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虎

作品数:59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吸虫
  • 14篇原虫
  • 14篇虫病
  • 13篇血吸虫
  • 12篇疟原虫
  • 10篇血吸虫病
  • 10篇吸虫病
  • 8篇抗体
  • 8篇抗原
  • 7篇恶性疟
  • 7篇恶性疟原虫
  • 6篇蛋白
  • 6篇基因
  • 5篇钉螺
  • 5篇日本血吸虫
  • 5篇抗原蛋白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血清
  • 4篇引物

机构

  • 30篇中国疾病预防...
  • 18篇浙江省医学科...
  • 5篇复旦大学
  • 3篇浙江省卫生厅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安徽省血吸虫...
  • 2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鸟取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日本爱媛大学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江山市疾病预...
  • 1篇三亚市疾病预...

作者

  • 44篇陈军虎
  • 17篇徐斌
  • 17篇胡薇
  • 15篇闻礼永
  • 10篇张剑锋
  • 10篇王越
  • 10篇张颋
  • 10篇陈绅波
  • 8篇周晓农
  • 7篇沈海默
  • 6篇丁建祖
  • 6篇俞丽玲
  • 6篇沈丽英
  • 6篇鞠川
  • 5篇朱明东
  • 4篇樊艳婷
  • 4篇党志胜
  • 4篇严晓岚
  • 3篇郑伟
  • 3篇沈慧英

传媒

  • 7篇中国寄生虫学...
  • 6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国际医学寄生...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全国血吸虫病...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PCR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18S-rRNA)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测定PCR产物的DNA序列,稀释血吸虫毛蚴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试验,扩增单尾尾蚴感染的钉螺DNA进行交叉反应试验,并根据不同稀释度的感染性钉螺DNA的扩增结果来验证PCR的群体检测效果。结果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得到了与靶DNA片段位置相同的产物,测序片段长度为469bp,与靶DNA相同且序列一致,并将序列登录GenBank(注册号:DQ442999)。扩增阴性钉螺无产物出现。灵敏性试验提示,PCR可检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40pg/μl;交叉反应试验显示,PCR方法不能扩增出单尾尾蚴感染钉螺的DNA;群体检测试验表明,PCR可检出感染性钉螺提取的DNA最高稀释度为1∶640。结论初步建立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灵敏、特异且具有良好的群体检测效果。
陈军虎闻礼永张旭照张剑锋俞丽玲洪林娣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聚合酶链反应
田鼠巴贝虫候选诊断抗原的表达和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克隆、表达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候选诊断抗原,评价其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目的基因来自本室前期构建的田鼠巴贝虫cDNA文库,分别是Bm2、Bm4、Bm6、Bm9和Bm15,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编码其ORF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和分析。从阳性克隆的p Bluscript重组质粒中PCR扩增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至p ET28a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终浓度为1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蛋白表达和可溶性分析。对包涵体表达的蛋白,采用PAGE胶蛋白微量回收试剂盒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田鼠巴贝虫感染小鼠血清和疟疾患者血清对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ELISA分析,评价各重组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个候选抗原Bm2、Bm4、Bm6、Bm9和Bm15基因经PCR扩增,大小分别约为480、300、750、200和700 bp,与理论值相符。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与cDNA文库筛选的阳性克隆的ORF序列一致。Bm4、Bm6和Bm15质粒经IPTG诱导,获得包涵体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13 000、30 000和30 000。但Bm2和Bm9未能表达成功。3个重组蛋白Bm4、Bm6和Bm15纯化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获得了单一条带的目的重组蛋白。使用田鼠巴贝虫感染小鼠血清和健康小鼠血清对Bm4、Bm6、Bm15和Bm SA1(参照)重组蛋白的ELISA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Bm4、Bm6、Bm15及Bm SA1的敏感性分别为15.0%、55.0%、80.0%、100.0%,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90.0%、100.0%。Bm4、Bm6及Bm15与疟疾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Bm SA1与疟疾患者血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假阳性率为13.3%)。结论表达了3个田鼠巴贝虫候选诊断抗原,初步评价发现Bm15抗原对检测田鼠巴贝虫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刘秀凤孙嘉慧徐斌陈军虎胡薇
恶性疟原虫含s48/45结构域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2013年
s48/45结构域表现为β三明治结构,一般含有6-半胱氨酸(6-Cys)。含s48/45结构域的蛋白存在于疟原虫发育阶段的各个时期,而且在虫体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蛋白分子的特征和功能,发现s48/45蛋白家族可作为恶性疟原虫不同时期(如蚊期、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主要阐述了恶性疟原虫含s48/45结构域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樊艳婷尤平陈军虎
关键词:疟疾恶性疟原虫半胱氨酸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膜蛋白MSPDBL2-DBL2结构域的克隆表达和抗原性分析
2014年
目的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疫苗候选分子-裂殖子表膜蛋白MSPDBL2(PF10_0355)的DBL2结构域,并分析其抗原性。方法 PCR扩增实验室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标准株3D7的基因组DNA,采用无缝克隆技术快速连接目的片段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DBL2,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l(DE3)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r DBL2。分别以恶性疟患者血清、健康者血清、恶性疟患者混合血清和健康者混合血清作为一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该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 PCR扩增恶性疟原虫疫苗候选分子-裂殖子表膜蛋白MSPDBL2的DBL2基因,获得长约950 bp片段,与理论值相符。菌落PCR鉴定和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p ET28a-DBL2构建成功。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并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4 000的包涵体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 DBL2可被恶性疟患者血清识别,而与健康者血清无特异反应。结论克隆和表达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膜蛋白MSPDBL2-DBL2结构域,重组蛋白r DBL2有良好的抗原性。
仰梦佳王素蓉诸葛洪祥陈军虎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裂殖子抗原性
日本血吸虫SjPPase重组抗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无机焦磷酸酶(SjPPase)重组抗原蛋白,是可以催化无机焦磷酸盐(PPi)水解生成磷酸盐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日本血...
陈军虎吴群峰陈绅波王越张颋徐斌胡薇
文献传递
硼镁石粉灭螺研究进展
2004年
陈军虎张剑锋闻礼永
关键词:硼镁石粉灭螺血吸虫病
基于功能基因组的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基础科研支撑平台及应用
胡薇李园园樊春海陈军虎张皓冰徐斌张颋于复东陈家旭汪俊云
寄生虫病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由于诊断和治疗等技术的落后,严重阻碍了防治工作的进展。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个新型的现代化高通量技术支撑平台,推动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的革新。该项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寄生虫病防治诊断试剂盒抗寄生虫药物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0年后人群病情监测和评价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地区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闻礼永张剑锋陈军虎严晓岚俞丽玲邵冠宏吴海玮吴观陵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ELISA抗体
免疫渗滤和层析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免疫渗滤和层析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已逐渐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与传统病原学诊断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相比 ,具有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该文综述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寄生虫病诊断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陈军虎闻礼永
关键词:寄生虫病渗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肺吸虫抗体的临床意义评价
目的:为寻求简便、可靠的方法,用于诊断肺吸虫感染。方法采用肺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金标记SPA显色,建立检测肺吸虫抗体的DIGFA。用该法检测痰检肺吸虫虫卵阳性血清82份,其他各类血清201份,并与ELISA平行对照。结果...
丁建祖王越陈军虎干小仙沈慧英沈丽英闻礼永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