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宗敏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活污水
  • 2篇碳源
  • 2篇污水
  • 2篇硝酸盐
  • 1篇一体化A/O...
  • 1篇生活污水回用
  • 1篇生物滤塔
  • 1篇水回用
  • 1篇气水比
  • 1篇去除率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光
  • 1篇紫外光催化
  • 1篇微好氧
  • 1篇微生物
  • 1篇污水回用
  • 1篇硝化
  • 1篇回流比
  • 1篇回用
  • 1篇挂膜

机构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韦宗敏
  • 3篇黄少斌
  • 1篇赵兰
  • 1篇胡婷

传媒

  • 4篇工业安全与环...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紫外光催化预处理对生物滤塔二甲苯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评价紫外光催化作为生物滤塔预处理的可行性,系统考察了生物滤塔中二甲苯气体的去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所考察的影响因素包括进口二甲苯浓度和空塔停留时间,实验同时考察了挂膜过程中生物膜的表面形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顺利挂膜完成后的生物膜中占优势菌种的是长杆菌,有少量的短杆菌;紫外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滤塔系统处理二甲苯的效率;二甲苯去除率受到其进口浓度和空塔停留时间影响,当进口质量浓度为500mg/m3,空塔停留时间为70 s时,二甲苯去除率可以达到95.7%。
赵兰韦宗敏
关键词:紫外光催化生物滤塔二甲苯
一体化A/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考查了系统的挂膜启动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pH值和进水COD浓度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及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5d左右挂膜成功;HRT=13h,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72%、85.43%;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COD去除率最低在70%左右,氨氮去除率均大于65%,最佳的进水COD质量浓度应控制在300~500mg/L;pH值变化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更加明显,pH值在7~8时,COD去除率大于90%,氨氮去除率达68%~80%。
韦宗敏黄少斌
关键词:PH值
微好氧环境中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的影响研究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途径的研究,国内主要是集中在水稻淹水土壤,其它地域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研究发现DNRA途径在硝酸盐去除中可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目前的DNRA过程研究大多数是在严格厌氧环境中进行,和现实环境...
韦宗敏
关键词:碳源反硝化N2O
一体式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回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一体式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回流比和在有无回流的情况下改变气水比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5 L/h,气水比为20∶1,进水有机负荷0.517 kg/(m3.h),回流比为3时,出水COD和氨氮分别为8.86 mg/L和4.32 mg/L,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和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1—2002)。气水比和回流比对COD的去除影响甚微,但对系统脱氮性能影响较大。在无回流时,随着气水比的增加,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增加先快后慢。系统最佳气水比为25∶1,此时出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6.91,1.29,26.48 mg/L,对应去除率分别为97.21%,95.68%,31.57%,出水硝氮3.67 mg/L。有回流时(回流比为2),气水比为20∶1,此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降低为1.75 mg/L,去除率为93.53%,总氮去除率为46.67%;继续增大气水比,出水氨氮基本为0,总氮的去除率随着气水比的增大先升后降,系统出水硝氮值随着气水比的增加先稍微下降后缓慢升高。采用一体式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回流并不是必要的。
胡婷黄少斌韦宗敏
关键词:回用回流比气水比
碳源对微生物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微生物通过异化性硝酸盐还原成铵(DNRA)途径,硝态氮转化为仍可生物再利用的铵盐。以琥珀酸钠、柠檬酸钠、酒石酸钾钠为碳源,研究碳源的差异对有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DNRA途径产铵的影响。结果显示,以琥珀酸钠和柠檬酸钠为碳源,初始浓度为20 mmol/L是较佳的实验条件,此时C/N约为1.5~2.0,NH4+-N质量浓度30.0~45.0 mg/L,最高产铵率分别为29.9%和27.0%;以酒石酸钾钠为碳源则在初始浓度为30 mmol/L,C/N约为2.0,NH4+-N质量浓度为40.0~45.0 mg/L时,最高产铵率为30.7%。反硝化和DNRA过程是同时存在的,培养液中NO3--N浓度的下降伴随着中间产物NO2--N的积累和NH4+-N浓度的升高。
韦宗敏黄少斌蒋然
关键词:碳源氨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