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文

作品数:25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矽肺
  • 7篇纤维化
  • 6篇血红素加氧酶
  • 6篇免疫
  • 6篇肺纤维
  • 6篇肺纤维化
  • 5篇蛋白
  • 5篇血红素加氧酶...
  • 5篇矽肺纤维化
  • 5篇HO-1
  • 4篇中毒
  • 4篇溶酶
  • 4篇纤溶
  • 4篇纤溶酶
  • 4篇纤溶酶原
  • 4篇纤溶酶原激活
  • 4篇纤溶酶原激活...
  • 4篇激活物
  • 4篇病患
  • 3篇蛋白酶

机构

  • 23篇山东省职业卫...
  • 5篇济南大学
  • 5篇山东省医学科...

作者

  • 25篇陈晓文
  • 20篇李侠
  • 9篇高娟
  • 7篇朱华
  • 6篇冯娜
  • 6篇白金
  • 3篇郑传斌
  • 3篇李淑岷
  • 3篇高珊珊
  • 2篇王焱
  • 2篇李成林
  • 1篇贾强
  • 1篇王建民
  • 1篇隋涛
  • 1篇徐明
  • 1篇李西西
  • 1篇高娟
  • 1篇曹殿凤
  • 1篇闫永建
  • 1篇宫梅

传媒

  • 6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与矽肺患者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HO-1在矽肺患者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Elisa实验法统一检测60例不同期别矽肺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O-1的水平。结果 HO-1在矽肺Ⅰ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随着矽肺期别增加,其表达水平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HO-1在矽肺患者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李侠曹殿凤朱华陈晓文
关键词:矽肺细胞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矽肺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大鼠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组及对照组,分别取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其肺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uPA、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PA的阳性表达随时间延长呈增强趋势,第1周时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弱,但仍较对照组明显。MMP-9阳性表达强度随染尘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至第7天时达高峰,此后呈减弱趋势。uPA、MMP-9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显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肺组织内uPA、MMP-9蛋白表达在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因为uPA诱导的MMPs活化与其纤溶活性共同改变了细胞外基质胶原的沉积,从而影响矽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李侠陈晓文高娟朱华
关键词:矽肺纤维化免疫组化纤溶酶原激活物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红素加氧酶-1在大鼠矽肺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在大鼠矽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和染尘模型组(B组)、B组+HO-1抑制剂(锌原卟啉)组(C组)、B组+HO-1诱导剂(钴原卟啉)组(D组)。采用气管暴露法滴注二氧化硅悬液制造大鼠矽肺模型。C、D组分别腹腔注射锌原卟啉12.5 mg/kg、钴原卟啉5 mg/kg,隔日一次,连续4周后,取肺,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HO-1蛋白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肺组织HO-1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组出现典型的矽肺纤维化的病理改变,C组较B组加重,D组较B组改善;对照组中H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抑制剂C组较B组H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诱导剂D组较B组HO-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T-PCR检测A、B、C、D组HO-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5±0.38、1.81±0.74、7.75±0.56,抑制剂C组较B组表达明显降低,而诱导剂D组较B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HO-1参与了大鼠矽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其干预可以改变大鼠矽肺纤维化的程度,可为矽肺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途径。
李侠李淑珉高娟陈晓文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矽肺肺纤维化锌原卟啉钴原卟啉
还原胸腺五肽对尘肺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临床观察
:探讨胸腺五肽对尘肺病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临床观察. 方法:将84例尘肺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炎、抗纤维化、祛痰、平喘、活血化瘀及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陈晓文李侠白金冯娜
关键词:尘肺病胸腺五肽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硬金属肺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分析硬金属肺病(HMLD)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HMLD的诊断方法,为制定职业性硬金属肺病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14年6月公开发表的HMLD的相关病例报道,并按患者年龄、性别、工种、工龄以及各种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21例HMLD病例,国内报道6例,国外报道15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22~58岁;工龄1~43年.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20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10例);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影、弥漫性的小结节影、网状影、实变影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是HMLD的特征性病理学表现,病理学检查除见到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外,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的多核巨细胞沉积,21例中16例病理检查呈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样改变.结论 HMLD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和进行性呼吸困难,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弥漫性的小结节影、网状影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病理改变为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巨噬细胞、特征性多核巨细胞沉积伴间质性肺炎.
李西西陈艳霞陈晓文罗英男宋平平闫永建
关键词:钨化合物肺疾病
误服含苯混合溶剂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报告
2009年
报道1例误服含苯混合溶剂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病例的临床救治体会。
陈晓文
关键词:混合溶剂多器官功能衰竭
砷中毒引起砷角化导致皮肤癌3例临床分析
报道2例患&quot;银屑病&quot;和1例患&quot;肾炎&quot;长期口服中药偏方(含有雄黄)引起的砷角化病。患者临床表现相似,均为掌趾部位的点状角化,皮肤变黑,色素沉着斑片上可见&quot;雨滴&quot;样...
陈晓文李侠白金冯娜宋占帅
关键词:砷中毒皮肤癌
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矽肺发病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纤溶酶原抑制因子(PAI-1)在矽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60只,分为染尘模型组(简称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30只。矽尘混悬液缓慢注入气管造模,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分别在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中uPA、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蛋白的表达。免疫结果半定量判断参照免疫组化显色标准。结果 uPA、PAI-1在模型组均有较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阳性表达强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至第7天时达高峰,此后呈减弱趋势,TIMP-2染色明显增强并保持到第4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PAI-1、MMP-9、TIMP-2显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A、PAI-1、MMP-9、TIMP-2四者表达均呈正相关,在矽肺纤维化中MMPs的升高可能与PAI-1的降低有关,矽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uPA诱导的纤溶系统的活化与MMPs介导通路的交互作用网络。
李侠陈晓文高娟朱华
关键词:矽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
还原胸腺五肽对尘肺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对尘肺病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临床观察。方法将84例尘肺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炎、抗纤维化、祛痰、平喘、活血化瘀及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
陈晓文李侠白金冯娜
关键词:胸腺五肽尘肺病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
文献传递
6-氨基青霉烷酸和7-氨基头孢烷酸职业暴露工人血清骨膜蛋白、IgE的水平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职业暴露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6-APA)、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7-ACA)工人血清骨膜蛋白、IgE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90名接触7-ACA、6-APA粉尘哮喘或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病例组,117名接触7-ACA、6-APA粉尘无哮喘或鼻炎工人为接尘组,192名不接触粉尘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骨膜蛋白和IgE水平,比较三组测定结果。结果病例组、接尘组血清骨膜蛋白、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病例组与接尘组血清骨膜蛋白、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浓度接尘工人相比,高浓度接尘工人血清骨膜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IgE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不同接尘工龄工人血清骨膜蛋白、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骨膜蛋白与IgE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职业暴露7-ACA、6-APA可导致血清骨膜蛋白、IgE表达水平升高,且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升高与接尘浓度有关,有潜力成为7-ACA或6-APA所致职业性哮喘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高珊珊李侠宋占帅陈晓文郑传斌李成林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E职业性哮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