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伟

作品数:25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絮凝
  • 6篇污泥
  • 5篇磷化氢
  • 5篇混凝
  • 4篇污泥回流
  • 4篇加载絮凝
  • 3篇水处理
  • 3篇废水
  • 2篇吊杆
  • 2篇吊杆张拉
  • 2篇性能研究
  • 2篇絮体
  • 2篇厌氧
  • 2篇酸酶
  • 2篇污水
  • 2篇污水处理
  • 2篇磷酸酶
  • 2篇磷酸酶活性
  • 2篇聚合铝
  • 2篇混凝效果

机构

  • 16篇广州大学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深圳职业技术...
  • 4篇湖南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25篇韦伟
  • 11篇朱佳
  • 10篇张朝升
  • 6篇荣宏伟
  • 5篇张可方
  • 4篇刘涛
  • 4篇柯水洲
  • 3篇曹建平
  • 2篇张俊平
  • 2篇杜茂安
  • 1篇陈秋丽
  • 1篇黄俊
  • 1篇袁辉洲
  • 1篇杨凤霞
  • 1篇赵丽敏
  • 1篇杨凤霞

传媒

  • 6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供水技术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吊杆张拉程序对拱梁组合体系内力影响的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以某拱梁组合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吊杆张拉程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对称依次张拉会造成局部应力过大,但若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分次、逐级张拉,则可显著降低结构在张拉过程中的应力,保证结构的安全;对称交替张拉可以使结构在张拉过程中内力分布更均衡,对结构安全有利,在张拉设备等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一次张拉到最终吊杆力。对这两类吊杆张拉程序在张拉施工中结构安全性的研究,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韦伟张俊平
关键词:拱梁组合体系吊杆张拉
聚合铝水解形态对混凝效果及絮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微量滴定法制备不同碱化度的聚合铝,并测定其铝形态分布,通过其对腐殖酸-高岭土水样进行烧杯实验,依据絮体的Zeta电位、浊度、UV254及絮体强度因子及恢复因子等参数,以综合评价聚合铝水解形态的混凝机理及其絮体特性。结果表明:聚合铝投加前后铝形态分布存在很大差异,碱化度越低影响越明显,碱化度为0.5的聚合铝中Ala含量由原来的69.57%变为4%左右,而其Alc由9.36%变为50%左右;预制铝的中聚体和高聚体形态在混凝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而低聚合度的Ala变化显著;Alb电中和能力强,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其絮体成长速度慢但絮体强度高;Alc具有较强的吸附架桥能力,能促进浊度的去除;预制Alc的吸附架桥能力强于水解生成的Alc,但其絮体恢复性能差。
柯水洲涂家勇朱佳韦伟
关键词:混凝效果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污泥回流除浊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硫酸铝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考察了不同混凝剂投量下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出水浊度变化以及污泥回流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量为5、7.5mg/L时,可使再絮凝浊度低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混凝剂投量下,回流一定量的污泥可进一步优化再絮凝效果,而PAM的加入会产生一定的胶体保护作用;当混凝剂投量>10 mg/L时,再絮凝浊度高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情况下回流污泥会使再絮凝浊度进一步升高,投加PAM可在一定条件下逆转这种恶化倾向。
韦伟杜茂安朱佳
关键词:混凝污泥回流浊度
污水处理过程中痕量磷化氢分析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
2018年
为考察适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中痕量磷化氢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笔者阐述目前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检测自由态磷化氢气体常用的3种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化学吸收法检出限偏高,其中酸、碱吸收法检出限分别达到28.3 ng、706.7 ng,二次冷肼富集-气相色谱法(二次冷肼-GC法)精密性、准确性最优,检出限低至7.06×10-3pg.在对实际样品气的测试中,碱吸收法均呈未检出状态,表明该法不适用于痕量磷化氢的测定.就平行性而言,酸吸收法明显劣于二次冷肼-GC法,2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21%、4%~9%.因此,可以认为相比2种化学吸收法,二次冷肼-GC法更适合实际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痕量磷化氢的日常检测.
申子鸣张朝升韦伟曹建平杨凤霞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化学吸收法污水处理
无机磷源及酶活性与厌氧污泥产磷化氢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价态的3种无机磷源(磷酸二氢钾、亚磷酸钠和次磷酸钾)及相关酶活性与厌氧活性污泥产磷化氢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无机磷源条件下,总磷浓度与结合态磷化氢(MBP)浓度均呈较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及MBP浓度均以次磷酸钾为最高,分别为0.97和6 950 ng/kg干污泥,说明次磷酸钾更容易转化成磷化氢。对磷化氢产量的分析显示,顶空自由态磷化氢(PH_3)约为污泥中MBP的万分之一,说明厌氧活性污泥对磷化氢有很强的吸附作用。MBP与污泥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而与脱氢酶活性无相关性。
曹建平张朝升赵丽敏荣宏伟韦伟刘涛
关键词:磷化氢厌氧活性污泥碱性磷酸酶活性
邻苯二甲酸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行为及毒理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18年
邻苯二甲酸酯作为产品改性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建筑板材、医疗器械等产品中,由于PAEs与塑料分子难以形成强力的共价结合,造成其不断泄露至脂溶性环境中,在基质接触和食物网传递作用下,PAEs被各种生物体蓄积并表现出一定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文章以PAEs的物化性质及其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污染现状为研究基础,介绍了PAEs的生物体蓄积水平与代谢路径,并分别从水解、光解及生物降解3个角度展示了PAEs的环境降解过程与机理;此外,结合实验室报道及社会调查,深入探讨了PAEs的环境激素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酶与激素毒性;最后,基于当前PAEs在毒理分析、降解途径及环境暴露统计研究上的不足,指出需进一步进行复杂食物链毒性积累与放大研究,发展PAEs的生物治理与削减技术以及进行PAEs环境暴露水平调查,确定全面合理的环境标准限值。
曹龙张朝升陈秋丽韦伟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环境污染生态行为毒理效应
PFS投量对传统及加载絮凝工艺处理含氟废水的影响和工艺效能对比研究
通过模拟加载絮凝工艺及传统二段絮凝工艺(PFS+PAM)处理含氟废水过程,研究不同PFS投量对两工艺净化效能的影响,评价两种工艺对目标污染物(氟、铅、浊度)的净化能力以及所产污泥的含水率情况。结果表明:在石灰投加水平为理...
朱佳韦伟
关键词:含氟废水加载絮凝
文献传递
ASBR系统中磷化氢浓度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以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反应器进水和出水中TP、COD和沼气中自由态磷化氢的长期监测,确定体系存在稳定的磷化氢产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系统在典型周期内TP、COD、磷化氢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磷化氢和碱性磷酸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TP、COD在反应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且在5 h时实现最大去除,随后上下小幅波动;气态磷化氢(PH3)变化趋势呈"S"形;结合态磷化氢(MBP)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变化趋势一致,均于3 h时骤升、4 h陡降、7 h小幅上升,然后波动;PH_3与APA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MBP与APA呈显著正相关(R^2=0.964,P<0.01)。
杨凤霞张朝升韦伟曹建平荣宏伟申子鸣
关键词: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碱性磷酸酶
不同混凝剂对污泥回流效果和絮体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以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_(20)、PAC_(25))为混凝剂处理低浊微污染水,对比考察了不同混凝剂对常规工艺和污泥回流工艺絮体的ζ电位、沉后水质、絮体形成及破碎再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工艺相比,当混凝剂以吸附架桥为主要混凝机理时,采用污泥回流工艺后,出水浊度明显降低,而以电中和为主要混凝机理时会导致出水浊度升高,污泥回流工艺不能提高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聚合氯化铝中的Al_c有助于促进污泥回流对浊度的去除,污泥回流后,絮体的强度因子降低。另外,絮体的恢复因子与污泥回流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有较好的相关性。
柯水洲涂家勇朱佳韦伟高静思
关键词:混凝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污泥回流
絮凝过程中絮体生长的多重分形行为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研究絮体在絮凝过程中生长的多重分形行为,对用PFS(聚合硫酸铁)处理高岭土原水时混凝过程中絮体生长段的絮体图像进行采集和分析;分析图像多重分形谱及其特征参数行进趋势,而且针对絮体生长规律着重对絮体形态及其分布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定量化描述.结果表明,随着絮体生长的进行,多重分形谱图的形态由左钩状逐渐转变为右钩状,描述絮体分布均匀性的多重分形谱谱宽Δα由50 s时的1.0213逐渐增大至250 s时的1.3659,Δf(α)的数值大小由于大概率和小概率絮体主导地位的改变而由负转正,f(α)max所表示的简单分形维数由1.9995逐渐降至1.7762.
韦伟杜茂安朱佳张朝升张可方
关键词:絮凝絮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