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媛媛

作品数:26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耕地
  • 13篇坡耕地
  • 9篇水土
  • 8篇黑土
  • 8篇黑土区
  • 7篇水土保持
  • 5篇土壤
  • 4篇水土流失
  • 4篇丘陵区
  • 4篇黑土区坡耕地
  • 3篇低山丘陵
  • 3篇低山丘陵区
  • 3篇东北黑土
  • 3篇东北黑土区
  • 3篇生态
  • 3篇梯田
  • 3篇径流
  • 3篇保护性耕作
  • 2篇地表径流
  • 2篇地埂

机构

  • 18篇吉林省水土保...
  • 8篇吉林省水土保...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吉林省墒情监...

作者

  • 26篇隋媛媛
  • 23篇许晓鸿
  • 21篇张瑜
  • 6篇刘明义
  • 6篇刘明义
  • 6篇刘艳军
  • 5篇王永丰
  • 5篇崔斌
  • 4篇芦贵君
  • 4篇崔海锋
  • 4篇欧洋
  • 4篇阎百兴
  • 3篇孙传生
  • 3篇赵书军
  • 3篇刘艳军
  • 2篇张军海
  • 2篇王佩将
  • 2篇王永丰
  • 1篇李阳
  • 1篇李秋梅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吉林水利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东北三省水利...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东北三省水利...

年份

  • 3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中东部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和林地水量平衡分析--以东辽县杏木小流域为例
采用资料统计分析与野外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和林地水量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1978年-2008年间,年内降水量呈单峰型分配,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4%,降水日数占总降水天数的56.9...
许晓鸿刘艳军隋媛媛张瑜赵书军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水量平衡地表径流蒸散量
一种生态埂坎梯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埂坎梯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生态膜袋、连接扣、排水管、田面等,生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通过连接扣固定,排水管置于生态膜袋与生态膜袋之间,田面与生态膜袋相连。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简单,...
许晓鸿张瑜田立生刘明义崔斌隋媛媛贾立新
文献传递
不同植物带地埂土壤抗侵蚀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3种不同地埂植物带上的植物生长状况、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及土壤崩解速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植物带地埂土壤的抗侵蚀效果。结果表明:黄花菜与红小豆混种能够促进地埂植物带上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增强植物护埂、固埂作用;不同植物带地埂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孔隙度、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黄花菜、红小豆及黄花菜与红小豆混种植物带地埂土壤孔隙度、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裸埂,土壤容重低于裸埂,黄花菜地埂土壤孔隙度最好,黄花菜与红小豆混种地埂土壤保水保肥性最好;不同植物带地埂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黄花菜与红小豆混种地埂土壤抗崩解、抗侵蚀性能最强,是适合东北低山丘陵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的良好措施。
刘明义许晓鸿刘艳军隋媛媛张瑜王永丰
关键词:土壤抗蚀性
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室内分析与野外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崩解速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PIC(土壤侵蚀和生产力影响估算)模型计算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研究了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抗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0—5cm土层<20—25cm土层<40—45cm土层,坡下部<坡上部,7°<10°。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中值粒径无明显变化规律。(2)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它与土壤容重和有机质相关性较好。容重越小,有机质含量越高,崩解速率越小。(3)土壤崩解速率随坡度和坡位变化规律一般表现为:坡上部>坡下部,7°<10°。(4)该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K值处于0.20~0.40之间,土壤抗蚀性能较弱,应加强土壤抗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失方面的防治工作。
许晓鸿隋媛媛张瑜王永丰刘明义
关键词:丘陵漫岗区坡耕地抗蚀性
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被引量:17
2013年
为了探求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措施,以吉林省伊通县毯子房小流域为典型试验研究区,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留茬、轮作和秸秆还田3种不同耕作措施下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对照处理产生径流量和泥沙量最大,秸秆还田产生侵蚀量最小,留茬、轮作和秸秆还田比对照处理径流量减少36.4%~66.7%,泥沙量减少75.2%~86.4%;2)与对照相比,留茬、轮作和秸秆还田3种不同措施下冲刷泥沙中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减少56.6%,62.8%和81.4%,全氮质量分数分别减少53.3%,60.0%和80.0%,全磷质量分数减少38.5%,61.5%和84.6%,且不同处理下3种土壤养分流失总量均比对照减少85%以上。
许晓鸿隋媛媛张瑜王永丰刘明义刘艳军
关键词:耕作措施水土保持黑土区
生态过滤型沟头防护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过滤型沟头防护技术,其特征在于:对坡耕地侵蚀沟头采用玉米秸秆通过捆扎,利用柳桩固定紧实,形成厚度为15-20cm,宽度适中(1.5-3.0m),长度范围合理的生态防护形式。本发明采用玉米秸秆和柳桩作为...
许晓鸿张瑜刘明义芦贵君隋媛媛张军海王永峰孙传生
文献传递
第二松花江流域坡耕地生态环境诊断及评价
采取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查询的方法对第二松花江流域坡耕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评价,选取含黑土层厚度、土壤侵蚀、土壤理化性状、坡耕地整治共4类因子作为第二松花江流域坡耕地生态环境诊断的初选指标,并构建了包含10个评...
隋媛媛许晓鸿张瑜王永丰刘明义刘艳军孙传生
关键词:第二松花江流域坡耕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不同施肥方式对经果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改善坡面荒芜旱地,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吉林省杏木小流域经果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单一和配合施肥方式,对比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对0—20cm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量不同,表现为:有机无机肥配施+秸秆还田(NPKOM)>有机肥+秸秆还田(OM)>单施有机肥(M)>秸秆还田(O)>对照(CK)。与对照(CK)相比,增幅分别为45%,37%,26%,10%。(2)不同施肥方式可有效改善土壤通气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降低土壤容重,其中以秸秆还田(O)的效果最为明显,达到了显著水平(p=0.043)。(3)土壤中全N,全P,全K动态变化不仅与各元素投入与产出量有关,同时与施肥方式以及各元素含量本底值密切相关,本底值越大,各元素增减幅度越大。配合施肥方式与单一施肥方式对比,对增加土壤中全N,全P含量效果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养分投入量增加的缘故,并且全N,全P量的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K含量均为降低,降低程度因施肥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张瑜崔斌许晓鸿芦贵君贾立新崔海锋隋媛媛
关键词:有机质秸秆还田孔隙度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林降雨截留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解林冠截留对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林水分循环、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以落叶松和落叶松蒙古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吉林省东辽县杏木小流域布设野外观测试验,对两种不同林分降雨截留特征进行分析。在15次降雨观测中,落叶松与落叶松蒙古栎混交林的林下穿透雨分别占总降雨量的72.02%和67.42%,树干流占2.62%和2.74%,截留量占25.32%和29.80%,两种林分林冠截留率为8.93%~73.50%,落叶松蒙古栎混交林对降雨的截留作用较佳。落叶松与落叶松蒙古栎混交林产生地表径流各8次,共计产流3.52和3.40mm。不同林分林下穿透雨和截留量随月份变化表现为8月〉7月〉6月〉5月〉9月,树干流为7月〉8月〉6月〉5月〉9月,9月截留率最高,分别为44.49%和49.02%,7月份截留率最低,分别为20.40%和25.17%。不同林种林下穿透雨、树干流及截留量均与降雨量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且当降雨量〈30mm时,树干流增幅较小,降雨量〉30mm时,树干流迅速增加并逐渐趋于平稳。截留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则逐渐降低,当降雨量较小时(〈30mm),林冠截留率由73.50%降低到21.90%,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截留率变化幅度较小,并趋于稳定。两林分林下穿透雨与降雨强度呈显著线性相关(P〈O.05),树干流与降雨强度以对数拟合较好(P〈O.05),降雨强度与林冠截留量和截留率相关性不显著。当降雨强度≤2.65mm/h时,两林分林冠截留率均大于50%。
隋媛媛许晓鸿张瑜欧洋阎百兴王佩将崔海锋崔斌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树干流截留率
吉林低山丘陵区土壤的入渗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土壤入渗性能对于削减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环刀法,研究了吉林省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入渗性能。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稳定入渗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蒙古栎>紫穗槐>落叶松>玉米>菜园>大豆>果园>杨树;不同植被土壤平均入渗速率由大到小排序为:蒙古栎>落叶松>紫穗槐>玉米>菜园>大豆>果园>杨树,落叶松、蒙古栎、紫穗槐的土壤渗透性能较好,杨树、果园的土壤渗透性能较差。(2)Horton公式拟合的稳定入渗率与实测值较为接近,Horton公式对本研究区土壤入渗过程拟合效果较好,比较适于描述本研究区的土壤入渗过程。(3)土壤初始入渗率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低山丘陵区要做好森林的保护和营造,从而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减少水土流失。
许晓鸿王佩将张瑜崔斌崔海锋隋媛媛申聪颖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土壤入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