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徽 作品数:55 被引量:682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摇蚊的古环境和古气候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 双翅目摇蚊科昆虫(Chironomidae:狣iptera)生命周期短,移动能力强,能够敏感响应环境因子变化,成为国际古湖沼学领域近二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代用指标,其主要进展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样本训练集和转换函数的... 胡玉 陈建徽 王海鹏关键词:古环境 基于孢粉的古气候参数定量重建:一种新思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9 2018年 传统的孢粉-古气候定量重建评估主要衡量校准集对现代气候状况的模拟结果或化石样品与校准集样品的可比程度,客观上导致特定地点重建气候参数的取舍缺少明确标准.基于国际上通过随机数据开展定量重建显著性检验的新方法,充分利用中国环境梯度大、植被类型丰富、现代表土孢粉数据完善等优势,提出一种孢粉-古气候参数定量重建的新思路:首先确定控制化石孢粉组成变化最主要环境因子,随后通过限制其他环境因子来构造校准集以开展该因子的定量重建,最后完成重建结果显著性评估.将该思路应用于分别位于黄土高原东、西两侧的吕梁山公海和六盘山天池化石孢粉序列,所获得的年降水量P_(ann)定量重建不仅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p<0.001),且相互间在共同时段表现出良好、稳定的相关关系,均指示了约3300cal a BP以来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快速下降,显示其具备降低基于孢粉的古气候参数定量重建不确定性的较大潜力. 陈建徽 吕飞亚 黄小忠 H J B Birks R J Telford 张生瑞 许清海 赵艳 王海鹏 王海鹏 周爱锋 黄伟 刘建宝关键词:孢粉 季风边缘区 中国西北干旱区小冰期的湿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2008年 选取中国西北干旱区11条具有明确古湿度指示意义的气候记录,结合冰芯、地层沉积、湖泊沉积、树木年轮、河流阶地等各种研究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中国西北干旱区小冰期的湿度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小冰期(1400-1920AD)从整体而言处于相对湿润的阶段:区内高大山系降水处于较高时段——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积累量增大,天山山间湖泊水位回升,祁连山敦德冰芯孢粉总浓度增加;而盆地内流系统水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塔里木盆地克里雅河和塔里木河流量增大,准噶尔盆地艾比湖水位上升,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补给量上升,居延海入湖水量增大,湖面扩展,青海湖盆地降水增加,有效湿度增大,苏干湖水体盐度降低,入湖水量/蒸发量之比升高。同时,较高分辨率的湿度资料显示,研究区东—南边缘地带在小冰期内部存在次一级的干湿波动,两个湿度较高的时期出现在16世纪和18世纪,分别与小冰期内部的两个相对温暖时期有很好的对应。中国西北相对湿润的小冰期主要是西风带强度增加和位置南移造成该区域降水增多和全球性普遍降温导致有效湿度增大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边缘地带小冰期内部冷干暖湿的配置则主要体现了夏季风的影响。 陈建徽 陈发虎 张家武 杨保关键词:小冰期 中国西北干旱区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与丝路文明变迁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22 2019年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水文变化剧烈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包括了古丝绸之路的主体,在东西方交流和丝路文明兴衰历史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科学评估全球增温背景下亚洲中部干旱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是广受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东西方交流和丝路文明发展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可为认识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总结东西方交流与丝路文明兴衰历史、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多时间尺度气候一水文变化机制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规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时空格局和丝路文明演化的过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破解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和文化演化研究区域不均衡问题,加强地学与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推进气候变化与丝路文明变迁研究的有效途径。这对理解该地区人地关系演化规律、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陈发虎 陈发虎 董广辉 陈建徽 郜永祺 王涛 黄伟 侯居峙关键词:丝绸之路 气候环境变化 人地关系 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 被引量:44 2008年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1961—2003年共计69个站的气温实测资料,并通过EOF展开的延长插补方法,将研究区的气温序列延长到1901年,进而分析了这一区域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表明,该区域气温的一致性变化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东部季风区、中亚、蒙古高原和塔里木干旱区等4个主要温度变化分区,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暖趋势,其代表站近100年来线性拟合的增温率分别为0.19,0.16,0.23和0.15℃/10a,研究区平均增温率为0.18℃/10a,冬季达0.21℃/10a,远高于北半球、全球和我国的增温率,但与青藏高原增温率相近。除20世纪10年代和50年代外,研究区气温变化主要取决于冬季温度的变化。研究区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经历了70年代以前的相对缓慢升温和以后的显著升温过程,且增温率越来越大。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的气温变化过程与我国东部地区显著不同,没有出现明显的20~40年代暖期,整个升温过程由6次明显的锯齿状的升温-降温变化过程(即20,40,60,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气温变化过程)构成,升温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幅度较大,而降温阶段时间短,幅度小,但不论升温还是降温过程,其变化幅度均大于我国东部和全球平均。 王劲松 陈发虎 张强 靳立亚 李静 金明 陈建徽关键词:气温变化 温度序列 中纬度亚洲降水年际变化的空间差异与环流异常 被引量:1 2014年 依据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1960-2009年0.5°×0.5°网格点的月均降水量序列及NCEP/NCAR1948-2009年2.5°×2.5°网格点冉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中纬度亚洲近50年来的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及其町能机制.结果发现、大致以100°E为界限,西风环流控制的亚洲中部干旱区与季风环流主导的中同西北东部。华北地区降水在年代际、特别是年际尺度上存在相反的变化,即中纬度亚洲往年际尺度上亦存住降水变化的“西风模态”. 黄伟 陈发虎 冯松 陈建徽 张肖剑关键词:中纬度 降水量 环流异常 年际变化 降水变化 年际尺度 环境磁学及其在干旱区城市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正>环境磁学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磁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主要利用矿物和岩石磁学技术, 研究环境巾磁性颗粒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转化受环境变化影响的过程,为全球环境变化和气候过程研究提供代用指标。环境磁学技... 王冠 夏敦胜 陈发虎 杨丽萍 陈建徽 魏海涛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的现代夏季降水变化及其物理机制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柴达木盆地常年缺水,是北半球中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此地区的夏季降水变化以及相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状况。结果显示,尽管多年平均的水汽来自于西边界的上风向,但是影响柴达木盆地降水变化... 黄伟 冯松 陈建徽 陈发虎摇蚊见证气候变化 2010年 对于蠓虫,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这些纠缠不休的小不点,常常令人生厌。可是,你知道吗?有些蠓虫非但不叮咬人畜,还能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秘密呢!这类蠓虫有着另外一个名字——摇蚊。 斯蒂芬·布鲁克斯(Stephen Brooks) 陈建徽关键词:气候变化 摇蚊 新疆黄土记录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湿历史和可能机制 本文利用我国新疆天山北麓和伊犁河谷的4个黄土剖面记录,在较为可靠的钾长石释光测年探索基础上,结合传统的碳-14测年,建立了可信的年代序列;利用非粘滞剩磁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频率磁化率和色度等指标,建立了土壤发育强度和湿... 陈发虎 贾佳 李国强 陈建徽关键词:古气候学 黄土剖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