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29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6篇胫骨
  • 6篇胫骨骨折
  • 5篇内固定
  • 4篇胫骨平台
  • 4篇骨折固定
  • 4篇骨折固定术
  • 4篇固定术
  • 3篇外固定
  • 3篇疗效
  • 3篇股骨
  • 2篇有限内固定
  • 2篇有限内固定治...
  • 2篇远端
  • 2篇韧带
  • 2篇术后
  • 2篇涂层
  • 2篇内植
  • 2篇内植物
  • 2篇盆骨

机构

  • 16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鲁杰
  • 10篇辛景义
  • 6篇魏万富
  • 6篇张玺
  • 6篇孙杰
  • 6篇魏学磊
  • 6篇卢艳东
  • 6篇崔猛
  • 5篇李方国
  • 4篇马宝通
  • 4篇张铁良
  • 3篇李楠
  • 3篇曹红彬
  • 2篇王贵忻
  • 2篇于顺禄
  • 2篇魏万福
  • 2篇申琳
  • 1篇郭林
  • 1篇陈晓英
  • 1篇王昭宇

传媒

  • 10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外联合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观察
<正>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6年1月,采用内外联合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26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
辛景义马宝通李宝和鲁杰魏万福申琳
文献传递
铰链式超关节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铰链式超关节外固定器治疗肘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3月~2002年11月,铰链式超关节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骨折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2~46岁,平均35岁。4例为肱骨髁间骨折,均为RiseboroughⅣ型骨折,后正中入路,将尺骨鹰嘴凿断连同肱三头肌向近端翻起,将骨折复位后用多枚松质骨螺钉或骨片钉固定;2例为尺骨冠状突骨折伴肘关节脱位,1例ReganⅢ型骨折,骨折块超过冠状突50%,用螺钉固定,另1例ReganⅡ型骨折,骨折块不足冠状突50%,先在骨折近端钻孔,用丝线穿过此孔缝合远端及关节囊;2例为MasonⅣ型桡骨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1例因骨折块很小无法固定,行桡骨头切除,1例将较大骨折块(约占桡骨头总面积2/3)固定,其余部分切除;2例为尺骨鹰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采用钢丝张力带固定。结果1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Morrey制定评估指数,优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0%。术后伤口一期愈合8例,2例开放性骨折伤口延迟愈合。结论铰链式超关节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骨折不但可以辅助固定,允许关节早期活动,而且可以明显恢复关节功能。
辛景义魏万富鲁杰张铁良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肘部骨折
骨内植物钛生物涂层的研制和实验研究
辛景义王昭宇张铁良于顺禄成桂萍魏万富鲁杰赵德胜王瑞琳
该项目在钛粉中加入铝粉作为致孔剂有效的控制孔径的大小和数量,制成多孔钛板及空心螺钉植入动物体内,观察内植物与骨界面之间的超微结构改变,并与未喷涂钛板、317不锈钢钢板及不锈钢空心螺钉进行比较,发现在电镜下多孔钛内植物骨界...
关键词:
关键词:内植物钛涂层
胫骨平台外侧髁ABC骨折分型及治疗策略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的新分型-ABc分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3例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25-76岁,平均49.1岁。所有患者采用胫骨平台外侧髁ABC骨折分型,其中B型骨折51例,c型骨折6例,AB型骨折9例,BC型骨折13例,ABC型骨折4例,根据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ABC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B型、AB型骨折选用前外侧入路,采用前外侧平台钢板固定,其中AB型骨折辅助边缘钢板固定。c型骨折选用Carlson切口入路,采用“T”型支撑钢板内固定,BC型、ABC型骨折采用Frosch外侧延展入路。术后随访通过X线片及CT扫描评估骨折愈合、复位丢失情况和内固定位置,采用Rasmussen放射学标准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结果8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0-160min,平均121min。6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率为83.1%(69/83)。各分型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5周。术后12个月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3~18分,平均16.9分;优54例,良15例。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82-98分,平均94.1分,均评价为优。结论基于CT扫描的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ABC分型临床应用简单、方便和实用,对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选择等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孙杰魏学磊李方国鲁杰卢艳东崔猛张玺马宝通
关键词:胫骨骨折
循原骨折线截骨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循原骨折线截骨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方法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28足,男23例26足,女2例2足;年龄22~56岁,平均3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5~12个月,平均4.6个月。采用循原骨折线截骨术进行治疗。按照Zwipp和Rammeh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中Ⅲ型11例12足,Ⅳ型14例16足。术前均摄双足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行CT检查,12例患者(14足)行三维CT重建。根据Sander及Essex-Lopresti分类,参考原始x线片对不同骨折类型制定截骨线,重现原始骨折。根据CT轴位载距突及外侧骨块所带关节面的宽度和轴位骨折线的斜度从前外上到后内下斜行截骨,恢复跟骨的高度,将后关节骨折块向后上撬起,使塌陷的后关节面骨块复位。骨缺损处,用劈下的跟骨外侧壁填塞植骨,或取自体髂骨植骨,最后用钢板螺钉固定。结果24例26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周。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10周取出钢板伤口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断裂和骨折再移位。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0足,良12足,可4足,优良率84%。结论循原骨折线截骨重现原始骨折,可恢复跟骨的骨性结构,能更好地矫正跟骨各方位畸形,同时保留距下关节,减少了手术对足踝功能的影响,近期疗效满意。
辛景义张铁良王贵忻鲁杰曹红彬
关键词:跟骨骨折畸形
经皮DCS微创固定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微创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采用经皮DCS微创固定技术治疗33例股骨髁间和/或股骨髁上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经皮DCS微创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可以减少骨折部位血运破坏,降低不愈合率,同时固定坚强、有效,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楠辛景义鲁杰王贵忻
关键词:微创股骨严重粉碎性骨折
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处理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分析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1年6月收治的18例19个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病人中,早期诊断12例,7例用逆行带锁髓内钉+空心螺钉,2例用股骨重建钉固定,3例用钢板及多针固定。股骨颈骨折7例漏诊,2例用多针固定。2例行缝匠肌带肌蒂植骨,3例行带旋髂深血管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8~40个月,平均16个月。股骨干骨折除1例钢板固定不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股骨颈骨折1例不愈合,其余均愈合。结论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早期推荐使用逆行带锁髓内钉和空心螺钉固定,对漏诊病例使用多针在股骨髓内钉前方固定股骨颈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晚期漏诊采用带肌蒂、血管蒂植骨术仍可取得较高愈合率。
辛景义张铁良魏万富鲁杰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内固定
混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被引量:36
2006年
目的探讨混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使用混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20~48岁,平均33岁。所有骨折均在踝上5cm之内。关节内骨折18例,按Ruedi等分型标准,Ⅱ型4例,Ⅲ型14例;关节外骨折4例。闭合损伤18例,Tornetta等根据改良Tscherne分度方法对软组织损伤进行分度,Ⅱ度16例,Ⅲ度2例;开放性骨折4例,按Gustilo分度,Ⅱ度2例,Ⅲ度2例。对关节内骨折,先采用有限切开撬拨及点状复位钳钳夹复位带有关节面的移位骨块,钢针及螺钉固定;然后再用外固定器进行固定。对关节外骨折移位,仅通过外固定器复位固定。结果术后伤口一期愈合20例,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4周愈合。术后2例针道感染患者,经扩创及保持针道引流通畅8周后去除外固定器,伤口愈合。2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2个月。根据Tornetta等制定的评估标准,关节内骨折18例,优1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3%。关节外骨折4例,优3例,良1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胫骨向前成角10°。干骺端骨折不愈合1例,经二次手术行自体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使用混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损伤小,对软组织的干扰少,皮肤坏死率和伤口感染率明显减少,可早期活动。
辛景义鲁杰魏万富曹红彬李楠
关键词:外固定器胫骨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264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以住院期间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根据术前血栓发生的情况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折侧别、骨折类型、合并疾病、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其他骨折、血小板、血清学指标等影响DVT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64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术前DVT发生率为39.0%(103/264),以远端深静脉血栓为主。血栓组103例,男55例,女48例;年龄(54.00±11.12)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7例、Ⅱ型37例、Ⅲ型2例、Ⅳ型11例、Ⅴ型29例、Ⅵ型17例;非血栓组161例,男89例,女72例;年龄(48.57±13.25)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23例、Ⅱ型76例、Ⅲ型2例、Ⅳ型10例、Ⅴ型33例、Ⅵ型1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的年龄(t=3.451,P=0.001)、骨折Schatzker分型(χ^(2)=8.314,P=0.004)、D-二聚体(χ^(2)=18.552,P<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2.869,P=0.004)、血清白蛋白(t=2.292,P=0.023)和血红蛋白(t=1.983,P=0.048)与非DVT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33,95%CI(1.009,1.058),P=0.007]、骨折Schatzker分型[OR=1.829,95%CI(1.014,3.299),P=0.045]和D-二聚体[OR=1.914,95%CI(1.057,3.464),P=0.032]是术前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远端深静脉血栓。骨折分型、年龄和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白树财陈晓英祝春霞张玺卢艳东鲁杰魏学磊崔猛刘云蛟李方国孙杰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胫骨骨折超声检查
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CT图像与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CT图像与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完全断裂的关系。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天津大学天津医院的合并MCL损伤的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患者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42.4±12.3)岁(范围19~65岁);伸直型损伤26例,屈曲型损伤33例。根据术前MRI和术中完成骨折固定后的外翻应力试验将患者分为MCL部分损伤组和完全断裂组。在CT片上按照孙杰等提出的胫骨平台外侧髁ABC骨折分型确定骨折位置并测量胫骨外侧平台塌陷深度(lateral plateau depression,LPD)。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PD与MCL完全断裂的关系。结果59例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合并MCL损伤患者中部分损伤42例、完全断裂17例;按照ABC骨折分型:伸直型损伤(累及A区)26例,包括AB型21例、ABC型5例;屈曲型损伤33例,包括B型19例、BC型12例、C型2例。其中17例MCL完全断裂均发生于伸直型损伤,包括AB型14例、ABC型3例。MCL完全断裂组和部分损伤组LPD分别为(11.7±5.3)mm(范围4.3~28.1 mm)和(11.5±4.8)mm(范围3.8~23.6 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567);LPD诊断MCL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504。伸直型损伤患者26例,其中MCL完全断裂17例、部分损伤9例,LPD分别为(11.7±5.3)mm(范围4.3~28.1 mm)和(6.6±1.8)mm(范围3.8~9.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09);LPD诊断MCL损伤的最佳预测截断值为7.25 mm,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77.8%,AUC为0.868。结论当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位于伸直型损伤区且在冠状面CT片上测量LPD>7.25 mm时应特别注意是否合并MCL完全断裂,在完成骨折固定手术后需要对MCL进行修复。
魏学磊孙杰赵晖鲁杰卢艳东罗嗣频崔猛刘云蛟张玺李方国
关键词:胫骨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