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妮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诱发电位
  • 2篇上肢
  • 2篇神经刺激
  • 2篇体感
  • 2篇体感诱发电位
  • 2篇皮电
  • 2篇偏瘫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经皮电神经刺...
  • 1篇电刺激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治疗
  • 1篇肢体
  • 1篇上肢功能
  • 1篇上肢功能障碍
  • 1篇上肢体感诱发...
  • 1篇神经肌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魏妮
  • 3篇燕铁斌
  • 2篇陈月桂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7年
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在物理治疗中常用的有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以及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本文重点介绍NMES、FES和TENS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
魏妮燕铁斌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电刺激偏瘫
经皮电神经刺激穴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比较单次(45min)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穴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29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组。治疗组患者接受1次45minTENS治疗,刺激电极放在患侧上肢穴位上,刺激频率为100Hz,脉宽为200μs,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安慰组患者接受45min安慰治疗,仪器与治疗组相同,有指示灯闪,但无电流输出。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接受1次SEP检测,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偏瘫侧与健侧SEP值相比,除N9潜伏期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EP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SEP值N20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次45minTENS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的SEP,推测TENS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可能与TENS增加脑电活动,改善SEP,激活脑细胞的功能活动有关。
魏妮燕铁斌Christina WY HUI-CHAN陈月桂
关键词:经皮电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脑卒中
经皮电神经刺激不同部位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比较单次(45min)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不同部位治疗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按TENS的治疗部位将1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同时刺激偏瘫侧上、下肢组(上下肢组)8例和单独刺激偏瘫侧上肢组(上肢组)6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1次45min的TENS治疗,刺激频率为100Hz,脉宽为200μs,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分析双侧上、下肢或双上肢SEP检测过程中N9和N20的波幅及潜伏期,比较同一测试时间点SEP的重复检测信度,并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得到的SEP结果差异。结果2组患者2次检测的SEP值等级间相关系数(ICC)值为0.9006—1.0000,上肢组优于上下肢组。治疗前、后比较,上下肢组的N9和N20波幅及潜伏期无明显变化,而上肢组N9及N20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以N20的改变更为显著。治疗前2组患者SE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以治疗前SEP值为协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SE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次45min的TENS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SEP值,单独刺激上肢或同时刺激上下肢均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但单独刺激上肢的方法可重复性更高,SEP值的改变更明显。
魏妮燕铁斌Christina WY Hui-Chan陈月桂
关键词:经皮电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