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羿辰

作品数:24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雷达
  • 5篇降水
  • 3篇太阳辐射
  • 3篇人工防雹
  • 3篇含水量
  • 3篇反射率
  • 3篇防雹
  • 2篇订正
  • 2篇增雨
  • 2篇增雨潜力
  • 2篇双线偏振
  • 2篇气象
  • 2篇人工影响天气
  • 2篇人工影响天气...
  • 2篇作业方式
  • 2篇连接结构
  • 2篇积层混合云
  • 2篇降水粒子
  • 2篇降雪
  • 2篇方位角

机构

  • 22篇北京市人工影...
  • 7篇北京市气象局
  • 5篇南京旗云中天...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河北省人工影...

作者

  • 24篇陈羿辰
  • 7篇马新成
  • 5篇金永利
  • 5篇丁德平
  • 4篇何晖
  • 4篇秦睿
  • 4篇马建立
  • 4篇毕凯
  • 3篇张蔷
  • 3篇段树
  • 2篇张龙斌
  • 2篇苏德斌
  • 2篇吕达仁
  • 2篇刘锦丽
  • 2篇张邢
  • 2篇郭欣
  • 2篇嵇磊
  • 2篇田平
  • 1篇傅慎明
  • 1篇高茜

传媒

  • 5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学报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冰雹粒子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冰雹粒子识别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降水粒子的偏振参量集合和预设温度;获取参数集合,参数集合包含有各个偏振参量对应的子参数集,以及预设温度对应的子参数集;利用各个子参数集分别构建对应于偏振参量,以及对...
金永利丁德平马建立陈羿辰秦睿张蔷高扬杨帅赵淑艳田京文
文献传递
一种降水粒子的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水粒子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降水粒子的偏振参量集合和预设温度,偏振参量集合包括:反射率、差分反射率、差分传播相移率和相关系数;分别获取每一种降水粒子类型对应的参数集合,参数集合包含有各个偏...
马建立丁德平金永利陈羿辰秦睿张蔷嵇磊高茜李宏宇郭欣
文献传递
X波段双极化雷达在北京夏季降水估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X波段双极化雷达和地面自动雨量站数据对北京地区2009年夏季降水进行分析,先采用低通滤波、衰减订正等方法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提取了单位差分传播相移Kdp之后,分别拟合出X波段双极化雷达参数与降水之间的两个关系式:Zh=159R1.37及R=13.9Kdp0.81,最后再分别利用这些拟合公式对北京地区进行降雨估测。结果表明:雷达用这两个公式估测的降雨量与地面实测降雨量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当每小时降雨量大于10mm时,Kdp-R的估测比Zh-R估测更稳定、准确;通过平均标准差统计可知,Kdp-R估测精度明显高于Zh-R估测精度。
陈羿辰刘锦丽段树苏德斌吕达仁
关键词:自动雨量站降水估测
一次基于风廓线雷达观测的北京夏季降水的垂直观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利用风廓线雷达数据反演了降水云体的大气垂直速度、雨滴下落末速度等云动力特征和云水混合比、雨水混合比等云微物理参数,并结合天气雷达、探空、自动站、雨滴谱仪和微波辐射计等数据对2020年5月7~8日发生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次夏季降水过程进行垂直综合观测。结果表明:垂直探测仪器观测及其反演的数据可以获得降水云体的详细动力参数和微物理特征。站点位于主体降水回波边缘,降水为层状云类型,整体回波较弱(主要在0~20 dBZ),4 km高度的水平风垂直切变贯穿整个降水过程,降水分为两个阶段:前期7日20时(北京时,下同)至8日02时低层存在浅对流结构,云顶较高(平均高度8207 m),低层水平风切变促进了对流发展,10~20 dBZ的回波比重较大,粒子谱较窄,直径<1 mm,雨强较弱,但粒子数浓度值大,最大值26305 m;,2~3 km处存在暖平流,水汽和液水值大,雨水混合比0.02~0.15 g/kg,云水混合比0.5~2 g/kg,且强值区域大,雨滴下落末速度3.2~4.2 m/s,大气垂直速度在±0.6 m/s之间,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变换明显;后期8日02~10时转为典型层状云降水,云顶较低(平均高度7831 m),<10 dBZ的回波比重较大,3100 m处形成亮带的强值中心,粒子谱展宽,最大直径接近1.5 mm,粒子数浓度值减小,最大值<3000 m;,雨水和云水值比对流期小了一个量级,且强值范围变窄,雨滴下落末速度减小为2.8~3.6 m/s,大气垂直速度也比对流时期小了一个量级,并且在亮带高度以下(2.5~2.8 km)范围内出现明显横向带状的上升和下沉气流区。
黄钰郭学良郭学良陈羿辰陈羿辰杜远谋张邢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夏季降水
毫米波测云雷达在降雪观测中的应用初步分析被引量:41
2018年
本文利用毫米波云雷达联合称重式雨量计、气球探空和S波段天气雷达在北京对2015年11月三次降雪进行了观测,以2015年11月22~23日降雪过程为例,主要从降雪系统的宏观结构特征、微物理变化以及毫米波雷达在降雪探测中电磁波衰减情况、雪粒子含水量和地面降雪量估测几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毫米波云雷达具有高时空分辨率,能对降雪系统进行精细化探测,在降雪系统发展最旺盛的阶段能够通过反射率(Z)、退极化比(LDR)和径向速度(V)初步判断出云中是否含有过冷液滴;(2)降雪回波强度最大值能反映整层云系中含水量最大的区域,当最大值Z大于20 d BZ时,最大值的大小、最大值持续时间、最大值出现的高度与地面降水量成正相关,速度最大值表示云中粒子上升最大速度(速度为正时)或者粒子下落的最小速度(速度为负时),主要分布在-0.5~2 m s^(-1),速度最小值表示粒子下落的最大速度,主要在-3^-1 m s^(-1);(3)随着高度增加反射率的垂直廓线会出现多个峰值,这是由于不同高度层风速分布不均造成的,降雪回波这种特点比降雨回波更明显;(4)对比Ka与S波段雷达反射率可知,两雷达反射率平均差值小于2.5 d BZ,Ka波段反射率略大S波段雷达反射率;(5)降雪量反演与地面降雪量仪数据对比,逐小时降雪量反演精度为20.38%,累计降雪量反演误差为6.58%,24小时累计降雪量绝对误差为1.9 mm,说明云雷达估算累计降雪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很准确的反映地面实际降雪情况,当降雪系统发展旺盛时,雪粒子含水量分布在0.05~0.15 g m^(-3),在降雪初期或者降雪系统消散期,雪粒子含水量一般小于0.04 g m^(-3),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整层降雪回波的雪粒子含水量。这些云雷达在降雪观测中的应用和初步分析结果可以更好的地了解降雪系统宏微观结构,为云模式的发展和人工影响天气中增雪潜力
陈羿辰金永利丁德平丁德平毕凯马新成
关键词:毫米波降雪量含水量
雨滴谱仪风挡
本实用新型公开雨滴谱仪风挡,包括安装架、多个齿片、至少两个支柱,所述安装架为中部为空的封闭结构,所述齿片为片状结构,多个齿片安装在安装架上,所有的齿片围成一个围栏结构,雨滴谱仪放置在围栏结构内,支柱能够调节高度的安装在安...
陈羿辰范艳红丁德平黄梦宇张磊李霞金永利
文献传递
北京海坨山区低槽降雪云系演变特征的观测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2019年2月14日在北京海坨山地区出现了一次由低槽云系产成的降雪过程。利用飞机、Ka波段云雷达、微波辐射计、降水粒子谱仪、雪晶显微观测仪等协同观测数据集,分析了此次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中尺度和微观结构的演变特征。协同观测显示:(1)降雪过程由高空低槽和地面倒槽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与低层东风回流干冷偏东风共同影响形成,西南风厚度和强度与地面降雪量以及降雪粒子数浓度成正相关。(2)降雪云系为冰云,地面降雪形状主要为片状、枝状和柱状单晶体,冰雪晶的凝华-聚并增长是降雪的主要形成机制。(3)大量枝状雪花的攀附现象出现在地形云爬升阶段,即低层东风回流减弱,转由倒槽槽前西南暖湿气流控制。(4)过冷水的出现与地形抬升有关,地形云爬升期间存在人工增雪潜力。
马新成董晓波董晓波毕凯陈云波陈羿辰麦榕
关键词:降雪
利用双线偏振雷达分析人工防雹作业效果被引量:15
2016年
以北京市平谷区2011年6月11日防雹作业为例,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资料,选取与作业区条件十分接近的云块为对比区,根据回波移动方向和速度,跟踪分析在不同高度上防雹作业前后云体宏观结构特征和粒子相态等微物理变化过程。作业后云体所呈现特征为:1作业区的云顶高度、强回波中心高度迅速下降,对比区变化不明显;2作业区水平反射率Zh减小,差分反射率Zdr、零相关系数ρhv增大,单位差分传播相移Kdp小范围内波动,对比区Zh、Zdr、Kdp变化不明显;ρhv增大;3作业区对流减弱,高层较大冰雹粒子、大雨滴下沉明显,最终以霰粒子为主;而对比区域则对流仍然旺盛,冰雹粒子有增多趋势。以上特征表明防雹作业可有效抑制冰雹胚胎成长为冰雹的过程,通过偏振雷达观测参量可对防雹作业效果进行较好的验证。
陈羿辰张龙斌金永利马建立嵇磊秦睿
关键词:碘化银人工防雹
X波段偏振雷达在增雨潜力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正>详细摘要:利用火箭和飞机增雨催化作业各有优势和缺点,火箭不受复杂气象条件限制,但可催化和影响的范围小,飞机虽然可以在任何指定位置作业但易受气象条件制约,二者成本都很高。因此增雨潜力区域准确识别有利于提高增雨催化效果...
陈羿辰何晖
关键词:增雨潜力积层混合云
文献传递
在线连续流量扩散云室对华北冬季大气冰核的观测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利用国内首台在线连续流量扩散云室,2017年冬季在华北地区高山站开展了大气冰核观测;结合常规气象要素、降水滴谱、气溶胶观测,分析了大气冰核数浓度特征,并对冰核活化参数化方法以及降雪对冰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冰核在不同时间的浓度差异较大,-20°C时数浓度变化范围为2.50~76.8 L-1,平均值为18.347 L-1;(2)大气冰核浓度随活化温度降低呈指数增加趋势,随过饱和度增加呈指数增加,凝华核化所占比例约为18.64%;(3)大气冰核与粒径大于0.5μm的气溶胶数浓度的关系可用参数化表示,相关性大于仅基于活化温度建立的参数化公式;(4)降雪过程大气冰核具有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降雪开始后大气冰核数浓度增加,降雪后期系统过境伴随的大风,对气溶胶的清洗作用明显,大气冰核随之减少。本研究为在线连续流量扩散云室类型的冰核观测仪在国内首次使用,所建立的冰核参数化公式有助于华北地区冬季地形云及其降水的微物理特征研究,同时在云模式的发展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毕凯毕凯马新成黄梦宇马新成丁德平
关键词:大气冰核气溶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