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患儿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肥胖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干预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效性
  • 1篇贫血
  • 1篇缺铁
  • 1篇缺铁性贫血
  • 1篇阻断
  • 1篇母婴
  • 1篇母婴传播
  • 1篇护患
  • 1篇护患关系
  • 1篇患儿家属
  • 1篇家属
  • 1篇沟通
  • 1篇沟通效率
  • 1篇儿童

机构

  • 4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陈佳
  • 2篇焦寒梅
  • 1篇马洁
  • 1篇王琪

传媒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探讨实施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法及有效性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给予艾滋病孕妇阻断方式治疗对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生产且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阳性的7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HIV抗体检测出阳性时间不同进行分组。甲组(在孕妇妊娠期为14周时检测HIV为阳性并给予阻断治疗,28例)和乙组(在孕妇妊娠期为28周时检测HIV为阳性并给予阻断方式治疗,27例)、丙组(孕周未接受HIV筛查,临床发现HIV为阳性,24例)。甲组、乙组治疗方式均为齐多夫定(AZT)+奈韦拉平(NVP)+拉米夫定(3TC),丙组采用NVP治疗。全部新生儿娩出6~12 h内口服AZT糖浆至娩出后6周。比较3组产妇治疗前后抗病毒CD4^+细胞数量;比较3组用药期间副作用;比较3组新生儿阻断有效率。结果3组治疗前CD4^+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CD4^+细胞数量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阻断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阻断有效率均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阻断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采取艾滋病阻断措施可有效阻断该病毒的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HIV感染率,且安全性高。
焦寒梅陈佳
关键词: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营养干预在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营养干预在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及干预前后患儿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认知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b、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营养干预,可提高缺铁性贫血患儿Hb和SF水平,提升患儿家长对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的认知,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干预效果。
焦寒梅陈佳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营养干预
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10年间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10年前抽取的3165名和本次抽取的2970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儿童及父母的基本情况、饮食行为、日常活动等相关影响因素,按照身高标准体重法判定肥胖,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6.90%,高于10年前的发生率;抚养人学历和喜爱运动是单纯性肥胖的保护因素,出生体重、父母肥胖、挑食、爱吃零食、喜爱油腻食物、性别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影响因素与遗传、行为方式、运动和营养过剩有关。
陈佳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儿童影响因素
6步法标准沟通流程对提高PICU患儿家属沟通效率及护患关系的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6步标准沟通流程对提高PICU患儿家属沟通效率和护患关系的。方法以该院PICU的2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在6步标准沟通流程实施前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与实施后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分别抽取66例住院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将实施前的66例患儿入对照组,实施后的66例则纳入观察组,分别予以两组常规护理模式下的沟通、6步法标准沟通流程指导下沟通。对比实施前后科室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护患关系,比较两组家属的沟通效率。结果实施后,科室21名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5方面评分明显提高,同时护患关系3方面评分也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对患儿住院相关事项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U的患儿护理干预中应用6步法标准沟通流程能够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沟通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马洁陈佳王琪
关键词:PICU患儿家属沟通效率护患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