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城 作品数:15 被引量:10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013年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种病因可以引起该病的发生,但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慢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达80%以上,而在活动期,阳性率更是高达95%[1]。临床上治疗Hp相关性胃炎主要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抗生素[2]。 储建坤 李增宁 马金城 霍晓辉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胃黄斑瘤1例 2003年 朱振龙 马金城 宋适恒 杨艳红 李其云关键词:胃黄斑瘤 胃肿瘤 胃镜 病例报告 以加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2010年 范红云 牛巍巍 朱秀芳 王竞 段志英 霍晓辉 马金城关键词:螺杆菌 胃镜检查 药物疗法 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制剂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储建坤 茹秀丽 杨涛 刘荣欣 张征 霍晓辉 马金城 课题应用高压液相色谱的方法研究益生菌制剂及肠道去污剂肠对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期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情况及对血清、腹水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评价常规治疗方法及联合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在临床工作中的差异,评...关键词:关键词:腹膜炎 乳果糖 双歧杆菌制剂 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粪链球菌(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联合治疗组(n=30),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甘露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法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127±0.021、0.128±0.019 vs 0.018±0.002(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0.076±0.016 vs 0.085±0.010(P<0.01)。结论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可以改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肠黏膜的通透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储建坤 茹秀丽 张征 霍晓辉 马金城关键词:肝硬化 腹膜炎 乳果糖 双歧杆菌 肠黏膜屏障 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于君 朱振龙 霍晓辉 储建坤 张丽静 崔冬生 杨艳红 马金城 李超 穆丽娟 该课题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技术,探讨COX–2在胃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该课题选择存在胃癌前病变(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的病人,随机分组并分别给予选择性COX–2抑制剂和安...关键词:关键词:选择性COX-2抑制剂 胃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胃镜下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部位探讨 被引量:3 2007年 张钰 朱振龙 杨艳红 霍晓辉 储建坤 马金城 崔冬生 王铭维 于君关键词:螺杆菌 胃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胃内分布的特点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检测胃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患者胃癌前病变的组织病理情况和在胃内的分布特点.方法: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门诊患者,先应用^(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感染,如为阳性则行胃镜检查,于胃窦大、小弯侧及胃体大、小弯侧,分别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如: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在128例Hpylori阳性患者中,胃癌前病变71例,占55.5%.而阴性患者中,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仅占31.3%(10/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并(P<0.05).在Hpylori阳性组患者中,癌前病变在各部位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胃窦小弯侧(58.5%)>胃窦大弯侧(36.9%)>胃体小弯侧(23.8%)>胃体大弯侧(14.6%).而在Hpylori阴性对照组中,胃窦小弯侧(31.3%)>胃窦大弯侧(18.2%)>胃体小弯侧(15.6%)>胃体大弯侧(12.5%).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癌前病变密切相关,胃癌前病变以胃窦小弯侧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胃窦大弯侧. 霍晓辉 朱振龙 储建坤 王志峰 李超 张丽静 马金城 于君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胃炎 胃癌前病变 慢性腹泻病人小肠细菌过生长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 朱秀芳 储建坤 杨春春 马金城 霍晓辉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症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Logistic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症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症候分布特点。结果:BMI、TG、FBG、DBP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ALT、AST在湿热内蕴型、瘀血阻滞型患者中升高较肝气郁滞型、痰湿内阻型、肝肾阴虚型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滞型、肝肾阴虚型、痰湿内阻型患者TC较其他两种证型患者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以肝气郁滞型、湿热内蕴型、痰湿内阻型、瘀血阻滞型、肝肾阴虚型五种症候为主,其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为BMI、TG、FBG、DBP。 储建坤 霍晓辉 马金城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