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哈尔滨市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由食品污染造成的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首要原因,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1]。我国在2000年建立了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为了全面了解哈尔滨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确定食源性致病菌在食物链中的相关食品,寻找预防食品污染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2010年开始.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黑龙江省的一个二级监测点参加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本研究对哈尔滨市2010年8大类12种共计444份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高霞潘玉辉李玉赵晓梅傅悦
-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
-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它包括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多年来,国内外都以大肠菌群作为食品、水体污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并评价和判断食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和有无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为提高食品、水质等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技术,笔者根据20多年的检测经验,自行设计了快速检测试剂盒.
- 王世平句立言高霞聂秀敏
- 关键词:大肠菌群试剂盒
- 一起由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对一起由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21份样品中4份检出弗氏柠檬酸杆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食用受到弗氏柠檬酸杆菌污染的凉菜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 赵晓梅高霞潘玉辉黄明月李玉句立言王勇崔国权
- 关键词:食物中毒
- 大肠菌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8年
-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多年来,国内外都以大肠菌群作为食品、水体污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并评价和判断食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和有无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肠道病原体是最为常见的污染食品、水体的病原微生物,动物(包括人类)的排泄物是其主要来源。
- 句立言杨立秋王世平高霞
- 关键词:大肠菌群
- 哈尔滨市宾县2007年流脑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奈瑟氏菌(NM)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人群中隐性感染多。2005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流脑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些地区还出现了C群流脑的暴发流行,为了解我市流脑的菌群分布和人群免疫水平,我们选择哈尔滨市宾县为调查点,对3个乡的210名健康人群进行带菌状况调查和A群、C群IgG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霞赵晓梅黄明月
- 关键词:流脑抗体
- 哈尔滨市2004—2008年腹泻病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肠道传染病(霍乱、痢疾、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是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发病随着季节的变化时高时低: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几率越来越大。为做好我市主要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每年的5~10月份.
- 高霞孙宗祥黄明越
- 关键词:病原菌腹泻病肠道传染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传染病防治工作
- 志贺氏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腹泻便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建立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致泻性疾病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Taqman技术,以2011年腹泻便监测分离到的菌株作为阳性菌,进行荧光检测;同时以痢疾杆菌和其它5种相关细菌进行检测,以考察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本反应体系对10株痢疾杆菌呈现出良好的扩增曲线,在5株相关细菌的检测中,除痢疾杆菌结果为阳性外,其余菌株均为阴性;在纯菌的条件下,定量检测低限为150 cfu/ml。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适应于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致泻性疾病的快速检测。
- 潘玉辉王艳蔡秀芝高霞孙宏王亮李玉
- 关键词:痢疾杆菌荧光定量PCR
- 大酱引发的食物中毒中检出A型肉毒毒素的报告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1例由食入大酱而引发的食物中毒报告中检出A型肉毒毒素。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快速检测试剂(免疫胶体金法)进行初筛,再按照GB/T4789.12-2003国标方法,采用小白鼠腹腔注射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经过初筛及验证试验,在大酱中检出了A型肉毒毒素。结论:通过免疫胶体金法及国标方法证实了大酱引发的食物中毒中A型肉毒毒素的存在,表明了由于食入被肉毒梭菌污染的不洁食品等仍是引发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 潘玉辉赵晓梅句立言黄明越孙宗祥高霞
- 关键词:食物中毒A型肉毒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