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广杰

作品数:64 被引量:691H指数:10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6篇肿瘤
  • 23篇细胞
  • 18篇肺癌
  • 15篇腺癌
  • 14篇化疗
  • 13篇乳腺
  • 11篇乳腺癌
  • 10篇基因
  • 9篇蛋白
  • 9篇小细胞
  • 8篇细胞肺癌
  • 8篇小细胞肺癌
  • 8篇非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凋亡
  • 7篇晚期
  • 6篇疗法
  • 6篇敏感性
  • 5篇肺癌细胞
  • 5篇癌细胞

机构

  • 31篇哈尔滨医科大...
  • 2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1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4篇隋广杰
  • 25篇蔡莉
  • 10篇孙立春
  • 8篇陈雪松
  • 7篇孟庆威
  • 5篇于雁
  • 5篇臧家兰
  • 5篇陈伟
  • 4篇赵艳滨
  • 4篇吴瑾
  • 3篇王翠华
  • 3篇陈复辉
  • 3篇庞慧
  • 3篇周红凤
  • 3篇赵长宏
  • 3篇蔡云华
  • 3篇李瑞林
  • 2篇刘丹
  • 2篇孙燕
  • 2篇李春红

传媒

  • 21篇实用肿瘤学杂...
  • 6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癌症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肿瘤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疾病监测
  • 1篇抗癌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The Ch...

年份

  • 1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1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1999
  • 2篇1996
  • 2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策略
2005年
陈雪松隋广杰蔡莉
关键词:循证医学乳腺癌术后化疗策略MEDICINE医学基础学科临床医学研究
肺癌细胞株中NVB和Doc药物敏感性关联基因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筛选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中与诺维苯(NVB)、泰索帝(Doc)药物感受性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4株SCLC细胞株和6株NSCLC细胞株对NVB、Doc的药物感受性,同时应用cDNAmacroarray技术检测10株肺癌细胞株中1291个药物感受性关联基因的表达状态,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NVB和Doc药物敏感性关联(r≥±0.4)的基因共有56个。1)与NVB药物敏感性相关联的基因有36个,SCLC+NSCLC组与NSCLC组共同表达的基因有20个,其中,SCLC+NSCLC组表达的基因有27个,特异表达的有7个,NSCLC组为29个基因,9个基因特异表达。2)与Doc药物敏感性相关联的基因有50个,其中,SCLC+NSCLC组与NSCLC组共同表达的基因有12个,SCLC+NSCLC组表达的基因有24个,12个基因特异表达,NSCLC组为38个基因,26个基因特异表达。3)肺癌细胞株中与NVB、Doc药物感受性相关联基因的分类主要分布于:信号转导分子﹑代谢酶类及其抑制剂、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等4类。结论:SCLC和NSCLC细胞株中NVB、Doc药物敏感性相关联基因存在明显差异,但分类基本相同。
蔡莉隋广杰王滨
关键词:MACROARRAYMTT比色分析法肺癌细胞株NVBDOC
胸膜腔内注入阿霉素合并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被引量:4
1989年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为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我院采用胸膜腔内注入阿霉素(Adriamycine)合并闭式引流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胸膜腔内注入阿霉素合并闭式引流组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6岁~65岁。全部病例皆经病理学和胸水脱落细胞学证实,其中肺癌10例(腺癌7例。
陈伟汪振源隋广杰贾淑雯蔡云华李瑞林白玉贤阎志钧刘晓民
关键词:胸腔积液阿霉素引流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比较Taxol-DDP(泰素、顺铂),NP(去甲长春花碱、NVB、顺铂)和GC(健择、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统计分析92例接受联合化疗的Ⅲ-Ⅳ期NSCLC,Taxol-DDP组31例、NP组37例、GC组24例。结果Taxol-DDP组有效率41.9%(13/31),NP组有效率37.8%(14/37),GC组有效率49.8%(11/24),三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xol-DDP、NP和GC方案治疗Ⅲ-Ⅳ期NSCLC疗效肯定,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毒性可耐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蔡莉隋广杰王惠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泰素顺铂去甲长春花碱健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VEGF和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AT1受体、VEGF和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102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切片中的AT1受体、VEGF和PTEN进行检测。[结果]AT1受体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8%。在乳腺癌中有腋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61.8%,无腋淋巴结转移组为31.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T1受体阴性表达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11.3%(6/53),AT1受体阳性表达组的VEGF阳性表达为71.4%(35/49)。AT1受体阴性表达患者p53蛋白表达率为30.2%,AT1受体阳性表达患者p53表达率为51.1%。AT1受体表达与p53表达呈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AT1受体表达与VEGF表达、PTEN表达呈正相关,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陈雪松赵艳滨蔡莉孙立春孟庆威庞慧隋广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AT1受体PETN
Clust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乳腺癌的发生与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平衡有着密切关系.Clusterin是近年新发现的凋亡相关因子,它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检测Clusterin在4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以阐明CIusterin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
臧家兰李春红蔡莉隋广杰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BAX
球蛋白与G-CSF配伍对化疗后血液系统的影响
2006年
周建华隋广杰
关键词:化疗后血液系统球蛋白杀伤肿瘤细胞配伍
以吡柔比星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观察以吡柔比星(THP)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 治疗组应用THP+CTX+5-Fu方案,THP30mg/m^2,CTX600mg/m^2,5-Fu300mg/m^2同时回顾性收集首次应用阿霉素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对比观察,减少分组误差。ADM30mg/m^2,CTX600mg/m^2,5-Fu300mg/m^2。结果 从两组对比观察,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THP疗效同阿霉素相近,但从毒副作用来看,心脏毒性和脱发明显低于阿霉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适宜临床推广应用。结论 THP是一种疗效可靠,毒副作用低的蒽环类药物,对晚期乳腺癌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隋广杰于雁刘杰崔兰英
关键词:吡柔比星THP晚期乳腺癌联合药物治疗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分析
2001年
目的 总结2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2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史、确诊时间、误诊疾病、影象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确诊时间4-18个月,平均10个月;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占71%(15/21),肺癌胸膜转移19%(4/21),肋软骨肿物4%(1/21),肝癌4%(1/21);平均查胸水脱落细胞7次,方见恶性间皮细胞。结论 恶性胸膜间皮瘤因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特异的影象学征象,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结合临床和辅助检查,综合诊断是早期和正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于雁罗琰琨刘杰崔兰英丁礼铭隋广杰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
Toremifene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Toremifene体外诱导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p53和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Toremifene(0.24μg/ml、2.4μg/ml、24μg/ml)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以MTT法观察不同处理浓度的Toremifene对MCF-7/ADR细胞DNA合成活性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检测Fas、FasL、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Toremifene处理的MCF-7/ADR细胞出现DNA合成活性下降,抑制强度与浓度有关(P<0.05);Fas、FasL、p53和Caspase-3蛋白呈上调表达。结论 Toremifene能诱导细胞凋亡;增加Fas、FasL、p53和Caspase-3基因表达;并且与启动Caspase-3凋亡信号和p53直接介导的凋亡有关。
董晓群隋广杰马玉彦冯占军郭子恒
关键词:TOREMIFENE体外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FASL托瑞米芬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