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乐
- 作品数:54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一种基于道南渗析与渗透蒸馏耦合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道南渗析与渗透蒸馏耦合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包括料液罐、道南渗析组件、接收液罐、渗透蒸馏组件和渗透液罐。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在料液罐中装入氨氮废水,在接收液罐装入驱动液,在渗透液罐中装...
- 韩乐陈琮姚婧梅韩旻媛董婷向文毓王钰婷
- 基于物联网与数据双层处理技术的燃煤电厂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基于物联网与数据双层处理技术的燃煤电厂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传输层、物联网边缘计算层和物联网边缘设备层;碳排放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碳排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组与混合密钥的两步数据编码;物联...
- 周怡人韩乐姚婧梅邹婷程路熙李秀华周鹭
- 门业制造企业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 门业制造企业属于典型的大规模定制型企业,大批量的订单造成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对于材质、大小规格、型号、颜色、样式的客户个性化要求很高,造成了物料的繁杂,如何数量庞大类型繁杂的个性化物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门业制...
- 韩乐
- 关键词:控制流程
- 一种多功能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先在聚酰胺纳滤膜上制备亲水性聚多巴胺氧化层;随后在聚多巴胺层上接枝具有低表面能的PHFBM自清洁层;然后在PHFBM层上接枝具有杀菌性能的PMTAC层;最后在P...
- 刘彩虹高瑞智悦韩乐何强
- 反渗透膜前预处理工艺去除渗滤液中DOM的光谱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考查反渗透(RO)膜处理渗滤液前所采用的预处理工艺对致膜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为RO膜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采用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全光谱对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原液及其经"生化(UASB+A/O)+超滤"预处理工艺各级出水进行不同分子量分布区间的分析。同步荧光光谱表明,预处理工艺总体能有效去除波长在250~320 nm各分子量区间的以及波长>320 nm、分子量>1KDa的DOM;三维荧光光谱表明,预处理工艺总体能有效去除低激发波长类酪氨酸、低激发波长类色氨酸及高激发波长类色氨酸及分子量>1KDa的类富里酸和高激发波长类酪氨酸;紫外-可见全光谱表明,预处理工艺总体能有效去除分子量>1KDa带π-π~*跃迁的DOM和各分子量区间的带多个共轭体系苯环结构的DOM。结果显示,将"生化(UASB十A/O)+超滤"组合工艺作为RO膜法处理焚烧厂渗滤液的预处理工艺时,还需加强同步荧光范围>320 nmn、分子量<1 KDa、带π-π~*跃迁的类富里酸及高激发波长类酪氨酸的去除。
- 曾晓岚韩乐刘建栋丁文川张勤江岸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光谱分析反渗透膜溶解性有机物
- 平板式RO膜过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式RO膜过滤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以及RO膜片,所述顶板和底板可拆卸连接;在底板和顶板相贴合的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矩形凹槽,形成廊道;所述RO膜片设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并将顶板与底板上的廊道隔开。本实用...
- 曾晓岚韩乐丁文川李仲刘建栋刘娇
- 水体内源污染原位生态消除用耦合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内源污染原位生态消除用耦合系统及方法,其包括底栖动物围隔和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底栖动物围隔部分埋设在水体底质内,并且底栖动物围隔内布置有底栖动物;曝气膜载体供应氧气至生物膜、并渗入到水体底质内。本发明将底...
- 韩乐姚婧梅于雪松谭秋君梁梓豪
- 基于道南渗析与渗透蒸馏耦合工艺回收污水中氨氮
-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低能耗氨氮回收技术,耦合道南渗析与渗透蒸馏。该工艺主要基于浓度差驱动,分别以铵离子迁移富集、氨气分子过膜传输为先后步骤,无需额外能耗,实现污水中氨氮的分离与纯化。研究表明:在道南渗析过程中,相比于Na...
- 陈琮董婷韩旻媛姚婧梅韩乐
- 关键词:渗透蒸馏污水资源化
- 一种基于道南渗析与渗透蒸馏耦合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道南渗析与渗透蒸馏耦合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包括料液罐、道南渗析组件、接收液罐、渗透蒸馏组件和渗透液罐。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在料液罐中装入氨氮废水,在接收液罐装入驱动液,在渗透液罐中装...
- 韩乐陈琮姚婧梅韩旻媛董婷向文毓王钰婷
- 电流密度与离子浓度对电渗析分离Na^(+)/Mg^(2+)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离子交换膜的电渗析工艺具有良好的离子选择性分离潜力,而实际应用中,面对波动的水质条件,如何通过调控电流密度及离子浓度等关键参数以高效分离不同价态反离子亟待明晰.本文探讨了标准型/选择型阳离子交换膜体系下,电流密度、离子总浓度和离子浓度比对单价/二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的影响规律,并解析了其中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提升操作电流在任意膜体系下均可促进单价Na^(+)的优先迁移(二价离子选择透过系数减小5%~76%),这与扩散边界层中单价阳离子的较快迁移有关;溶液的离子浓度对选择透过系数的影响在选择性不同的膜体系下呈现相反的规律.本研究为电渗析工艺应用中离子间精准分离的实现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 陈舒琦向文毓董婷韩旻媛韩乐
- 关键词:电渗析电流密度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