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智瑾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病
  • 1篇循证
  • 1篇循证研究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腹泻
  • 1篇幼儿腹泻
  • 1篇皂苷
  • 1篇指示微生物
  • 1篇治疗冠心病
  • 1篇薯蓣
  • 1篇薯蓣皂苷
  • 1篇薯蓣皂苷片
  • 1篇糖肽
  • 1篇拟杆菌属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学
  • 1篇细菌学技术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四川出入境检...

作者

  • 4篇陈智瑾
  • 2篇裴晓方
  • 2篇梅其炳
  • 1篇杨蕊嘉
  • 1篇黄玮
  • 1篇杨晶艳
  • 1篇谢伟
  • 1篇丁晓贝
  • 1篇盛雨辰
  • 1篇廖虹瑜
  • 1篇张朕华
  • 1篇樊学军
  • 1篇陈喜凯
  • 1篇张梦妍
  • 1篇郭月芳
  • 1篇吉蕊

传媒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和CBM,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收集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常规治疗+薯蓣皂苷片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评价治疗心绞痛有效率的RCT共纳入8项,其中7项评价了心电图异常的改善率;薯蓣皂苷片组(治疗组)与阳性药物组(对照组)对照评价治疗心绞痛有效率及心电图异常改善率的RCT共纳入13项,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P<0.01)。治疗组仅个别病例有轻微胃肠不适。结论薯蓣皂苷片用于治疗CHD安全有效,但尚待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证实。
张朕华陈智瑾盛雨辰郭月芳谢伟吉蕊梅其炳
关键词:冠心病疗效安全性
甘露聚糖肽对非小细胞肺癌支持治疗的临床荟萃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对非小细胞肺癌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CBMDisc,纳入甘露聚糖肽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试验研究,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项试验,共有91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75例,对照组435例,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总有效率[59.9%vs 42.3%,OR=2.18,95%CI(1.60,2.95),Z=5.00,P<0.01],亦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67.3%vs 28.9%,OR=5.34,95%CI(2.17,13.16),Z=3.64,P<0.01]及T细胞免疫功能如CD3+[MD=8.36,95%CI(7.24,9.48);Z=14.67,P<0.01],CD4+[MD=13.57,95%CI(5.35,21.79),Z=3.63,P<0.01],CD4+/CD8+[MD=0.70,95%CI(0.56,0.85)Z=9.21,P<0.01]水平;同时能显著降低各种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38.9%vs 59.6%,OR=0.28,95%CI(0.12,0.63),Z=3.08,P<0.01]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47.1%vs 73.8%;OR=0.26,95%CI(0.14,0.54),Z=3.73,P<0.01],等,然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轻微发热[43.1%vs 2.89%,OR=16.40,95%CI(3.42,78.68),Z=3.50,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然上述结论需谨慎对待,需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的临床双盲研究予以证实。
张朕华洪金川陈智瑾梅其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甘露聚糖肽循证研究
拟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示微生物的初探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通过外环境中拟杆菌属菌量与大肠菌群存活菌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拟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示微生物,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现快速检测的可能性.方法 用大肠菌群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定时检测模拟水样中大肠菌群的存活菌量及拟杆菌属菌量,探讨二者的污染检出时限和相关性.同时分别检测在3个时间点采集4个位点的12份河流水样,比较二者的检出情况.结果 MPN计数法检测大肠菌群需要72 h,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拟杆菌不超过3 h;室内外模拟水样大肠菌群污染检出时限分别为>40 d和9 d,而拟杆菌的污染检出时限分别为13 d和5 d;室外模拟水样拟杆菌属菌量(从第1天的8.3×106拷贝/ml下降到第5天的小于检出限104拷贝/ml)和大肠菌群存活菌量(从第1天的大于4.3×106MPN/100 ml下降到第5天的2.4×103 MPN/100 ml)之间呈正相关;12份河水水样两种方法检出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均说明二者对粪便污染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拟杆菌有可能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微生物,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现快速检测.
杨晶艳陈智瑾丁晓贝黄玮杨蕊嘉裴晓方
关键词:拟杆菌属大肠菌群细菌学技术环境监测
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特点,以及流行优势毒株VP4基因核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3月华西第二医院75份门诊婴幼儿腹泻标本,RT-PCR检测轮状病毒并进行G、P基因分型。据检测结果确定流行优势株,对两株优势株VP4基因进行T-A克隆和测序比对。结果 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7.3%(13/75),其中G1型7株,G3型2株,4株未分型;P基因分型结果为P[8]型6株,P[4]型2株,P[10]型、P[6]型、P[9]型各1株,2株未分型;G/P组合结果以G1P[8]型为主,共5株;G1P[4]型,G3P[6]型各1株。VP4测序结果显示,两株优势株均为P[8]基因型,且毒株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97%),与标准株之间同源性也达90%以上。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成都地区2010年春季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其血清型主要为G1型,流行优势株G/P组合为G1P[8]型。
廖虹瑜张梦妍陈喜凯陈智瑾樊学军裴晓方
关键词:A组轮状病毒RT-PCRVP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