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
- 作品数:27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4例 ( 13 3眼 )翼状胬肉患者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随访观察 3月至 3年 1月。结果 12 8眼治愈 ,5眼复发 ( 3 76% )。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 陈惠张曼萍王玲郑云燕邓洪
-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小范围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小范围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214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中发生后弹力层小范围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处理及预后。结果本组术中小范围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生率为5.14%(11/214)。发生后弹力层脱离的患者平均77.2岁;平均术前眼压为8.3mmHg。结论高龄、较低的术前眼压是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发生后弹力层脱离的高危因素,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小范围后弹力层脱离是防止大面积脱离的关键。
- 谢青彭立陈惠邓洪
- 关键词:白内障后弹力层脱离
- α-2a干扰素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眼Behcet病疗效随访研究
- 2012年
- 目的:观察α-2a干扰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眼Behcet病的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2002年~2011年间本科应用α-2a干扰素联合泼尼松对27例眼Behcet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视力、复发等情况。结果:27例眼Behcet病患者的复发率40.74%,好于对照组常规应用泼尼松联合环孢素治疗的15例(复发率73.33%);视力恢复至1.0及以上者占65.38%,0.6以上者占86.54%。结论:α-2a干扰素对眼Behcet病的疗效优于环孢素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小且复发率低,视力下降者少。
- 曾华谢青陈惠
- 关键词:Α-2A干扰素BEHCET病泼尼松环孢素
- 海口市中小学生立体视觉研究
- 谢青王小琴张曼萍鲁宏陈晶陈惠黄晓波陈云飞戴雅南彭立
- 对海口市中小学生立体视、视力、眼位、色觉等进行普查,了解海口市中小学生立体视觉状况,获得海口市不同年龄段立体视锐度正常值范围及立体视异常患病率。推广立体视普查,了解立体视异常发病率,早期发现立体视异常患儿并早期干预,有积...
- 关键词:
- 关键词:病因治疗
- 海口市3-6岁儿童斜视、立体视调查研究
- 陈惠
- 为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斜视患病及立体视发育情况,以便对斜视及立体视异常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我们对海口市3~6岁8326名儿童进行远视力、眼位、近立体视及其它相关项目的检查。结果:斜视患病率2.0%,其中,89.7%系首先...
- 关键词:
- 后囊大破裂口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后囊大破裂口下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26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因失误导致后囊破裂,且破裂口大于1/2,经行脱出玻璃体切除处理后,充分利用残存囊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并回顾分析其疗效。结果术后1周约80%达到0.3或以上矫正视力;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浑浊(88.46%),但多在1周内消失。结论本手术术后并发症少而轻,视力恢复较快,是白内障手术后囊大破裂口发生后仍能常规植入后房IOL的有效补救手段。
- 陈惠邢球黄晓波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后囊晶状体后房型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22只眼)因外伤性白内障、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后囊破裂、白内障囊内摘除等手术后无后囊支撑的患者,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回顾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左右视力基本稳定,绝大部分患者视力能达到0.3以上。其影响视力的主要并发症是虹膜或睫状体出血,特别是位于瞳孔区的积血。其它并发症如角膜损伤、葡萄膜炎等虽然发病率较高,但经药物治疗后均能予以控制。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远期效果令人满意,不需特殊设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 陈惠王玲吴清静麦伟虎郑云燕
- 关键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疗效
- 海口市3~6岁儿童斜视与立体视锐度调查(英文)被引量:2
- 2005年
- 背景:立体视是了解双眼单视功能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等眼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海口市3~6岁儿童斜视患病率及立体视觉的发育情况,以便对斜视及立体视异常的及时防治提供客观数据。设计: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对象:选择2000-06/2002-04海口市中心区及市郊随机抽取的25所幼儿园儿童8326人,年龄3~6岁。方法:对海口市3~6岁8326名儿童进行远视力、眼位、近立体视等检查,双眼视力低于1.0或眼位异常者行阿托品散瞳验光。①4~6岁查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3岁查条栅或图形视力表,经换算统一以小数记录。②用角膜映光法及遮盖法查眼位。③应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立体视力检测卡查立体视锐度(≤60s为正常,≥100s为异常)。各检查项目医生固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各年龄组受试者眼位及立体视检查结果。②斜视儿童验光结果。③受试者视力与立体视锐度的关系。④各年龄组儿童的立体视锐度。⑤影响立体视的可能病因。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8326人进入视力及眼位检查的结果分析,7664人进入立体视检查的结果分析,662人未能表达立体视检查项目而退出。①各年龄组受试者眼位及立体视检查结果:斜视者165人,占2.0%;首次发现斜视占斜视患儿的89.7%;立体视检查≥100s者2106人,占27.5%。②斜视儿童验光结果:内斜视患者中93.5%发生于远视眼,外斜视及垂直性斜视患者中远视眼及近视眼构成比无明显差别。③受试者视力与立体视锐度的关系:正常者立体视锐度正常率为75.5%。随着视力的下降,立体视锐度下降(P<0.05或0.01)。④各年龄组儿童的立体视锐度:随着年龄增加,立体视锐度正常者也呈增加趋势。⑤影响立体视的可能病因:以斜视性弱视影响最大。结论:①调查结
- 陈惠张漫萍吴清静郑云燕麦伟虎陈毓芬
- 关键词:斜视深度知觉儿童
- 2型糖尿病病人踝臂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 王庆开朱才义林小影张丽敏翁雪燕郑地明陈菊蒙绪标陈绵雄苏春晓邓洪陈惠黎杏娇
- 该项目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入选350名T2DM患者,入选患者均接受:ABI、CIMT、人体参数、生化指标的测定及眼底检查。研究数据采用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 ICG联合光照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兔晶状体囊外摘除术(ECCE)中使用吲哚青绿(ICG)水分离联合光照对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40只兔随机分成ICG+光照组、ICG组、光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只兔(20眼)。各组均行ECCE术。ICG+光照组用0.5%ICG做水分离联合卤素灯光源照射;ICG组用0.5%ICG水分离;光照组用BSS水分离联合卤素灯光源照射;空白对照组用BSS做水分离。术后第1、7天时每组随机处死5只兔(10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LECs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计算增殖指数(PI)。结果术后第1天时,ICG+光照组LECs呈单层排列,其他各组LECs呈单层或复层排列;术后第7天时,ICG+光照组LECs少或无,其他3组LECs呈多层束状或成簇排列。ICG+光照组术后第1天时,PI值(7.5±3.7)%,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时ICG+光照组,LECs极少,ICG组、光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I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兔ECCE术中采用0.5%ICG水分离联合光照,可早期抑制LECs的增殖。
- 谢青陈惠邓洪王玲麦伟虎
- 关键词:吲哚青绿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