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东
- 作品数:184 被引量:794H指数:18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d2的分子标记及其连锁图被引量:1
- 2011年
- 无毒基因的克隆与变异监测可以为水稻抗病品种布局与利用提供重要信息。将菌株GUY11和FJ81278及其有性后代接种水稻品种Pi-d2及其亲本TP309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FJ81278含Avr-Pid2,有性后代在Pi-d2上的无毒、有毒分离比例符合1:1,推断FJ81278对Pi-d2的无毒性由单一基因座控制。通过SSR标记和转座子元件标记分析,确定Avr-Pid2定位于染色体7上,并获得了与无毒基因Avr-Pid2连锁的标记Propiz-t和ms7-27/28,它们与Avr-Pid2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1 cM、13.0 cM。这些标记的获得将Avr-Pid2限制在第7染色体上约420 kb物理距离范围内,为进一步的克隆奠定了良好基础。
- 翟焕趁王宝华鲁国东朱立煌王宗华
- 关键词: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子标记
- 稻瘟病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pd)的快速克隆
- 1998年
- 本文描述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克隆基因未知5‘和3’末端序列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克隆了稻瘟病菌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即通过比较12种真菌的已知gpd基因序列,寻找内部的保守区段,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引物P1为造近基因5‘端的一个特异性序列,引物P2则与3’端的一段特异性序列互补。
- 鲁国东郑学勤
- 关键词:稻瘟病菌克隆方法
- 7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7
- 2018年
- 为筛选有效防止菌草食用菌病原真菌的药剂,本研究选用7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落直径法对4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7种供试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中,百菌清对哈茨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_(50)值最小为0.291 4mg/L;多菌灵对蜡孔菌和侧耳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_(50)值最小分别为0.257 mg/L和1.030 4 mg/L;精甲霜·锰锌对赭曲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_(50)值最小为9.233 4 mg/L。百菌清、咪鲜胺、多菌灵和精甲霜·锰锌对4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建议生产上将这4种药剂轮换使用,以有效控制菌草食用菌病害。
- 李晶林雄杰吴舒婷曾娟鸿林占熺鲁国东
- 关键词:菌草食用菌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 化肥减量配施菌草固氮菌肥对巨菌草生长、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生物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在植物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从巨菌草根部筛选的优良内生固氮菌株制作菌草固氮菌肥,并进行田间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设不施肥(空白对照,CK0),灭菌的菌草固氮菌肥(基质对照,CK1),全量化肥(FHF),菌草固氮菌肥(T1),菌草固氮菌肥+75%化肥(T2)共5个处理,研究其对巨菌草生长、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只施菌草固氮菌肥和菌草固氮菌肥+75%化肥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巨菌草生长,提高其产量,改善巨菌草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与只施化肥相比,只施菌草固氮菌肥处理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巨菌草产量、粗纤维、木质素、粗灰分含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而菌草固氮菌肥+75%化肥处理下,巨菌草叶片数、分蘖数、粗蛋白、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只施化肥处理,巨菌草产量、株高、粗脂肪含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比只施化肥高但差异不显著,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则低于只施化肥处理。因此,适当减施化肥配施菌草固氮菌肥(化肥菌草固氮菌肥+75%化肥)在稳定巨菌草产量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生长,改善其营养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
- 贾雨雷廖真汪丽芳卜建超林标声林标声林辉鲁国东苏德伟
- 关键词:营养品质
- RhoGAP结构域家族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真核生物中RhoGTP酶激活蛋白(Rho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RhoGAPs)编码一大类具有RhoGAP活性的基因家族,作为分子开关,可以极大地提高Rho族蛋白内在的RhoGTPase活性。本综述主要就RhoGAP家族蛋白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简述,目的在于阐明RhoGAP与RhoGTP酶信号传导途径的内在联系,为深入研究RhoGAP蛋白的调控机理及其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 叶文雨余文英鲁国东
- 巨菌草一株内生固氮菌的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5
- 2018年
- 菌草(JUNCAO)是可作为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草本植物。内生固氮菌具有生物固氮的功能,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采用无氮培养基、乙炔还原法等方法从巨菌草根中分离纯化到1株具有较强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固氮酶活性值为270.20 nmolC2H4/(mL·h)。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该菌株属于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内生固氮菌株fjg102对稻瘟病菌Guy11和Ku70的抑菌率分别为40.25%和44.30%,具有一定的抑制病原菌的作用。菌株fjg102革兰氏染色阳性,具有溶磷作用、触酶反应为阳性、明胶液化为阳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fjg102菌株后对大麦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叶长增加37.26%,根长增长9.40%,根重增加66.16%,鲜重增加96.40%,干重增加80%。可见,该内生固氮菌株具有生物固氮和促生的效果,可进一步研究开发成为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
- 叶文雨谢序泽杨林青邱学鸿牛晓庆胡红莉余文英鲁国东
- 关键词:菌草内生固氮菌理化性质促生
- 椰子泻血病菌Ceratocystis paradox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 椰子泻血病是海南椰子树的重大病害,其病原为奇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paradoxa)。通过溶壁酶酶解菌丝体成功制备奇异长喙壳菌原生质体,用抗潮霉素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
- 牛晓庆鲁国东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 稻瘟病菌NAD(H)激酶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全基因组中可能的NAD(H)激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含有3个可能的NAD(H)激酶,均具有保守的ATP-NAD激酶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NAD(H)激酶随着物种的进化而进化,但重要的功能结构域相对保守;MoPOS5在稻瘟病菌各生长发育阶段和致病过程中都有稳定转录,表明其在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及定殖扩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 陈晓峰王琴秋连璧王爱荣鲁国东
-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物信息学
- 灵芝多糖肽GL-PPSQ_(2)的热分析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肽(GL-PPSQ_(2))的热解物理化学特性和热稳定性。方法:采用热重(TG)和红外(IR)、质谱(MS)联用,在30~800℃升温范围为内对GL-PPSQ_(2)进行热重(TG)和微分热重(DTG)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升温范围为-50~500℃,流量为50 mL·min^(-1),升温速率为10℃·min^(-1),分别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测定样品的变性温度和热流变化。结果:GL-PPSQ_(2)的主要热解温度为180~450℃,在310℃(氮气)和265℃(空气)出现最大失重尖峰,失重过程在600℃左右结束,800℃时热解残留量分别为14.78%(氮气)和1.65%(空气)。TG-IR和TG-MS结果表明,热解产物析出量在320℃时达到最大峰值,小分子气体产物主要有H2O和CO_(2)。对热处理样品残留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主要含有多糖、碳和硫酸盐。DSC分析可知,GL-PPSQ_(2)在200℃下吸热峰为失去吸附水或溶剂挥发,热解过程发生在200~500℃,氧化分解放热量(空气)比热解放热量大(氮气)。结论:研究灵芝多糖肽的热解特性和热稳定性,为其研制标准物质和开发药物提供参考基础。
- 罗虹建王赛贞王赛贞林树钱林树钱鲁国东林占熺
- 关键词:灵芝热分析热解特性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
- 稻瘟病菌群体育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将稻瘟病菌10个两性可育菌株,包括GUY11、KA3、KA9、KA7、6023、2539W、8773R-19、8773R-27、8113R-2和8113R-10相互交配,结果表明,10个菌株育性好,交配型明确;2539W已丧失雌性功能,不再是两性菌株。原先由6023/2539W测为可育的24个福建省田间稻瘟病菌菌株分别与另外8个两性菌株交配,结果得出不同两性菌株测得同一组稻瘟病菌菌株的育性差异很大,这可能是由于两性菌株的交配能力强弱差异以及两性菌株与待测菌株之间的亲和性不同引起的。分析认为,GUY11和KA3最适于测定稻瘟病菌群体的育性和交配型,并用其测定了227个来自福建省田间稻瘟病菌菌株的育性。结果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群体可育菌株率为81.1%,其中81.0%为交配型MAT1-2,19.0%为MAT1-1。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特点及其演化规律。
- 王宝华李海明鲁国东王宗华
- 关键词:稻瘟病菌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