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娟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芜湖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可视化
  • 4篇可视化分析
  • 3篇籽油
  • 1篇亚麻籽
  • 1篇亚麻籽油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离子
  • 1篇网络
  • 1篇南瓜籽
  • 1篇南瓜籽油
  • 1篇聚丙烯
  • 1篇可视化设计
  • 1篇光度
  • 1篇光度法
  • 1篇分光光度法
  • 1篇改性
  • 1篇改性PP

机构

  • 5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安徽省功能性...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5篇陈海娟
  • 5篇张晓
  • 5篇翟春海
  • 5篇钟明
  • 5篇胡献琴
  • 5篇孙益民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亚麻籽油工艺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亚麻籽油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压力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m2VD)安排试验。选择分离釜1中产物的质量为试验指标,用自主提出的多因素多水平试验结果可视化分析方法(m2VA)对多维空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范围为萃取压力20~30 MPa、萃取温度30~46℃、萃取时间77~90 min、分离压力4.0~4.7和5.7~5.9 MPa。根据优化工艺范围,在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83 min、分离压力4.3 MPa下重新试验得到22.87%的得率,对应于质量为34.3 g。
孙益民陈海娟张晓钟明翟春海胡献琴王阳星
关键词:亚麻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南瓜籽油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南瓜籽油,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研究了提取压力、分离压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范围:提取压力为17.5~30 MPa,提取温度为25~31℃和提取时间为42~80 min,分离1压力为4.0~4.8 MPa。在优化区域内进行了验证实验,提取压力为18 MPa,分离1压力为4.1 MPa,提取温度为28℃,提取时间为72 min,提取率21.84%。
孙益民张晓陈海娟胡献琴钟明翟春海
关键词:南瓜籽油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改性PP增强配方设计被引量:2
2012年
将聚丙烯(PP)、增强剂、增韧剂和接枝PP共混制备改性PP,测试了改性PP的拉伸强度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运用一种自行提出的方法——可视化分析法对改性PP的拉伸强度进行了研究。拉伸强度大于80.0MPa时,PP、增强剂、增韧剂和接枝PP共混的最优配方为:w(PP)为62%~63%,增强剂质量分数为23.0%~30.0%,增韧剂质量分数为5.0%~7.0%,接枝PP质量分数为7.3%~8.0%。
孙益民钟明胡献琴翟春海陈海娟张晓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可视化分析
神经网络用于光度法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离子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构筑16-5-4多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同时测定溶液中Cd2+、Pb2+、Cu2+、As3+的含量。实验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作为显色剂,采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设计样本,在4种组分可见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390~480 nm范围内,选取16个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作为输入信号,应用“留二法”原则训练BP网络。网络准确预测了结果,Cd2+、Pb2+、Cu2+、As3+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0%、100.03%、100.09%、9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8%、0.12%、0.26%、0.13%,达到了4种组分含量同时测定的目的。
孙益民翟春海胡献琴钟明张晓陈海娟
关键词: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BP网络重金属离子
超临界CO_2提取茶籽油的工艺及其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对超临界CO2工艺提取茶籽油进行研究,选择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分离釜Ⅰ压力为影响因素,茶籽油的提取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范围:萃取压力2.5×107~3.0×107Pa、温度30~35℃、时间110~140 min、分离釜Ⅰ压力4.0×106~5.0×106Pa。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籽油中的各个成分及含量,发现茶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
孙益民胡献琴翟春海钟明张晓陈海娟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茶籽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