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永祥

作品数:41 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地震
  • 15篇地震预警
  • 5篇震级
  • 4篇台网
  • 4篇烈度
  • 4篇隔震
  • 3篇地震预警系统
  • 3篇动力特性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频散
  • 3篇强震
  • 3篇网络
  • 3篇力特性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监测
  • 2篇地震烈度
  • 2篇地震震级
  • 2篇震波
  • 2篇震相

机构

  • 40篇福建省地震局
  • 24篇中国地震局工...
  • 9篇福州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阳光学院
  • 1篇黄河勘测规划...

作者

  • 41篇韦永祥
  • 25篇金星
  • 15篇李军
  • 14篇张红才
  • 6篇马强
  • 4篇王士成
  • 4篇康兰池
  • 3篇王赟
  • 3篇陈惠芳
  • 3篇陈学良
  • 2篇陈智勇
  • 2篇蔡辉腾
  • 2篇刘序俨
  • 2篇于培青
  • 2篇陈三三
  • 2篇李山有
  • 2篇张华
  • 2篇陶夏新
  • 2篇周跃勇
  • 2篇黄玲珠

传媒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地球物理学进...
  • 5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科学技术创新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石油物探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预警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18年
地震预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稳定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系统阐述了地震预警技术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型地震预警方法的特点。
王勇胜韦永祥
关键词:地震预警人工神经网络贝叶斯理论
基于强震观测的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福建省防灾减灾中心大楼是一栋高约40m,安装有强震观测系统的隔震大楼,目前该结构台阵已记录到30多次地震引起的大楼地震反应。本文利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功能的ETABS软件建立大楼结构模型,同时考虑隔震结构的楼梯和填充墙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台阵记录验证大楼结构模型线弹性地震反应的可靠性,说明隔震大楼结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大楼的地震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楼原型动力性能实验的实测参数,以大楼自由场地的三个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对大楼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楼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
金星韦永祥张红才李宏宇李军
关键词:隔震结构强震观测地震反应隔震效果
卡片U盘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卡片U盘。;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一种卡片式储存数据的U盘。;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使用...
周跃勇韦永祥危福泉傅再扬谢碧江苏玉龙崔燕青
文献传递
新型地震预警方法研究及预警能力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研究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地震预警方法的新型预警方法。这种预警方法利用数据同化技术对实时波动场进行精确估计,然后再利用基于辐射传输理论的蒙特卡洛直接模拟法对波动能量的传播做数值模拟,并最终计算预警目标区烈度并做阈值判断发出预警警报。整个预警过程无需触发、无需定位、无需测定震级、无需利用衰减关系,较传统预警方法具有明显不同的技术手段,比较有效避免了传统地震预警方法中一系列基于经验统计规律的误差累积和单纯依靠初至P波信息在应对复杂地震时的局限性。本文选择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_w9.0地震和2016年2月6日台湾M_w6.7美浓地震作为预警模拟震例,分析并论证了本文预警方法在处理网外地震、网内地震以及复杂地震时的预警能力,最终得出本文预警方法在应对网内地震时具有良好的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相对于传统预警方法在处理复杂地震时具有较大的优势。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本文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地方。
王勇胜金星韦永祥
关键词:数据同化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连续定位方法研究被引量:34
2012年
本文首先总结了地震预警系统中采用的一些实时定位方法,随后结合我国地震监测台网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一套从单个台站触发开始逐渐过渡到利用前四台触发信息的完整地震预警连续定位方法.利用福建省地震监测台网记录的68个M3.0级以上地震观测记录,对本文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网内地震,采用本文方法的单台定位结果误差均小于为50km,双台定位结果误差均小于35km,三台定位结果误差约为15km,四台定位结果误差约为6km;网外地震的三台、四台定位结果误差均小于30km.推导了采用本文三、四台预警定位方法的误差公式.利用福建地区现有及"十一五"完成后的地震观测台网分别计算得到了定位误差分布图.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即可对定位结果的可靠性预先做出判断,有利于提高地震预警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金星张红才李军韦永祥马强
关键词:地震预警
响嘡钻井台阵场地土体动力特性反演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认识响嘡真实地震动下土体动力特征,分析场地响应,以及检验和提高工程钻探方法、现场测试及土工试验的精度,通过层转换矩阵永为实矩阵的成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结合遗传算法-单纯形法这一全局-局部混合优化方法,进行了同时考虑SH、P和SV波型的多分量实际波形的反演拟合.最后给出了响嘡钻井台阵(2#)3次中小地震反演结果,并提供了以往研究中没有涉及的纵波波速值、阻尼比值及与频率有关的阻尼频率因子b值.结果表明,反演的响嘡2#钻井台阵剪切波速值大于1994年单孔原位波速测试结果,而更接近于距其200多米的3#的剪切波速结果;并发现在峰值加速度60×10-2m/s2量级的地震作用中就存在反演可以察觉的土体非线性.另外,该方法亦可用于其它钻井台阵的研究和分析.
陈学良金星陶夏新韦永祥
关键词:反演分析阻尼比
VSP波场研究与应用现状被引量:14
2021年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通常采用三分量(3C)检波器记录地震波场信息,而纵、横波震源的应用使其波场进一步丰富和复杂化,开展VSP各种波场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对VSP记录的波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了不同类型震源和不同介质模型的复杂波场分离方法,包括光纤观测VSP波场的噪声特点及压制方法,井筒波与电缆波的产生机理、压制及应用方法,绕射波与断面波的特征及其应用方法,多次波的特征及其压制和应用方法,折射波与导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应用方法等,重点研究了上行横波和转换波的传播特征、波场分离与矢量合成及多波信息的综合应用方法等。最后,对多分量VSP波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多波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拓展VSP记录中波场传播特征的研究有益于揭示地下复杂构造与地层物性信息,VSP多波解释与反演研究、多波属性的提取与应用有助于油气储层的勘探与开发等,预期VSP多种波场的研究将具有持续攻关和推广应用价值。
蔡志东王世成韦永祥王赟
关键词:垂直地震剖面法多波地震处理波场分离纵横波
基于概率完备震级评估福建省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被引量:1
2018年
准确地评估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对台网优化以及地下结构探测等提供很大的帮助,本文首次将近年来新发展的基于概率的完备震级(PMC)法应用到福建省测震台网中,根据福建省88个测震台站对近四年来省内及周边的地震记录,计算出各单台对地震事件的监测概率,再进行汇总整合得到福建省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结果显示福建省测震台网实现了对全省震级1以上地震的监控,其中在沿海地震频发区域的监控震级可达0.5以上。
刘栋韦永祥
两种地震预警定位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福建地震台网的地震目录,利用各个地震事件前4台的P波到时对Tnow定位方法和4台连续定位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定位结果相差不大,大部分地震事件的定位偏差也都较小;随震中距的增大,两种方法对网外地震的定位偏差可能增大,这可能和台站集中在震中的一侧、参与定位的台站与地震之间的张角较小有关。波速结构对4台连续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速度模型将有助于改善地震预警定位结果。采用Tnow定位方法不能定位的地震事件相对于4台连续定位方法要多,这可能是由于Tnow定位方法应用了未触发台站的信息,而部分P波到时信息因台站断记或震相记录不清晰等原因而未在地震目录中体现导致的;综合考虑两种定位方法的局限性有助于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李军金星张红才韦永祥关玉梅
关键词:地震预警地震目录
台网密度对地震烈度速报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实施后,地震台网密度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将对地震烈度速报产生影响。本文以台湾简易烈度计网(P-alert)记录到的高雄M6.7级地震为基础,模拟了全国重点预警区、日本和美国等四种密度的台网,通过比较和分析四种台网的烈度速报结果,研究台网密度变化对地震烈度速报造成的影响,并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台站分布均匀的情况下,台间距越小,控制烈度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越好;密度较高的台网能更好勾画地震能量的释放过程,有助于评判破坏性地震中断层的破裂过程和方向等参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工程中烈度速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王士成金星张红才韦永祥李水龙
关键词:烈度速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