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烽

作品数:17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社会
  • 3篇社会学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权力
  • 3篇主义
  • 3篇自然经济
  • 2篇道德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地位
  • 2篇学理
  • 2篇政治
  • 2篇中国社会
  • 2篇社会学理论
  • 2篇社会转型
  • 2篇文明
  • 2篇腐败
  • 2篇腐败现象
  • 2篇传统社会
  • 1篇代文
  • 1篇当代社会

机构

  • 16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16篇陈烽
  • 1篇俞新天
  • 1篇陈红春

传媒

  • 5篇社会学研究
  • 3篇上海社会科学...
  • 3篇社会科学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03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 3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6
  • 1篇1985
  • 1篇198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地位再认识被引量:2
1985年
本文认为,社会学区别于其它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作整体性研究。普通社会学可以划分为关于一切社会形态整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某种社会形态整体发展的特殊规律、某个特定社会整体发展的个别规律三个基本研究层次。分科社会学可以划分为关于区域社会的整体发展规律、人群共同体的整体发展规律、不同类型个体的整体发展规律三种基本研究类型。从学科归属着眼,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关于社会整体发展的部分)应分别属于普通社会学第一、第二层次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为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现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科划分予以重新认识。
陈烽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学说学科地位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
科技人员创造力的相关因素辨析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从基本概念和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科技人员创造力的相关因素的讨论,对各种相关因素的性质与层次进行了区分,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分析框架。作者认为,能力素质、职业培训、工作条件、组织管理和价值观念是科技人员创造力的直接相关因素,其中前两项是前提因素,后三项是发挥因素;晋升、奖励、收入和住房是科技人员创造力的间接相关因素,它们通过工作积极性这一中间变量起作用,其中前两项是激励因素,后两项是保健因素。
陈烽
关键词:知识生产
社会学——对社会作整体性研究的科学——再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地位被引量:7
1986年
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的大家族中,也许没有哪一个成员比社会学的面目更加模糊不清了。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诠释分歧如此之大,简直令人怀疑它是否能够真正跃身于学术之林。可是,几年前它一经被获准恢复生存的权利,竟一下子从地底下招唤出那么多的“××社会学”,显示出一股旺盛的生命力。于是有些同志发出呼吁:不要再在定义。
陈烽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学理论社会整体发展家族唯物史观
社会形态的两重划分与我国当前社会变革的实质被引量:3
1988年
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入、全面发展,在我国已经出现一股巨大的社会变革的潮流。从总体上把握这场社会变革,在理论上给予明晰的说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但是,我国原有的社会发展基本理论体系却无力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在它的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中,在它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基本适应。
陈烽
关键词:社会变革社会形态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历史重任
我国经济基础的转型与道德重建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是经济基础的一次深刻转型。在劳动交换关系上是从国家统制的半自然经济转向市场配置的现代商品经济,在劳动占有关系上是从单一的、国家垄断的公有制转向以分散、独立的公有制为主的多元占有制。经济基础的转型决定了我国的道德观念形态必须重建。作者指出,我国原有道德观念形态的核心实质上是国家统制观念,主要倾向是对个人自主性的排斥和对服从国家统制的强调。其所造成的负面后果是社会成员中出现的依附人格和双重人格。文章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群体、社会和国家等不同社会利益的高度整合和集体精神的基础是契约性机制,是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对道德传统的继承和道德理想的坚持,都必须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生活为前提。
陈烽
关键词:双重人格社会成员国家垄断道德理想社会文明
社会主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再认识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认为,必须全面把握和继续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尤其是三大形态的理论。文章指出,生产工具发展的三大阶段──手工工具、机械化工具和自动化工具,决定了交换关系发展的三大阶段──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自由交换经济。以交换关系决定的社会基本活动方式为标准,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三大形态。以占有关系决定的社会基本利益关系为标准,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非依次更替的六种形态。中国当前的社会转型具有双重涵义:在社会基本活动方式上,从传统型社会体制转向现代型社会体制;在社会基本利益关系上,从传统型社会主义(与半自然经济相结合)转向现代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陈烽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共产主义自然经济
对我国转型期反腐败问题的思考被引量:3
1998年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尖锐地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要求全党高度重视,依靠和带领群众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关于腐败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
陈烽俞新天
关键词:腐败现象反腐败斗争权力腐败利益实现机制腐败分子
老人的家庭地位与处境——徐汇区新乐街道复南里委老人情况的调查
1982年
1980年底,我们在徐汇区新乐街道复南里委,对退休龄以上的老人(包括相应年龄的无业老人)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设计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法”,抽样的比例为10%。调查的方法为个别访谈法,通过被调查者自填和调查者代填问答法取得资料。 兹根据调查样本中110名非在职老人的资料,对老人的家庭地位与处境的现状、原因、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加以探讨。
潘穆陈烽
关键词:老人家庭地位道德观念子女家庭成员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性质及其转型——兼论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使命
1989年
本文认为,当前的文化讨论不应回避对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性质的剖析。人类文化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反映社会基本利益关系的“六形态”,一是反映社会基本活动方式的“三形态”,即“传统”自然经济文化、“现代”商品经济文化和“后现代”自由经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并列”地同处“现代”文化这一历史阶段中。建国后的中国当代文化,从基本利益关系上看是社会主义文化,从基本活动方式上看是一种变态的“传统”型文化。当前中国文化的全面转型,就是实现从“传统”型文化向“现代”型文化的根本质变。这必然导致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某种趋同和世界化。当代中国社会学在这一过程中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
陈烽
关键词:文化形态社会学当代中国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当代中国社会历史使命
历史转变时期社会不稳定的功能及其控制
1989年
纵观百年历史风云,近十年的中国又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时期。无论将历史转变的涵义理解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从半自然经济社会向商品经济社会转变,或者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这一历史转变时期所显示出的特征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原有的社会结构与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改革,以求社会的发展。这是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
陈红春陈烽
关键词:社会不稳定因素社会系统传统社会历史转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