇世界农药
  • 2篇农业环境保护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18篇2006
  • 27篇2005
  • 18篇2004
  • 12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8
  • 4篇1997
  • 8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环境中能自身催化降解农药的制备方法
一种在环境中能自身催化降解农药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化工领域。本发明步骤如下:将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粉体与农药、表面活性剂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配成母液,其质量百分比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粉体∶表面活性剂∶农药∶溶剂=...
曹永松陆贻通
文献传递
溴虫腈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2005年
研究了溴虫腈光催化降解的过程,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速率大于光降解速率,且分别遵循动力学一级方程式Ct=10.325e-0.1635t,Ct=10.202e-0.0069t,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溴虫腈光催化降解影响的顺序:纳米TiO2浓度>溴虫腈初始质量浓度>pH>温度,其中纳米TiO2浓度影响特别显著,并确定了优化降解反应条件。
侯樱曹永松刘浩华陆贻通
关键词:正交试验溴虫腈TIO2光催化降解
镉-菲复合污染对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重金属镉、多环芳烃菲对安德爱胜蚓(Eisenia andrei)的单一与复合急性毒性效应。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菲的毒性大于镉毒性;14 d时镉、菲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88.71 mg.kg-1、42.51 mg.kg-1。复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镉在各浓度下与菲复合,对蚯蚓的毒性都产生拮抗作用,且随镉浓度升高其降低菲毒性的程度降低,说明复合污染物的组成及各污染物的不同浓度组合是决定混合物毒性的重要因素。
赵作媛朱江陆贻通周培
关键词:蚯蚓急性毒性单一污染复合污染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免疫分析人工抗原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拟除虫菊酯农药免疫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的农药残留测定新技术,人工抗原的合成是该分析技术的关键。本文综述了拟除虫菊酯农药人工半抗原的合成进展、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结合方法,并对半抗原合成及此类农药通用抗体的研究作了展望。
唐建设张敏陆贻通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免疫分析人工抗原
棉隆无粉尘稳定微粒剂的制备工艺
一种棉隆无粉尘稳定微粒剂的制备工艺,属于农用化学品领域。本发明以甲胺、二硫化碳为原材料合成中间体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然后与甲醛关环反应得棉隆:在反应器中甲胺用水稀释后开动搅拌,开始滴加二硫化碳并控制反应温度,加料毕继...
曹永松陆贻通
文献传递
高效菲降解菌降解特性与蛋白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各种条件下高效菲降解菌ZX16对菲的降解特性,并借助一维与二维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比对了菲诱导前后ZX16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该菌株利用菲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5,可以耐受并降解2500mgL-1菲,不能利用邻苯二甲酸,但可利用水杨酸和邻苯二酚.菌株细胞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菌株在菲诱导12h后,出现两条Mr为19×103和27×103的新增蛋白条带,从二维电泳图谱的相应分子量位置上发现3个新增表达蛋白,质谱分析与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表明,2个点分别为芳香族加氧酶小亚基,1个点为顺式氯苯二氢二醇脱氢酶.
高林肖明郭鲁申陆贻通赵渝
关键词:多环芳烃降解特性蛋白质组学
锐劲特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研究被引量:23
2001年
建立了青菜、土壤中锐劲特及其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的方法。对锐劲特及其降解产物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 ,明确了锐劲特在青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 ,锐劲特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 7.88d,在青菜中的降解半衰期为 2 .5 8d。
陆贻通周培吴银良林丽君
关键词:锐劲特菜地生态系统杀虫剂消解土壤污染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62
2005年
复合污染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土壤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开展两者复合污染研究,对于农业环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土壤环境中的各自行为及其产生途径、复合污染体系中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污染物跨膜、代谢和脱毒过程中的互作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
沈国清陆贻通周培
关键词:复合污染多环芳烃重金属土壤环境环境科学脱毒
两种内分泌干扰物对鲫鱼淋巴细胞活性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从鲫鱼的血样中分离淋巴细胞,以内分泌干扰物甲草胺和莠去津染毒,体外培养4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两种除草剂对淋巴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确定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适宜浓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两种除草剂对鲫鱼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甲草胺和莠去津对鲫鱼淋巴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7±7.6)、(97.6±26.4)μg/L;PHA的适宜刺激质量浓度是10.0μg/mL;两种除草剂对鲫鱼淋巴细胞增殖存在影响,当甲草胺质量浓度大于7μg/L、莠去津质量浓度大于50μg/L时,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表明其对鲫鱼存在潜在的免疫毒性。
丁辉伊雄海陆贻通
关键词:甲草胺莠去津淋巴细胞增殖MTT比色法
在环境中能自身催化降解农药的制备方法
一种在环境中能自身催化降解农药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化工领域。本发明步骤如下:将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粉体与农药、表面活性剂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配成母液,其质量百分比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粉体∶表面活性剂∶农药∶溶剂=...
曹永松陆贻通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