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林

作品数:67 被引量:312H指数:11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心肌
  • 16篇动脉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梗死
  • 8篇缺血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血管
  • 7篇有氧运动
  • 7篇细胞
  • 6篇心脏
  • 6篇介入
  • 5篇心电
  • 5篇心功能
  • 5篇心律
  • 5篇血压
  • 4篇蛋白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律失常
  • 4篇心率

机构

  • 56篇哈尔滨市第一...
  • 15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吉林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7篇魏林
  • 28篇王乐民
  • 20篇周大亮
  • 15篇于熙滢
  • 14篇杨林
  • 12篇刘雅君
  • 11篇李晓光
  • 11篇郝丹
  • 8篇于丽芳
  • 8篇支继新
  • 6篇郝刚
  • 6篇张春茹
  • 6篇孙政育
  • 6篇王新民
  • 5篇赵学忠
  • 4篇艾银红
  • 4篇谷震
  • 4篇曹海利
  • 4篇徐冉
  • 4篇李大鹏

传媒

  • 11篇哈尔滨医药
  • 6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周大亮魏林赵学忠于丽芳
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实验大鼠4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梗死模型组、抑郁模型组、路优泰组各12只。给药4 w后用Open-field法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浓度,以及心肌梗死面积、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抑郁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时间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增加(P<0.01);与抑郁模型组相比,梗死模型组、路优泰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时间明显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明显减少(P<0.05,P<0.01)。抑郁组大鼠4 w后,TNF-α、IL-6、ET-1浓度明显高于各组,NO浓度低于各组(P<0.05,P<0.01)。抑郁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最大且电镜下心肌细胞损伤最为严重。结论抑郁可增加血清TNF-α、IL-6、ET浓度及减少NO浓度,从而加重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损害。
周大亮魏林李晓光于丽芳赵学忠
关键词:抑郁模型心肌梗死内分泌因子
应用多因素判别分析的方法预测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探讨
1995年
为了对患有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病人就其在围术期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有预测性的认识和估计,及对手术负荷的耐受有一明确的了解,并能从术前病史及检查中识别出高危患者,我们应用多因素判别分析的方法对13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前危险度4级划分,按照不同级别对他们进行了围术期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谷震王乐民杨林支继新李晓光魏林方俊岚
关键词:冠心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
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的要点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魏林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肺循环障碍栓塞介入治疗动脉主干人肺动脉漏诊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Hcy、LP-PLA2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70例为患者组,另选可排除冠心病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及两组血清hs-CRP、Hcy、LP-PLA2水平,并探讨患者组血清hs-CRP、Hcy、LPPLA2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血清hs-CRP、Hcy、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斑块脂质坏死组织面积(32.76±7.83)%,钙化组织面积(13.45±6.05)%,纤维组织面积(41.84±16.12)%,纤维脂质面积(12.77±2.31)%、面积狭窄率(79.01±13.96)%,血管重塑指数(2.51±0.38)。血清hs-CRP、Hcy、LP-PLA2水平和斑块脂质坏死组织面积、斑块重塑指数呈正相关,与钙化组织面积、纤维组织面积、纤维脂质面积、面积狭窄率无关。结论:血清hs-CRP、Hcy、LP-PLA2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的斑块脂质坏死组织面积、斑块重塑指数等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易损斑块的重要炎症标记。
徐冉吕健李大鹏魏林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腔内超声检查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梗死面积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心肌微循环及梗死面积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AMI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发入住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及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峰值氧耗量(VO2max)、相对最大摄氧量(VO2max/kg)、峰值氧脉搏(VO2max/HR)、最大心率(HRmax)、最大通气量(VEmax)、心肌声学造影(MCE)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间VO2max、VO2max/kg、VO2max/HR、HRmax、VEmax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的VO2max、VO2max/kg、VO2max/HR、HRmax、VEma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心肌声学造影显示两组间的A(平台期强度)、κ(再充盈平均速度)、及A·κ值无明显差异(P>0.05)。12周后,治疗组的3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中采用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可以使患者心肌微循环及梗死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该方法为临床上治疗AMI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及更广泛的治疗手段。
于熙滢周大亮戴海鹏郝丹张玲玲魏林
关键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心肌微循环心肌梗死面积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巨噬细胞表达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试验组(15只)和对照组(9只),试验组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内膜后喂养高脂饮食,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于6,12,18周分别处死动物,分离腹主动脉,检测脂质和脂蛋白,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巨噬细胞在斑块处的表达及定位。结果:高脂饮食喂养后6周,兔动脉内皮受损,12周和18周可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表达增高,主要位于内膜斑块的中下部分;巨噬细胞表达量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而增多。结论:巨噬细胞的表达随着斑块进展而增多,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斑块不稳定相关。
于熙滢魏林李晓光刘洋班翔曹海利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巨噬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实验大鼠46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0只),梗死模型组(12只)、抑郁模型组(12只)、路优泰组(12只).路优泰组给予每天路优泰90mg/kg给药4周后用Open-field法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以及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gⅡ)、醛固酮、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和光镜、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切片.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抑郁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时间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增加;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梗死模型型组、路优泰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时间明显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明显减少(F值分别为16.9、44.56、71.79、34.86、29.18,均P<0.01).实验第4周各组大鼠左室相对重量、右室相对重量、室间隔厚度假手术组分别为(1.63±0.15)mg/g、(0.48±0.10)mg/g、(1.75±0.38)mm,梗死模型组分别为(2.06±0.21)mg/g、(0.62±0.10)mg/g、(2.25±0.30)mm,抑郁模型组分别为(2.90±0.47)mg/g、(1.00±0.28)mg/g、(2.58±0.34)mm,路优泰组分别为(2.20±0.34)mg/g、(0.67±0.15)mg/g、(2.25±0.23)mm,与假手术组比较,梗死模型组、抑郁模型组、路优泰组,左室相对重量、右室相对重量、室间隔厚度明显增加,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梗死模型组、路优泰组左室相对重量、右室相对重量、室间隔厚度减少(F值分别为6.31、21.9、115.7、9.19,均P<0.05).并且抑郁可加重心肌水肿及超微结构损伤.实验第4周AgⅡ、醛固酮、丙二醛、SOD值,抑郁组大鼠分别为(1957.5±662.6)ng/L、(0.453±0.111)ng/L(16.00±3.03)nmol/L、(80.57±7.00)U/ml,假手术组大鼠分别为(1143.8±98.0)ng/L、(0.198±0.087)ng/L、(8.03±0.44)nmol/L、(95.20±4.87)U/ml,梗死模型组大鼠分别为(1407.5±255.8)ng/L、(0.295±0.0
胡国义周大亮魏林赵学忠
关键词:抑郁症心肌梗死心室重构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做了血压变异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比较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检测前3天停用任何药物,经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及一般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符合WHO标准的高血压病人35例,男28例,女7例,年...
杨林魏林于俊民王莉莉王莉莉王新民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
曲美他嗪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8)、再灌注损伤模型组(n=8)、曲美他嗪低剂量组(10mg/kg,n=8)、曲美他嗪高剂量组(20mg/kg, n=8),后处理组(n=8)。制作再灌注损伤模型后,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Bcl2/bax蛋白表达以及电子显微镜下心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1)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假手术组未见梗死,其余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不同程度梗死,以后处理组及曲美他嗪高剂量组最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大鼠Bcl2/Bax蛋白表达比较:在模型组中Bax蛋白强阳性表达,表现为软件分析结果灰度值最低。而曲美他嗪高剂量组及后处理组灰度值较模型组比较灰度值明显增大(P<0.01)。Bcl2蛋白在模型组中表达较少,在曲美他嗪高剂量组中及后处理组中明显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各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及细胞凋亡,后处理组及曲美他嗪高剂量组损伤较轻。结论高剂量曲美他嗪(20mg/k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周大亮于丽芳魏林阮圣斐赵学忠睢大员于小风曲绍春江一川
关键词:曲美他嗪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细胞凋亡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