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曦

作品数:76 被引量:197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73篇结核
  • 62篇杆菌
  • 49篇分枝杆菌
  • 47篇结核分枝杆菌
  • 23篇基因
  • 19篇耐药
  • 12篇突变
  • 10篇结核病
  • 10篇抗结核
  • 9篇纯化
  • 8篇细胞
  • 8篇结核分支杆菌
  • 8篇分支杆菌
  • 7篇蛋白
  • 7篇相关基因
  • 7篇耐药相关基因
  • 7篇结核杆菌
  • 7篇巨噬细胞
  • 7篇抗原
  • 6篇突变研究

机构

  • 50篇北京市结核病...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省肺科医...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宁夏医学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6篇陈曦
  • 45篇张宗德
  • 35篇马玙
  • 34篇邢爱英
  • 34篇刘忠泉
  • 31篇古淑香
  • 26篇李自慧
  • 22篇贾红彦
  • 14篇李传友
  • 14篇陆宇
  • 14篇贾红艳
  • 12篇杜凤娇
  • 11篇王彬
  • 10篇付雷
  • 9篇陈效友
  • 9篇姜广路
  • 7篇黄海荣
  • 7篇刘菲
  • 7篇谢莉
  • 6篇王庆

传媒

  • 24篇结核病与胸部...
  • 10篇中国防痨杂志
  • 7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结...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防痨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结...
  • 1篇中华医学会结...
  • 1篇2004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09
  • 10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氨基水杨酸(PAS)耐药与结核分枝杆菌thyA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氨基水杨酸(PAS)耐药和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hyA)突变的关系,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PAS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95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的51株PAS敏感株和44株PAS耐药株的PAS耐药相关基因thy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野生型岫,A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判断这些临床分离株的thyA基因有无突变。结果51株PAS敏感株thyA基因未检出突变。44株PAS耐药株中有16个临床分离株的thyA基因检测到突变,突变检出率为36.4%(16/44)。突变类型包括置换、颠换、插入、缺失,均为单碱基改变或单碱基缺失,其中2株为thyA基因2个位点联合突变。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yA基因突变是其产生PAS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结核分枝杆菌胸苷酸合成酶是PAS作用的重要靶位。
张宗德赵雁林李自慧贾红艳刘宇红陈曦刘忠泉杜博平古淑香邢爱英马玙
关键词:胸苷酸合成酶抗药性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复苏初期与活跃期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 寻找休眠结核分枝杆菌复苏的关键基因,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的机制。方法 取7H9培养20天的H37Rv作为对数生长期的活跃结核分枝杆菌,并提取RNA。取一部份对数生长期的H37Rv加入亚甲兰作为无氧标志,37℃密封培养,无氧状态下生长的H37Rv会随着培养基中的氧气耗尽而进入休眠状态,继续无氧培养1个月的陈旧菌即为休眠菌,取休眠菌,加入适量5个复苏因子蛋白质组合,37℃有氧培养三天,提取RNA。用mRNA纯化试剂盒纯化RNA。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分析复苏因子蛋白刺激三天的休眠结核分枝杆菌和对数生长期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mRNA的表达差异。并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我们通过SSH杂交,以活跃结核分枝杆菌cDNA为Tester的正相杂交和以复苏因子蛋白刺激三天的休眠结核分枝杆菌cDNA为Tester的反相杂交的各自Tester高表达或特异性表达的片段都得到了选择性扩增,杂交产物经连接pTA2载体、转化DH5α、蓝白斑筛选,正相获得78个阳性菌落,反相获得46个阳隆菌落。阳性单个菌落经液体LB培养基培养,以菌液为模板,T7、M13为引物,扩增插入片段,能扩增到明显的带,且带大于350pb的为阳性。则正相得到66个阳性扩增带,反相得到39个阳性扩增带。这105个阳性扩增带的菌液经测序分析,将序列完全相同的特异性序列筛选合并,正相获得41个不同的特异性序列,反相获得32个不同的特异性序列。再去掉因消减杂交不完全而使正、反相中都获得的相同序列,则正相有30个特异性序列,反相有21个特异性序列。51个序列通过Genbank检索,因有不同序列检索得到对应同一基因的情况,因此,正相30个特异性序列经检索后对应22个不同的基因,反相21个特异性序列经检索后对应9个不同的基因。在我们的�
刘忠泉张宗德邢爱英陈曦李自慧古淑香贾红艳杜博平马玙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基因表达
炎性小体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作用的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小鼠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无免疫缺陷的野生型(widetype,WT)C57BL/6小鼠、半胱天冬酶-1^-/-小鼠、ASC^-/-小鼠及NLRP3^-/-小鼠用于体内MTB感染实验,各种系小鼠骨髓和腹腔巨噬细胞用于体外MTB感染实验。体内感染实验小鼠分为2组:第1组中4种小鼠各感染30只,用于细菌载量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及生存期评价;第2组中4种小鼠各感染15只,用于组织病理学分析及肺组织细胞流式分析;实验第1、2、3、4周时各种系小鼠各取1只未感染小鼠作为对照。检测感染小鼠的生存率及肺组织匀浆中细菌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未感染野生型小鼠、感染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IL-1p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感染后肺组织中的浸润细胞组分及细胞坏死情况,并以ELISA法分析支气管灌洗液和血清中坏死相关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IL-1α的分泌情况;对感染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半胱天冬酶-1的成熟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水平。结果感染MTB24h后,野生型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B水平明显高于半胱天冬酶-1^-/-小鼠、ASC^-/-小鼠及NLRP3^-/-小鼠[分别为:(316.29±4.64)pg/ml、(21.30±2.37)pg/ml、(22.99±0.46)pg/ml、(32.61±0.22)pg/ml;F=30.53,P〈0.01];野生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水平也明显高于半胱天冬酶-1^-/-小鼠、ASC-/-小鼠及NLRP3^-/-。小鼠[分别为:(2970.36±11.53)pg/ml、(130.48±2.52)pg/ml、(120.24±3.43)pg/ml、(121�
陈曦姜广路贾红彦张宗德
关键词:自身免疫抗生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复苏期与活跃期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寻找休眠结核分枝杆菌复苏的关键基因,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的机制。方法取改良7H9培养基培养20d的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作为对数生长期的活跃结核分枝杆菌,提取其RNA。将一部分该菌株在37℃密封无氧培养45d左右,加入亚甲蓝作为无氧标志,即获得休眠菌。向休眠菌中加入复苏促进因子,37℃有氧培养3d,提取休眠复苏期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RNA。用DNA酶处理RNA并回收RNA,用mRNA纯化试剂盒纯化RNA。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分析休眠复苏期和活跃期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mRNA的表达差异,并通过基因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以活跃期结核分枝杆菌cDNA为检测子的正相杂交和以休眠复苏期结核分枝杆菌cDNA为检测子的反相杂交各自高表达或特异性表达的片段都得到了选择性扩增,杂交产物经连接pTA2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和蓝白斑筛选,正相杂交获得78个阳性菌落,反相杂交获得46个阳性菌落。阳性单个菌落经液体LB培养基培养,以菌液为模板,T7、M13为引物,扩增插入片段,能扩增到明显的条带,且〉350bp的条带为阳性。正相杂交得到66个阳性扩增带,反相杂交得到39个阳性扩增带。这105个阳性扩增带的菌液经测序分析,则正相有30个特异性序列,反相有21个特异性序列。将这51个序列通过Genbank检索,因有不同序列对应同一基因,最后正相获得了20个活跃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功能基因,反相获得了7个休眠复苏期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功能基因,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8大类。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7个休眠复苏期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功能基因的表达量均为活跃结核分枝杆菌的该基因表达�
刘忠泉张宗德邢爱英陈曦李自慧古淑香贾红艳杜博平马玙
关键词:基因抑制性消减杂交
结核分枝杆菌rv3873、rv3879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3873、rv3879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方法 1.引物设计:根据结核分枝杆菌rv3873、rv3879c基因的编码核苷酸序列, 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rv3873的引物分别引入BamHI...
陈曦张宗德刘忠泉贾红彦邢爱英古书香
文献传递
抗结核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南被引量:1
2023年
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极具挑战性,难度大,周期长,非临床研究的数据是开展临床试验的前提。全面充分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和在动物体内的药效学评价是临床试验前的重要步骤和关键内容。本技术指南主要适用于治疗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药物的研发,旨在为创新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朱慧徐建郭少晨陈曦陆宇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药效学
14种抗结核药物在巨噬细胞内的抗结核活性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测定14种抗结核药物在巨噬细胞内的抗结核活性,并评价体外巨噬细胞内抗结核活性测定对新药筛选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感染J774.1巨噬细胞,建立体外巨噬细胞感染模型。分别检测利福平、异烟肼、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贝达喹啉、氯苯吩嗪、利奈唑胺、硝基咪唑类药物PA-824、氯苯吩嗪的衍生物TBI-166、利奈唑胺的同类药物OTB-658,以及苯并噻嗪类药物PBTZ-169和BTZ-043、TZY-5-84、NTB-3119H作用后的巨噬细胞中的细菌载量,评价抗结核药物的胞内活性;并采用微孔培养显色法(MABA法)测定上述药物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从中选取利福平、异烟肼、左氧氟沙星、贝达喹啉、氯苯吩嗪、利奈唑胺、TBI-166、PBTZ-169分别作用J774.1巨噬细胞3h,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结果细胞培养基中药物浓度为0.50μg/ml时,异烟肼、PBTZ-169、贝达喹啉、BTZ-043、NTB-3119H、TZY-5-84和PA-824降低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1.60、1.33、1.31、1.25、1.13、1.01和1.00lg(CFU/ml)(CFU:菌落形成单位),胞内活性最强的是异烟肼和PBTZ-169,其次是贝达喹啉;但吡嗪酰胺、利奈唑胺、TBI-166和OTB-658仅降低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0.65、0.55、0.33和0.31lg(CFU/ml)。经体外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和胞内活性比较,发现利奈唑胺和OTB-658虽然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MIC90分别为0.25和0.05μg/ml),但是二者在细胞培养基中浓度为5μg/ml时仅降低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0.77和0.50lg(CFU/ml)。在培养基中药物浓度为20μg/ml时,PBTZ-169、贝达喹啉、氯苯吩嗪、利福平、TBI-166、异烟肼、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唑胺在巨噬细胞内的浓度为1.42、2.11、4.93、1.65、0.50、0.27、1.13和0.32μg/ml,胞内药物浓度是其MIC90(分别为0.0005、0.03、0.12、0.05、0.04、0.05、0.25、0.25μg/ml)的2840.00、70.33、41.08、33.00、12.50、5.40、
陈曦刘忠泉王彬朱慧付雷李媛媛陆宇
关键词:抗结核药巨噬细胞微生物敏感性试验高压液相串联质谱法
酶联免疫斑点法在结核潜伏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ESAT-6/CFP-10融合蛋白、ESAT-6两种抗原进行的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在结核潜伏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并与结核菌素试验(tu...
刘菲张宗德陈曦杨新婷杜凤娇刘洋贾红彦古淑香马玙
文献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RD1区编码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潜在价值
2009年
结核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流行较广,病死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水平对结核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细菌学检查阳性率较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因受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接种影响特异性不高、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存在假阳性、受检验标本来源多样且其处理难以标准化等问题,
杜凤娇陈曦刘菲张宗德
关键词:结核病诊断结核分枝杆菌编码蛋白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传染性疾病细菌学检查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和免疫原性分析
2009年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1837c、rv3803c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进行表达、纯化,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方法PCR扩增结核分枝杆菌H37Rv rv1837c、rv3803c基因,并克隆入pTA2质粒。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入pET30a(+)质粒,构建pET30a(+):rv1837c、pET30a(+):rv3803c重组体。然后转化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经0.4mmol/L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分别与组氨酸标签单克隆抗体及结核患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鉴定Rv1837c、Rv3803c重组蛋白。经镍离子螯和氮川乙酸-组氨酸标签亲和树脂纯化,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分别免疫家兔,取兔血清与纯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家兔血清中的抗体。结果pET30a(+):rv1837c、pET30a(+):rv3803c重组体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92000及38000的重组蛋白,表达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胞质中,表达量分别占全菌蛋白质的30%及50%。获得纯度为90%的重组蛋白。纯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鉴定证实为目的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rv1837c、pET30a(+):rv3803c,并获得Rv1837c及Rv3803c重组蛋白,为血清学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奠定了基础。
陈曦古淑香贾红彦李自慧郑晓静刘忠泉邢爱英杜博平张继增张宗德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