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晓

作品数:18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地震
  • 5篇桥梁
  • 5篇反应谱
  • 4篇振动
  • 4篇振动台
  • 4篇抗震
  • 3篇抗震设计
  • 3篇建筑
  • 3篇功率谱
  • 2篇震害
  • 2篇软土
  • 2篇湍流度
  • 2篇桥墩
  • 2篇桥梁抗震
  • 2篇桥梁抗震设计
  • 2篇桩-土
  • 2篇桩基
  • 2篇相互作用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大楼

机构

  • 13篇同济大学
  • 12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四川省建筑科...
  • 1篇《大众医学》...

作者

  • 18篇韦晓
  • 5篇范立础
  • 4篇王君杰
  • 2篇袁万城
  • 2篇杨林德
  • 2篇马险峰
  • 2篇匡军
  • 2篇顾明
  • 2篇熊里军
  • 2篇全涌
  • 2篇李文艺
  • 2篇王志强
  • 1篇王忠良
  • 1篇邓辉
  • 1篇祝龙根
  • 1篇韩文星
  • 1篇陈之毅
  • 1篇白廷辉
  • 1篇葛世平
  • 1篇郭迅

传媒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大众医学
  • 1篇灾害学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生命与灾害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第六届全国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城市灾害分析与减灾建设被引量:18
2001年
随着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 ,城市灾害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上海市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现状 ,分析了这些城市灾害的主要特征及其潜在的致灾隐患 ,并总结论述了上海市防灾减灾建设的措施和工作情况。
肖功建韦晓
关键词:城市灾害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洪涝灾害环境污染
泸定地震诱发灾害特征分析
2024年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海螺沟景区发生6.8级地震,震中烈度Ⅸ度。相较于2008年汶川8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7级地震,此次地震震级要小,但是地震区为山区,地质灾害发育,造成交通中断、118人死亡或失踪。为探究泸定地震损失情况,作者对泸定县和石棉县的主要地震影响区进行了为期5 d的考察。基于考察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对地质灾害孕育、建筑结构震损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灾后重建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地质灾害的上盘效应不突出,灾害主要分布于烈度Ⅶ度及其以上地区,规模小,以崩塌或落石和浅层滑坡为主,偶见基岩平面滑动和土体圆弧形滑动。2)地质灾害形式受地质条件控制。泸定县得妥镇以上为干热河谷,山坡卸荷较强,风化程度低,主要灾害形式为落石;得妥镇以下降雨量相对较大,山坡卸荷、风化严重,主要灾害形式为浅层滑坡。3)地质灾害主要出现在山脊、陡缓坡交接部位、侵蚀沟槽两壁,以及公路沿线。工程扰动是地质灾害密集分布和人员伤亡的促发因素。4)建筑结构震损主要出现在Ⅸ度烈度区,以磨西镇的震损最为严重。农村自建房屋和老旧建筑施工质量是影响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问题,灾后重建房屋选址需要考虑场地效应影响。5)在高山峡谷地区,公路边坡加固和建筑结构避开落石影响区是降低地震伤亡率的有效措施。
邓建辉韦晓韦晓戴仕贵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条件防控措施
软土地铁建筑结构的震害及抗震设计关键技术
杨林德郑永来马险峰陈之毅曹文宏马忠政葛世平季倩倩韦晓袁勇李文艺杨超王挥徐正良王国波
该项目属于土木建筑技术领域中的地下工程抗震防灾方向。随着地铁建设的迅猛发展,上海地铁总运营里程已达420公里,已进入世界大城市地铁排行榜的前列。随之而来的是地下建筑结构的防灾减灾已日益成为迫切而重要的课题,尤其是近些年来...
关键词:
关键词:软土层抗震设计
隔震楼面设计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就上海某建筑的隔震楼面设计作了介绍。其中包括建筑所在场地的地震动输入确定、建筑结构的楼层动力特性分析、楼层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以及隔震装置的力学参数确定和隔震效果分析。
翁大根蒋通施卫星任晓崧吕西林韦晓高华平王忠良
关键词:反应谱建筑结构隔振效果
单柱与双柱桥墩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计算对比研究
本文采用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柱式和双柱式桥墩结构抗震能力进行了探讨.针对相同桩基础和顶部集中质量的单柱墩、双柱墩桥梁模型结构,在相同输入情况下的地震反应规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探讨...
韦晓范立础
关键词:单柱桥墩抗震振动台桩基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顶部良态风风速实测被引量:17
2011年
对结构高度为492m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顶部实测到的良态强风时段下的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3s、10min以及1h时距下的平均风速值,并对其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10min平均风速与3s平均最大(瞬时最大)风速的比值约为0.876 8.根据实测数据,还分析了湍流度和阵风因子,结果表明,湍流度和阵风因子均随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对比了部分时段内的实测脉动风速功率谱密度与Von-Karman谱,两者较为吻合.
顾明匡军韦晓熊里军全涌
关键词:平均风速脉动风速湍流度功率谱密度
考虑桩-土-桥梁结构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63
2002年
实验室进行相互作用试验对进一步认识和完善桩 -土 -结构相互作用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进行桩 -土 -结构相互作用试验研究的土箱模型 ,并在振动台上进行了自由场模型试验 ,通过自由场土层反应理论分析检验了土箱设计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柱桩墩模型、单柱墩 2× 2模型、双柱墩 2× 2模型和双柱墩 3× 2模型的试验 ,探讨了不同桩基形式和桥墩结构在不同输入地震动下的地震反应规律及结构破坏特征 ,对比研究了单柱墩与双柱墩桥梁抗震性能 。
韦晓范立础王君杰
关键词:振动台加速度反应谱
关于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若干问题被引量:65
1999年
从桥梁抗震设计反应谱分析与设计角度出发,讨论了当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韦晓袁万城王志强范立础
关键词:反应谱桥梁抗震设计结构抗震
桩-土-桥梁结构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与理论分析
桩-土-桥梁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对准确预测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目前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由于缺少必要的在实际结构上的强震观测资料,影响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
韦晓
关键词: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反应谱
文献传递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顶部风速实测数据分析被引量:34
2009年
对结构高度为492 m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顶部所测得的两个时间段的良态风速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湍流度随平均风速增大而减小;阵风系数随平均风速的增大开始有减小趋势,之后基本保持不变,随湍流度增大而增大;脉动风湍流积分尺度比日本建筑荷载的建议值小;两个时间段实测得到的阵风系数与湍流度之间的线性拟合结果较为接近;纵向、横向脉动风功率谱和Von-Karm an谱比较,在低频段略有偏差,而在高频段符合较好。
顾明匡军全涌韦晓熊里军
关键词:湍流度功率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