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被引量:7
- 2007年
-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个久经探讨的问题。莎翁具有高深的语言锤炼艺术,他经常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飞扬,言简意深。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象上,这种释义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诗歌三复义的角度,即语言复义、文化复义和美学复义,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重审其美妙意境。
- 马春丽
-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
-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大约在1592-1598年间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诗歌讴歌友谊,爱情和人类的创造力。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
- 马春丽
-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诗歌创作审美意境
- 文献传递
- 《紫色》中茜莉的“身体救赎”被引量:11
- 2012年
- 艾丽丝·沃克的《紫色》为我们展示了置于双重边缘地位的黑人女性的盲目跌撞、身体残损、迷乱痛苦、生命力被滥用的生活境遇。在权力规训与暴力的压迫下,她们的身体,成为驯服的听话的身体,被彻底物化为劳动的机器,供男人使用的工具。茜莉正是这些失去自我的南方黑人女性的代表。长期奴隶般的劳作,使她模糊了自己的女性意识。莎格让茜莉第一次认识并懂得欣赏自己的身体,并发现其女性身体的妙曼,开始了认识自我的征程。茜莉通过认识身体读懂了人的生命本质,追求与构建了自己生命的完美,从而完成变被动为主动、变客体为主体的救赎过程。《紫色》的身体叙述不仅反映了美国南方的伦理、文化与宗教观念,也是沃克苦难经历的折射,同时也体现了沃克身体修辞策略背后的文化诗学。
- 马春丽
- 关键词:《紫色》身体叙述救赎
- 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被引量:7
- 2010年
- 本文针对文学教学的边缘化的困境、"文学无用"的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亟待优化和改善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加以探讨,即提倡经典阅读,写读书心得,在文学史和选读的基础上引入文学理论教学,采用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辅助教学手段,使文学教学走出困境,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 马春丽邓彩娟严佳
-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
- 镜与灯的诗学:真善美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教乐传统
- 本文以文学批评理论趋向为轴,以文化传统和诗歌理论为背景,以细读文本为依托,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加以分析论证,从而构筑其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诗学-其方法是模仿与再现,其内容是真善美与寓教于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对真善美的论述,...
- 马春丽
-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寓教于乐诗歌理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