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源统

作品数:104 被引量:796H指数:1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成像
  • 23篇磁共振
  • 13篇血管
  • 13篇肿瘤
  • 13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MRI
  • 10篇动脉
  • 10篇加权成像
  • 8篇磁敏感
  • 8篇磁敏感加权
  • 7篇能谱CT
  • 7篇关节
  • 7篇磁敏感加权成...
  • 6篇多层螺旋CT
  • 6篇X线
  • 6篇CT
  • 5篇影像
  • 5篇痛风
  • 5篇腺癌
  • 5篇腺肿瘤

机构

  • 74篇温州医学院附...
  • 15篇温州医科大学
  • 10篇温州医学院
  • 4篇浙江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市人民医...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义乌市中心医...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 1篇浙江衢化医院
  • 1篇北京推想科技...
  • 1篇温州市中心医...

作者

  • 98篇高源统
  • 30篇罗敏
  • 25篇王晓阳
  • 16篇贾庆
  • 16篇李阳
  • 13篇李永畴
  • 12篇彭文献
  • 11篇岑秀雅
  • 9篇李振勋
  • 9篇贾庆
  • 8篇罗敏
  • 8篇陈善锡
  • 8篇罗敏
  • 7篇李阳
  • 6篇王晓阳
  • 6篇王晓阳
  • 6篇张雷
  • 5篇李阳
  • 5篇明兵
  • 5篇陈金春

传媒

  • 9篇中国现代医生
  • 8篇放射学实践
  • 6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现代实用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浙江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温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2013浙江...
  • 2篇中医正骨
  • 2篇2005年浙...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5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8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血管成像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对照分析
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颅内血管性病变的筛选诊断,具...
高源统李阳罗敏王晓阳李永畴
文献传递
把NEMA2.0标准图像转换成DICOM3.0标准图像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2007年
介绍通过FTP方式直接从影像设备的硬盘上读取NEMA2.0标准的图像数据,在PC机上通过分析和转换,变成标准的DICOM3.0图像格式,再发送到图像服务器。该设计的优点是图像质量保证,成本节省,实现了资源共亨。
金光波彭文献高源统夏顺仁王微
关键词:NEMADICOM网关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CT尿路成像诊断及与B超、静脉泌尿道造影的对比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B超、静脉泌尿道造影(IVU)和CT尿路成像术(CTU)在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病例的B超、IVU及CTU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IVU和CTU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4.7%、60.0%、100%。CTU检查及影像后处理能够清晰显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扩张或梗阻部位和程度。结论:CTU检查及影像后处理诊断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正确率高于B超和IVU,能够准确做出诊断结果,可指导临床术式选择。
陈善锡高源统项小婵罗敏李阳王晓阳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畸形B超IVU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产儿颅内出血(IC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为ICH的早产儿6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1.5T MR进行头颅常规MR序列(包括T1WI、T2WI)、DWI及SWI序列扫描。主要比较头颅SWI序列与T1WI+T2WI及DWI序列对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硬膜下出血的数量差异。结果:60例早产儿中,SWI检出颅内出血39例,T1WI+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3例。对于脑实质内出血灶,SWI检出灶数为189个,T1WI+T2WI及DWI发现出血灶数量分别为92和111个;对于颅内脑外(SAH和硬膜下)及脑室内出血灶,SWI检出28个,T1WI+T2WI检出27个,DWI序列检出25个。在检出脑实质出血灶中,SWI与常规MR和DWI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出颅内脑外及脑室内出血灶中,SWI与常规MR和DW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MR序列和DWI序列比较,SWI能发现更多的颅内出血灶,可对早产儿颅内出血的诊断提供帮助。
林一锱高源统严志汉
关键词:颅内出血早产儿磁敏感成像磁共振成像
MRI在颅底脊索瘤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包括:大小、形态、部位、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搜集15例颅底脊索瘤中...
陈善锡李阳王晓阳罗敏高源统
文献传递
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临床拟诊为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均行下肢动脉3D CE-MRA和DSA检查,分析3D CE-MRA对血管狭窄的显示情况。结果:以DSA为标准,对于动脉完全闭塞,MR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均为100%。对于管腔达中度狭窄以上的动脉,MR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7.9%,96.4%。MRA显示下肢狭窄程度较DSA重(χ2=8.33,P<0.005)。结论:3D CE-MRA对下肢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其简便、无创,可作为筛选下肢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高源统罗敏李永畴贾庆李阳王晓阳
关键词:下肢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Vibran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检查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动态增强MRI更具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传统的乳腺动态增强方法多为单侧乳腺矢状面或双侧轴位检查,不能同时行双侧乳腺矢状面动态增强检查。本文通过优化乳腺扫描序列...
陈金春江时忠高源统李震勋虞希祥温新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癌
文献传递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05/2008-06诊断为CVST患者12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3D-CE MRA和二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2D-TOF MRA)对CVST的诊断价值.结果:对血栓范围、窦腔闭塞程度及侧枝静脉的显示,3D-CE MRA优于2D-TOFMRA(P<0.01);3D-CE MRA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联合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原始图像优于单独采用MIP(P<0.01).结论:3D-CE MR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种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李阳罗敏王晓阳高源统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窦血栓形成颅内
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的价值。方法对73例疑似痛风患者进行关节单源能谱CT扫描,观察尿酸盐结晶数量、大小及部位。以美国风湿病协会痛风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计算单源能谱CT扫描诊断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确诊痛风61例,单源能谱CT检查诊断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44%(57/61)、83.33%(10/12)和91.78%(67/73);共扫描129个关节,其中阳性96个,以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最为常见(34/96,35.42%);共检出尿酸盐结晶沉积403处。结论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准确率较高,为诊断痛风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
罗敏高源统岑秀雅颜森森李阳陈良苗贾庆陈书云
关键词:尿酸盐结晶痛风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应用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瑞安市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腮腺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肿瘤29例(良性组),恶性肿瘤31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统计并分析两组病灶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曲线类型,诊断符合率。结果良性组MRI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周围组织不受侵、T2WI为高信号者占多数,比例分别为75.9%、100.0%、79-3%、100.0%、82.8%,与恶性组(9.7%、16.1%、19.4%、38.7%、29.0%)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以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信号不均匀、周围组织受侵、T2WI为高低和等信号占多数,分别为90-3%、83.9%、80.6%、61.3%、38.7%和32.3%,明显高于良性组(21.4%、0.0%、20.7%、0.0%、13.8%、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的时间信号曲线类型以持续型、廓清型廓清率≥0.3、平坦型多见,分别占62.1%、13.8%、31.0%,明显高于恶性组(19.4%、0.0%、0.0%)(P〈0.05),恶性组以廓清型、廓清率〈0.3多见(80.6%),明显高于良性组(0.0%)(P〈0.05)。良性组的MRI增强峰值时间[(172.12±55.33)s]明显长于恶性组[(73.55±37.20)s](P〈0.05);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好,分别为100.0%、99.6%、100.0%。结论动态对比增强MRI诊断腮腺肿瘤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较高,对肿瘤良恶性鉴别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张跃海孔令伟高源统贾庆张刚
关键词:动态增强MRI腮腺肿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