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星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市农科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3篇早籼
  • 3篇水稻
  • 3篇高产
  • 3篇高产栽培
  • 2篇栽培技术研究
  • 2篇栽培要点
  • 2篇籼稻
  • 2篇温12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1篇新优752
  • 1篇新种质
  • 1篇新种质资源
  • 1篇选育
  • 1篇选育及栽培技...
  • 1篇引种
  • 1篇早籼稻
  • 1篇早籼新品种
  • 1篇试种

机构

  • 6篇温州市农科院
  • 1篇温州市农业科...

作者

  • 7篇陈海星
  • 6篇郑伟
  • 4篇朱献丰
  • 2篇马国华
  • 2篇徐秀如
  • 2篇李道品
  • 2篇张永鑫
  • 2篇周吉忠
  • 1篇王元辉
  • 1篇赵旭峰
  • 1篇吴朋喜
  • 1篇潘可可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西农业科技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温州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2
  • 2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质源三系杂交水稻新优752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2001年
徐秀如马国华陈海星王元辉
关键词:水稻新优752栽培要点
迟熟早籼新品种温12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2002年
对早籼新品种温 12进行了秧龄弹性和 4因素 2水平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早籼新品种温 12的秧龄宜控制在 2 5d左右 ,在高产栽培上 ,可选用施纯N 15kg/ 6 6 7m2 ,17cm×2 0cm种植密度 ,每丛 6本 ;或施纯N 12 .5kg/ 6 6 7m2 ,2 0cm× 2 0cm种植密度 ,每丛 4本 ;或施纯N 12 .5kg/ 6 6 7m2 ,17cm× 2 0cm种植密度 ,每丛 4本等 3种栽培模式。
朱献丰吴朋喜郑伟陈海星赵旭峰
关键词:早籼温12栽培技术水稻
早籼温22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被引量:3
2009年
温229是以高产、抗稻瘟病为目标,定向选育的早籼中熟新品种。该品种熟期适中,株型紧凑,分蘖中等偏强,成穗率高,穗型较大,抗逆性好,产量水平较高,稻米加工品质较好。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栽培要点为:种子消毒,适时播种,合理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周吉忠李道品张永鑫郑伟陈海星
关键词:栽培要点
新种质资源30152特征特性及试种表现
2001年
抗倒性差、后期早衰是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当家品种(组合)的产量制约因素。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于1999年从江苏农科院引进一批抗倒性好、后期转色佳、米质优的新种质资源,经筛选发现30152田间表现较好,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徐秀如郑伟朱献丰马国华陈海星
关键词:籼稻新种质资源引种试种栽培技术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上的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早籼稻品种温12的4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几个因子中,其贡献率依次为千粒重>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有效穗,说明温12在不同栽培因素水平下,千粒重、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2)在纯N12.5kg/667m^2水平时,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高低起着主要的作用,此时应攻大穗为主;在15.0kg/667m^2水平,结实率的高低影响产量的高低;(3)不同密植时,对温12的栽培要求也不一样,在稀植时,要以攻大穗及提高结实率为主,而在密植时,要求提高成穗率,从而提高有效穗。
朱献丰郑伟陈海星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温1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02年
温12系温州市农科院浙南水稻育种中心选育的早籼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肥料、密度、本数和播种量等4因素2水平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12在高产栽培上,可选用施纯N 225kg/hm2,0.17m×0.2m栽植密度,每丛6本;或施纯N 187.5kg/hm2,0.2m×0.2m栽植密度,每丛4本;或施纯N187.5kg/hm2,0.17m×0.2m栽植密度.每丛4本等三种栽培模式。
朱献丰郑伟陈海星潘可可吴朋喜赵旭峰
关键词:温12高产栽培技术
早籼稻新品种温2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9年
温229系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采用复式杂交选育成的早籼中熟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稻品种审定。该该品种熟期适中,株型紧凑适中,株高中等,分蘖中等偏强,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高,后期转色好,产量水平较高,中抗稻瘟病,稻米加工品质较好。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李道品张永鑫郑伟周吉忠陈海星
关键词:早籼稻选育栽培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